医生园地-医政法规

  • 109194
    10:08
    截止2014年一季度末,中国民营院数量已经达到11514家,数量占全国总医院数的46%。7月5日,中国社会办医投融资合作论坛上,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公布了这一数据。2009年医改以来,中国官方一直希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办医,不过民营院整体仍处于规模小、盈利能力较差的起步阶段。长久以来,中国对医疗系统进行了大量投资,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依然存在,纷繁复杂的问题困扰医改进程。在医疗服务体系改革中,有两条主线在同步推进:一是探索公立医院机制体制改革;二是执行公平、有序的市场开放政策,以形成公立、民办医疗服务有效竞争、相互促进。在这一背景下,民营医院开始蓬勃发展。来自民营医院管理分会和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报告显示,在过去多年里,民营院每年以17%左右的速度增长。来自官方的支持让这一行业加速发展,特别是2014年1月,国务院的《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54号文),进一步放宽了准入领域和范围,下放了审批程序,也提出了改善社会办医职业环境的整体指导意见。随着政策对资本的开放,多元化资本纷纷参与办医投资。以上海复星医药集团为例,2009年以来开始加速在医疗服务产业布局,先后收购了6家医院,包括和睦家、济民肿瘤医院等。2013年,其主营业务收入已经达到百亿元,并希望自建或收购更多医院。不过,尽管在鼓励社会资本准入等方面,政策壁垒正慢慢消除,但投资者和运营者还不能期待过多政策红利,毕竟民营医院还不具备政策性的扶持和优势。例如,多数优质医疗人才集中在大型公立医院,要公立医院院长点头放行医生多点执业,阻力较大;私立医院的医生评定职称问题上也存在诸多不便,难以吸引人才;很多营利性医院也在呼吁,25%的所得税负担较重。
    1438
  • 109193
    10:06
      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多年来,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一直在“市场化”和“政府主导”的两条道路上反复抉择,探索着一条艰难的大国医改之路。  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导我国第一轮医改,公立医院采取了市场导向的改革,扩大医院自主权,医院自负盈亏,执行“以药养医”的医院补偿政策,使医院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由于医院可直接从市场获得资金和对病人需求作出反应,使医院在医改中得到快速发展,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也出现了跨越式的进步。  但是改革存在明显不足,《决定》中许多好的原则并没有具体的配套措施去落实,对市场缺乏政府的指导和监管。改革未触及多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公立医院的体制,从而造成一种非公非私,半行政半市场的公立医院的格局。“创收”与“发展”的利益驱使医院在逐利的路上越走越远,导致医院的公益性丧失。  为确保社会平等,公共福利,体现民众的公益性干预的社会主义体制,2009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开始了“摒弃市场化路线、回归公益性”为宗旨的新一轮医改,从“强基层、保基本、建机制”入手,基本医疗保障实现了全民覆盖,医疗卫生成为各级政府重点支持的民生工程,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大幅度增加,28个省份开始了大病医疗保险试点,人民群众享受到了医改的实惠,医改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但公立医院改革的却是块难啃的硬骨头,改革的设计拟解决多年来困扰我国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问题,并以破除“以药养医”为突破口,但却得到了一些与改革初衷不符合的结果。  近两年,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赴六个省市的医改调研发现,近年来,城市大医院门庭若市,门诊量超万人的医院数目大大增加,医疗服务质量与工作效率在政府强力监管下并未能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虽然人员待遇和设备、硬件得到提升,但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反而下降,不少基层医疗机构“门可罗雀”,十分冷清。一些国家投入的医疗设备如B超,X光机等甚至都未开箱,旷置浪费。基层医疗服务靠单纯“收支两条线”,难以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一些医学院校在与综合性大学合并成为研究型大学后,难以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才,再加上大医院的“虹吸作用”,导致不少县医院的人才队伍危机,这种情况在西部地区更为严重。  “病人选医生”竞争机制到现在变成了“医生选病人”,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务人员执业环境持续恶化。面对纷繁复杂的医药利益博弈迷宫,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政府财政补贴等措施并不能破除“以药养医”的顽疾,医院又出现了以“检查费用”补医、“过度医疗”等问题,给中央与地方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我国的民营医院遭遇制度困境,发展十分困难,成气候的好的民营医院不多;而公立医院资源配置极不合理,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别很大。一些综合医院规模越来越大,而社会与老百姓急需的养老、护理康复、传染病、精神病等医疗机构严重不足。参加调研的委员们都对医改的方向感到迷茫。  令人感到鼓舞的是,过去一年间,国务院连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社会办医与促进医疗健康产业的政策,释放出非常积极的信号,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公报关于市场机制地位的论述,已令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向非常明确。公报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制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 这段论述应当成为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总体指导方针,将思想统一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凝聚共识,释放正能量,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医疗卫生事业是社会公益事业,但不能搞“福利化”,许多国家的经验教训也说明由政府大包大揽的福利化的医疗服务体制是行不通的。我国要真正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在医疗卫生行业中也应扩大“市场”的作用。  不少医卫组政协委员在两会多次呼吁政府增加卫生事业投入,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报告,2012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5.41%,政府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为6.69%。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应该不断增加政府对卫生的投入,使之在公共财政中占一个更合理的比例。但我国现仍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期阶段,还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在强国强军的路上,各行各业都需要增加政府投入。政府目前的责任是切实保障那些贫困的弱势人群得到与经济发展相称的“基本医疗服务”的权利;制定合理的医疗保险制度,使那些有能力支付医疗服务的人与国家共同去承担服务费用。要促进“非基本”医疗服务的发展,发展商业医疗保险,使中产阶级人群能享受高端医疗服务,补充医疗卫生经费的政府投入不足。医疗卫生是市场,而医疗服务是社会生产,而不仅是单纯的公众福利。  医院改革还包涵着医院的发展和建设,医务人员队伍应发挥活力,有责任在改革中去不断扩大优良医疗资源,以适用民众日益增加的医疗需求;还要攀登科技高峰,使高新科学技术为人民群众造福。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增强内需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重大的结构调整。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各类服务机构,重点发展养老、健康、旅游文化等服务”。公立医院的改革应该通过积极培育医疗市场,解放医疗生产力,鼓励市场竞争以拉动内需、推动经济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  当前我国伴随老龄化进程加快,慢性病流行及民众健康保健意识的增强,社会对医疗保健等健康服务或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健康产业发展迅速且前景广阔,其发展壮大必定带动相关行业产值的增加,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助力引擎。健康产业包括医疗服务、医药产品、保健产品、医疗器械、健康管理等多个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2012年中国健康产业规模超过45000亿元。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况且我国的健康产业仅占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4-5%,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普遍超过15%,该产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是吸引社会资本(包括国企、民企与外资等)参与公立医院的改制改性,发展健康产业。如社会资本能进入健康产业,我国目前紧缺的护士、护理人员、康复保健医生、全科医生队伍与优秀医疗资源(包括优秀医生)会迅速壮大,增加第三产业的就业机会。健康产业的发展也可促使我国走出高能耗、高污染、高征地推动高增长的模式,摆脱中等收入国家的陷阱。  三中全会决议指出:“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医疗机构,社会资金可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化需求服务领域,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以及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  由于当前我国绝大部分医院都是国有医院,病床占有率超过90%,医疗服务与产品价格都是政府管制,如果能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可使我国的医院体系逐步过渡到一个民营医疗机构占主体、竞争充分的医疗服务供给体系,而医务人员从“单位人”成为社会人,形成一个医生自由执业为基础的高度市场化的医生人力资源市场,就能出现一个充满活力与生机的医疗服务市场。  我国台湾地区的医改路径对我们有启示意义,台湾于1995年推行“全民医保体制”过程中,台湾地方政府以发展社会保险来替代政府出资办公立医院,使台湾的医疗体制逐渐由政府直接筹资兴办医院提供服务转向了政府直接筹资补需方,民营机构提供医疗服务的模式。台湾公立医院的病床占有率从80年代的90%下降到2010年的34%,若以健保中报全额来衡量医院的服务产业,公立医院在2010年的市场占有率仅为31%,而民营医院市场占有率为69%。台湾地区在推进政府医院改制改性的医改过程中,也产了一大批深受民众欢迎的高水平的民营医院,如“长庚医院”等。这些医院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其实,近年来我国也有些办的不错的民营医院,其工作效率与公益性都优于公立医院,应该好好的总结经验予以吸纳。所以应尽快制定社会力量办医的经济政策,使民营非营利医院享受与公立医院一样的平等政策。民营营利性医院也应有清晰的从业范围和配套政策。特别是要解决优秀人才资源可以进入民营医疗机构的问题。  根据社会资本进入的具体情况,在政府主导下分批、合理地进行公立医院改革,通过地区卫生规划,将大医院的医生、设备和病人向中小医院分流:一些公立医院可取消财政拨款,放开服务价格管制,实行有别于公立医院的人事分配政策,可以办成“非营利的民营医院”和少许高档服务的专科医院,形成多元化的有活力、有竞争的医疗市场。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健全医务人员等适应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现人民群众看病难主要是找高水平的好医生看病难。而医学是门经验学科,人才培养周期长,还需要有好的临床基地的实践。而事实上,由于我国现有的优良医疗资源几乎全部都集中在城市大医院,应有相关政策鼓励支持社会资本进入这些大医院,将公立医院的人才、医疗技术与品牌跟社会资本对接,按照混合所有制的模式,构建高端医疗中心或分院。可以将公立医院部分医疗资源整体挪出体制,去满足当前社会上多元化医疗健康需求。一些群众欢迎的高水平医生也可以在保留原有编制、学术地位和职称的条件下,同时在公立和民营医疗机构自由执业。  这些民营医疗机构由社会资本承办,容易建立起符合医疗市场规律的法人治理结构。这样可以很稳妥地产生一大批由原公立医院转型的有品牌的民营医院,也有利于公立医院的人才流动和优秀人才的培养。这样也可保证公立医院主导公益性,基本医疗服务职能不变,也能使我国现有的公立医院仍保持医疗体系中的主体地位,符合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混合经济制度,是种稳中求进的办法。  近年来,我国已有不少大医院进行了多种形式(合作、托管、兼并、医院集团等)的医联体的探索,如能在这些经验基础上,向前迈出一步,让社会资本进入对接,推行改制和改性,将能出现一种生动活泼的公立医院改革局面。社会资本参与而促进的公立医院改制改性的市场化改革可迅速扩大我国优质医疗资源的发展,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同时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也能使广大医务人员真正发挥医改主力军的作用,在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中作出应有的贡献。原标题:黄洁夫:社会资本办医是医改关键
    1188
  • 109190
    09:34
      医师多点执业可以更好地为基层群众提供医疗服务,缓解患者看病就医压力。近日,记者从大庆市卫生局获悉,日前,黑龙江省全面放开三级甲等医院医师多点执业,至此,大庆现有的5家三级甲等医院医师,在多点执业时将无需再跟原单位“打招呼”,并且,执业地点可以是多个。  “全面放开医师多点执业以后,市民在一些基层医院、民营医院也能看上‘名医’,这对老百姓看病来说是一件好事。”大庆市卫生局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推行医师多点执业,大庆是有经验的。早在2011年,大庆曾作为黑龙江省内四个试点城市之一先行实施,当时,凡具有专业特长和技术优势的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在本地区原执业地点的基础上,可以新增两个执业地点。随后,在总结试点城市经验的基础上,2013年,我省对所有市级行政区域内全面放开医师多点执业,但限制条件仍然是,必须要取得第一执业地点书面同意才行,并且执业地点最多仍为两个。  直到今年,黑龙江省再次出台新政,加大鼓励医师多点执业。按照黑龙江省《关于深化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工作的通知》,省内三级甲等医院(含中医医疗机构)内具备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含主治医师),不担任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者,均可在全省各医疗机构进行多点执业,不受行政区域和医疗机构举办主体限制。并鼓励医师到基层医疗机构和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进行多点执业。  工作人员说,医院一共分一二三等三个等级,每个等级里又分甲乙丙三个级别,其中,三级甲等医院是最好的。目前大庆市这样的医院一共有5家,分别是油田总医院、市人民医院、市龙南医院、市中医医院、市三医院。对于这5家医院的医师来说,他们可以自由地多点执业了。执业时,不用取得第一执业地点书面同意,同时,执业地点也可以是多个。但是,还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医疗秩序和医疗质量,三级甲等医院医师不得在第一执业地点规定工作时间内进行多点执业,要保证第一执业地点的工作时间,认真完成本职工作。同时,执业类别要与第一执业地点一致,执业范围要与第一执业地点二级诊疗科目相同。
    1314
  • 109188
    09:07
      沐浴在政策春风中,民营医院正加快发展。本周末召开的2014中国社会办医投融资合作论坛发布最新数据,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中国民营院数量已经达到11514家,占全国总医院数的46%,接近半壁江山。上证报记者从卫计委相关人士处获悉,下半年将出台2015-2020年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和国企医院改制试点两大政策,其中加快公立医院改革并鼓励社会办医是重中之重。  7月5日,中国社会办医投融资合作论坛上,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宣布,近年来民营医院每年以17%左右的速度增长。民营医院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策红利,今年全年对民营医院来说都有望处于政策蜜月期。  据民营协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促进社会办医的政策相继出台,在规划准入、医保、税收方面给予非营利性医院予以平等待遇,取消非公立服务项目的定价限制。各类隐形的“玻璃门”伴随各地试点被逐步消除,医生等核心资源也随着多点执业政策文件的完善,逐步向社会开放。社会办医的环境渐趋阳光化,为民营医疗机构提供了较好的发展机遇。  在市场机遇面前,上市公司成为这轮社会办医的重要推动力量和活跃群体。其中,爱尔眼科等专科民营医院,以相对的轻资产扩张发展,管理模式相对成熟,业绩稳定;中药企业恒康医疗在医疗服务布局方面速度迅速,在获取医疗服务资源方面领先于市场,未来有望分享医疗服务大发展的红利;金陵药业等公司在今明两年则处于快速扩张期。  业内人士一致认为,未来民营医院将成为搅动医疗服务的“鲶鱼”,最终促进公立医院变革。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民营医院整体仍处于规模小、盈利能力较差的起步阶段。据鼎晖投资的相关人士透露,其投资的专科连锁医院要实现盈亏平衡至少3年时间,脑科、心血管科需要的时间可能更长。
    1172
  • 109187
    09:05
      是一场政府推动,自上而下、由外而内的变革,触动更多的是医院和医务人员自身的利益。如何构建一条改革动力的高效传导链,使中央精神内化为医护人员的具体行动?处在各方利益铰合点上的院长,在这场改革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多方压力的铰合点——院长来到医改“深水区”  “要让医生用药回归科学、回归指南,对病人合理,对医院合法;对医务人员利益却是个冲击,如果不对合理用药加以控制,药占比继续高,改革的目标也将偏离。”狠抓了半年,全院药占比从45%降到了25%,平原县人民医院院长刘军心里却并不踏实。  “医生一个月少进账了多少,又是个什么概念?!”刘军说,当前的药占比“成果”能坚持多久,院里又缺乏信心。当改革触及切身利益的时候,也就真到了“深水区”,医院经营、医生积极性等都受了一定影响,阻力可想而知。  “任何改革,改别人都容易,一旦轮到改自己,就变得格外难!”刘军分析认为,财政补助不是每年递增,医院的发展不能停,医生损失的那一块收入如何补?院长该怎么办?都是公立医院改革面临的现实问题。  很多地方实行“零差率”后,政府补贴那么多、药品降价一大截,可医院的药占比、用药量却并没有明显减少,患者花费也并没有明显降低,钱到哪儿去了?令人深思。  “卡药占比,不是跟医生过不去,而是要建立一种导向,告诉大家别瞎做、别胡来。”刘军介绍,整个治理过程公开,全部阳光操作,避免违法,让每个人理解“规规矩矩比什么都强!”即使一些人有意见,也说不出来。  从管医院到经营医院——内部挖潜应对收入缺口  “管好,发挥效益好;管不好,投资高,回报低。”平阴县人民医院院长李太恭认为,药品“零差率”销售正在使院长们的思维发生改变,医院靠卖药获利的可能已经没有,在各种补偿尚不足以弥补“损失”的情况下,作为县级公立医院院长,就不能再盲目追求营业额,而要沉下心来认真分析收入构成比例,寻找生机……公立医院改到一定程度,就要考虑从自身管理做文章:不是没文章可做,而是大有文章可做。  “能生存下来,又没出大问题,应归功于医院管理的细化。”即墨市人民医院院长吕杰说,药品“零加成”让医院开始学着过紧日子。为应对收入减少,医院对30元以上的耗材实行“条码制”管理,给每件入院的高值耗材唯一“身份证”,直至临床终端使用、完成收费。  “呼吸机一年也许只用一次,也占在那儿,可惜!设备不用了,送回调配中心,别的科就能用!”据即墨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宋卫东介绍,医院节支增收、开源节流的意识明显增强。去年,医院成立设备调配中心,将原来分散在各科室的4台呼吸机、19台监护仪、42台注射泵等,全院统一调配使用,既提高了设备使用率达90%以上,也减少了固定资产购置,节省60万元,更保证了临床患者的机动、应急。  记者调查发现,政府强力推动下的公立医院改革,正在以压力传导的方式,对一些医院的内部运营管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不比收入比什么——推动医改呼唤新评价标准  “不比收入,院长们在一起比什么?”平原县人民医院副院长雷强认为,建立一套科学的公立医院评价标准、营造一个有利于改革的“小气候”已不可回避。  “比服务、比措施,都需要多费口舌,只有比收入最简单,也最好比:今年你3个亿、明年我3.5亿……取消药品加成,虽然纯收入没有降,但别的医院收入了3个亿、5个亿,而你只收入1个亿,院长就觉得面子上过不去……”如果医改仍继续在“唯GDP”语境下进行,经济指标将是院长压力最大的一个话题。  “医院增收200元,病人能省1000多元!”即墨市人民医院肛肠科病房,护士长邵娜一边收起床边的肛门直肠理疗仪,一边介绍科里新开展的术后康复服务:痔疮、肛脓肿手术后,如果常规换药、冲洗,一般要6天才能出院;去年增加肛门直肠理疗康复、熏蒸项目,每次收费50元,促进伤口愈合,治疗4-5天,即可出院,费用减少1000-1500元。还设计健康处方,对出院病人加强饮食指导,极大减少了结肠、直肠癌术后因进食过多,造成的梗阻,减少痛苦。  记者采访的多家院长都认为,比服务、比管理,增加服务诊疗项目,前提是不增加群众负担,而医院的利润也增加,这样才有利于长远发展。
    1079
  • 108823
    13:03
    “新医改”在吵吵嚷嚷中已经搞了五年,据参与医改方案的专家称,五年来,政府总共投入的经费高达3万亿元,但其成效貌似政府、医生及患者均不满意。那么,中国式医改有哪些独有的难题?医生为何对“新医改”不满意?医生是医改的关键,解铃还须系铃人,破解医改难题如何从医生处着手?卫生投入持续增加 看病却越来越贵医改的目标是要彻底解决“看病贵、看病难”,各级政府为此投入了大量经费。但是现实中,老百姓到二甲以上的医院去看病,越来越贵,越来越难。为了求得一张专家门诊的挂号,整夜排队,求亲友、托关系。到医院后,辛辛苦苦、精打细算的钱,三言两语就被挣走了。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个人医疗卫生支出已经占到全部总支出的34%以上(应当小于20%,经济合作组织国家均在10%~15%),社会支出仅占35%(应当大于50%);人均医疗费用增长率约为14%(2012年达到20%),远远高于GDP增长率的7.8%;药品占医疗费用的40%以上(国际标准为15%),检查项目和医用耗材占比越来越高。一系列数据显示,看病仍然很贵,确实存在过度医疗问题。医生该为“看病贵”负责吗?有人认为,医生是造成“看病贵”的直接相关方,因此患者对医务人员的猜忌和不信任增加,医务人员对患者的防范心理也加重,医患关系降到历史低点。是否真的是医生该为此承担责任?事实是医生也很无奈。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有企业大部分实现了市场化改革,从物质和地位两个方面提供激励。但公立医院的体制却没有发生多大变化。现在医院的定位很尴尬,说是事业单位,政府没有足够的拨款,让医院自负盈亏;说是企业,国家未按法人治理结构来设置,切实落实院长负责制,没有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机制。同时,政府还对体现人力资本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进行严格控制。由于医疗服务定价偏低,医院仅靠医疗服务收费无法弥补其经营成本,医务人员也不能获得同等人力资本的社会平均收入。因此出现了这些“以药养医”、“红包”、“灰色收入”等对医生有负面影响的词汇。另外,公立医疗机构的薪酬制度和晋升机制也扭曲了医生的行为。一个重点大学七年制医学毕业生就业后工资不足3000元,一个主任医师、教授每月工资加奖金不到5000元,他们怎么会没有动力去开大处方、开高价药呢?现在社会把“高价药、大处方”归罪于医生,其实医生只是拿了其中的一小块,还有很大一块被其他环节消化掉。更让医生难以接受的是,本该光明正大的收入,却要自己通过不合理的用药来实现,通过收取患者的红包来实现,这违反了医生的良心和道德,而且还要承担“罪名”,这让医生无可奈何可又无能为力,难怪医生不希望子孙后代从医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诺斯说过,“如果社会创造出对一个海盗的激励,商人就会变成海盗;如果社会创造出一个对商人的激励,海盗就会变成商人。”如此看来,是制度扭曲了医生的行为。他们在无法获得阳光的合理收入时,需要用医术来为自己和他人谋取更大的不合理灰色利益。“新医改”如何兼顾医生的诉求?为了解决这种由所谓医生导致的“看病贵”问题,“新医改”方案进行“收支两条线”改革,让医生的收入和开药检查脱钩,取消药品15%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这固然可在某种程度上降低虚高的药价,但如果国家的补贴不足以使医生的收入与社会同等人力资本水平收入持平,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医生职业是高脑力、高风险的工作,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和思想压力,工作严谨、强度大是其特点。在美国,最优秀的学生考医学院;而我们,最优秀的学生学金融、考公务员。医二代不愿学医,在职医生由于身体及心理压力过大而纷纷逃离,医界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人才大逃亡!而这种“医生荒”在基层地区尤为明显。基层医改的目标是“强基层”,为的就是要把患者留在县、乡、村和社区一级,给人满为患、一号难求的大医院“减减负”,真正起到“分流渠”的作用。而要想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把握住其中的关键环节:调动基层医生的积极性。然而,基层医生的积极性常常遭遇“挫伤”。比如说,取消药品加成之后基层医疗机构实施收支“两条线”,医生的工资财政包干,而绩效工资所占比例又不高,造成多看病、少看病收入水平难以拉开,一旦陷入“大锅饭”,医生很可能“磨洋工”,甚至向上推诿病人。再比如说,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医生上升渠道有限,基层条件又比较艰苦,很多人干一辈子都很难腾挪,造成不少医生转行,医学院毕业生不愿到基层工作,“医生荒”频频出现。还有,所谓“强社区”、“强基础”并非政府把本就紧张的医疗经费简单地投向乡村和社区,为他们多建几个“小诊所”随便找几个医生就能解决“方便百姓就医”那么简单!需要首先弄清楚的是,造成目前这种就医局面的主要问题究竟是附近的诊所不够多?不够近?还是附近“能让患者信任的好医生”不够多?如果是后者,建再多的社区诊所能解决问题吗?“好医生”不能“下沉”到基层,仅仅靠教育患者“小病到社区”能期待扭转看病挤大医院的现状吗?相反,如果政策是从鼓励好医生、较高水平的医生多到基层就诊出发,给他们相应的激励机制,提供有吸引力的待遇,再相应地配备必要的硬件设施,一旦基层、社区有了“好医生、值得信赖的医生”,患者还会舍近求远挤大医院吗?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残酷。在政府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费用要下降,服务要宾馆化和人性化。如果“新医改”后医院继续维持目前的经营模式,并通过收支两条线,彻底杜绝“以药养医”和“灰色收入”,同时又没有足够的补偿机制,势必会使医生的回报更低。长此以往,将造成医生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的双重缺失,医院如何吸引最优秀的青年从医?基层如何吸引医学生前往?又如何阻拦在职医生逃离呢?解铃还须系铃人:“新医改”不能忽略医生的利益诉求新医改实施以来,以患者为中心制定设计政策的初衷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如果忽视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最终可能事与愿违。虽然医改是个复杂的问题,但医疗服务的基本规律是清晰的,即,患者的就医是跟着自己信任的医生走的。哪里有让他们信任的医生,哪里才有可能成为他们的选择。从这个角度出发,新医改是否也应该多听听医生的诉求呢?。医生希望收入有保障,劳动价值有所体现。那么,是否可以切实解决医生多点执业、自由执业的问题,让医生凭自己的医术获得回报?是否可以尝试突破绩效工资的占比限制,适当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比例,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基层医生希望向上晋升,未来有发展前景。是否可以把编制用活,实施县、乡、村一体化,把编制收在县一级医院,再以下派的形式让医生去基层服务,干满一定的期限仍返回县医院工作,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乡村医生希望养老有保障,那么,支持乡村医生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规定领取养老金,政府拿出实实在在的投入,逐步提高养老金水平是,采取补助等多种形式,能否妥善解决好老年乡村医生的保障和生活困难问题?既然解决分级医疗的问题是好医生能否流动的问题,那么基层医疗机构的设立是否能以“好医生引进”为中心和前提,做好做足优质医生下沉的工作,然后再为他们建立相应的硬件场所,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呢?此外,一些专家从医生的人力资本和职业风险等方面也提供了不少医改新思路,对建立适合医生行业特点的激励及收入分配机制,提出了可以借鉴的观点:第一,分两类管理医生,包括独立从业和医院聘任。企业生产有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四个过程,需要四个部门,医疗服务全部由医生和他的辅助团队完成,所以,医生应当以独立从业为主,公立和私营医院聘任为辅。但是,务必要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和统一收费标准,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和定期审计报告制度。第二,公立医院不应该需要很多医生。目前,公立医院的市场份额占比在逐年下降,但床位数和医师数量仍占大头。政府的责任在于进一步明确公立医院的职责和完善补偿责任。公立医院应当以疑难杂症科研、目录内基本医疗服务和医疗救助为主,为社区中心、诊所和老年护理中心提供支持,逐渐减少门诊,取消特需服务,逐步回归其公益性本质。公立医院可以直接聘任医生,可以根据协议使用有组织的医生(简称“协议制医生”)。目前,一些医生从公立医院辞职进入私营医院或者举办私人诊所,应当是有利于医生人才流动的好事。第三,建立良好的医生薪酬制度。医生人力资本很高、职业风险很大,理应获得高报酬,高于教授和公务员,成为薪酬体制中的标杆。但我国历次医改的主要缺陷就在于忽略了这一点。第四,社区医生不是个人行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值得信任的、达到一定规模的社区医生队伍(全科医生、首诊医生),就等于没有医疗服务体系的基础。在缺乏医疗信息、物质资源和专家支持的条件下,社区医生很难满足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不可能得到迅速发展,因而难以得到居民的信任,而没有这种信任就不可能推行首诊和转诊制。第五,医疗保险要与医生对话,并为医生服务。世界上65%以上国家选择用社会医疗保险购买医疗服务的医疗保障模式,因为这是基于社会契约关系建立的公共治理机制。中国建立全民医疗保险的选择是正确的,但医保的主要功能不仅是分担患者的经济负担,更在于抑制医患道德风险和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目前,杭州、苏州、广州等地的医保机构已与商业性专业机构合作,借鉴美国经验研发中国技术,在医保和协议医院的信息系统内嵌入智能审核系统,治理效果十分明显。改革是一个持续博弈的过程。相关利益主体定会运用政策、舆论空间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李克强总理有一句话:改革要打破部门、行政利益和固有的格局,抓住关键环节,做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事实上,医改成功与否,医生就是关键的环节。只有兼顾医生的利益,才能保证政策的执行不打折扣,使政策目标顺利实现。解决好医生利益问题,中国医改才能成功!(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1069
  • 108790
    17:03
    6月28日上午,记者从国家卫生计生委获悉,国家卫生计生委英文网站上线,系统完整地展示了我国卫生和计生政策、信息、要闻、知识、资讯等。当天上午,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司长毛群安主持上线仪式并介绍英文网站建设情况。毛群安表示,英文网站系统完整地展示了我国卫生和计生政策、信息、要闻、知识、资讯等,让国内外网友能多角度、深入了解我国的卫生计生事业现状与发展前景。此外,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崔丽宣读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对该委英文网站的寄语。李斌在寄语中称,“英文网站是一个窗口和桥梁,在这里,你可以获取中国卫生计生政策信息,了解中国健康状况和我们工作的最新进展,也可以与我们进行互动交流。欢迎提出问题和建议,让这个网站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1461
  • 108701
    15:31
    近日,国家卫计委下发《关于控制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的紧急通知》。其实,自2004年以来,卫生部门就不断地要求严格控制公立医院规模,但现实却事与愿违。我们不禁反思:为什么公立医院的规模越来越大,而卫生主管部门却控制不住?“巨无霸”数量多据统计,截至2012年末全国大型医院(床位超过800张以上)数量为1059家,其中超过4000张病床以上的“巨无霸”医院也达到10家以上。国家卫计委对此也发文表示,部分公立医院片面追求床位规模、竞相购置大型设备、忽视医院内部管理和机制建设等粗放式发展的问题,导致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既挤压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非公立医院的发展空间,也不利于医院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公立医院隶属关系错综复杂繁杂的医院隶属关系,以及卫生部门在控制公立医院扩张方面缺乏有效的措施,致使公立医院将卫生部门的限扩令成为一纸空文。中国公立医院的隶属关系可以说在全世界也是最为复杂的,包括:军属医院、卫生属医院、省/市(区)/县属医院、国有企业厂矿属医院、大学院校属医院、机关事业单位属医院等。由于隶属关系的不同,每种不同性质的医院所享受到的政府支持政策也不尽相同,在竞争及其他利益的驱动下,各类医院间不仅开展“医武竞赛”( The Medical Arms Race,MAR),还进行着规模扩张竞赛。公立医院越控越大的五大因素一、医院管理者素质医院管理者的素质对医院规模的扩张起着决定性作用,也是医院规模扩张的核心因素。由于公立医院长期以来产权不明晰,缺乏有效的市场激励机制,医院的规模扩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院管理者的素质及扩张动机,其动机越强烈,越倾向于规模扩张。二、制度因素中国公立医院背后有着复杂而稳定的制度系统支撑着公立医院行为。作为卫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系统包含了一系列的法律、规章和制度等。1、医院管理体制政府财政对医院补偿不足,财政拨款占公立医院总收入比例不到10%,因此医院要想发展必须通过扩大业务收入以弥补不足。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公立医院院长的绩效评价制度一直缺乏明确标准。传统的、模糊的院长评价指标历来只注重医院规模、业务收入和工作量标准。在这样的评价标准下,追求医院规模持续扩张,就成为医院院长们的正确行为目标。从公立医院上级主管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来看,医院的发展规模已经成为地方领导部门的一种快速、显性的政绩。出于这一目的,政府部门在土地划拨、贷款等相关政策上给予极大优惠,鼓励公立医院新建大楼和购买高精尖医疗设备。医院的管理体制,对公立医院的规模扩张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推波助澜作用。2、价格机制中国政府对医院一直执行的是医疗服务价格管制,制度上的缺陷,导致其价格体系严重扭曲。医疗服务的定价方式有两类:第一类是常规和基本的医疗服务项目。此类项目执行成本定价,价格一直偏低。从改革开放至2005年,物价指数上升到488.2,医疗保健价格指数为226.21。有调查显示,公立医院成本高于收费价格的项目占45.98%~53.27%,成本回收率仅为28.47%~7.86%。第二类主要是检查检验和治疗类的服务项目。这类项目主要依托于医疗技术设备,定价方式由实施医院核定设备、材料和人力等成本,根据成本拟定价格,形成“相对自主定价”,医院可以有较高利润空间。医院为了弥补基本医疗服务带来的亏损,必然会通过大量使用新技术、新项目来获得补偿。规模越大的医院越容易获得卫生部门的医疗设备配置许可。医院由于实行药品加成,药品收入成为医院收支结余的主要来源。根据卫生统计年鉴,2010年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46%。在这种价格体系下,医院资源配置和行为发生扭曲,规模扩张成为必然选择。3、医疗保障制度从1985年开始,政府开始对医疗服务机构减少投入,同时对医疗服务价格、设备、经费等放松管控。医院为了生存发展,开始注重经济收入,规模扩张开始涌现。2003年,国家开始实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并实行区域卫生规划,明确区域内医院数量、布局、床位规模和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自此医院规模开始进入调整期,医院纷纷进行探索规模扩张。随着全民医保体系的不断完善,医疗需求得到了快速释放,为了适应和满足不断上涨的医疗需求,医院不得不扩大规模。4、转诊制度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医疗实行强制性转诊制度,病人就医首先到基层医院,基层医院无法诊治时,才向高等级医院转诊。1983年开始,强制性转诊制度取消,病人可以选择不同级别医院就诊,仅用首诊报销比例进行调节。病人的盲目就医倾向导致大型医院人满为患,以至于医院不得不进行被动规模扩张。三、科技因素由于科技的进步,医院疾病诊疗模式也不断发生改变,医院的学科被不断细化,很多传统专科又被分解为几个或若干亚专科。在同一家医院,医院的专科化水平越高,医院越容易获得规模经济。其作用机制主要是:(1)医院所拥有的专科化的医疗设备越丰富,医院的固定资产所占比例也就越高,规模经济程度越大。(2)医院的专科化水平越高,表明医院所能诊治的疾病种类越多,越容易拓展新市场,从而扩大医院市场规模。随着医院的专科化程度不断提高,医院总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也就呈下降趋势。四、市场因素在医疗市场中,患者就医时普遍存在趋高现象,更倾向于选择规模较大医院和价格高的医疗服务。大型医院对患者有着明显的“虹吸效应”,又进一步推升了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张。由于医患双方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医院很容易诱导患者不合理的就医需求。此外,医疗市场不是完全自由竞争市场,医院进入市场的门槛较高,形成供方垄断优势。五、需求因素截至2011年,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1.85亿、占全国总人口13.7%,人口老龄化趋势带来就医需求不断增加。人们生活水平的好转及环境的恶化带来了疾病谱的改变。许多过去发病率较低的疾病,现在则上升为高发病率,相应的医疗需求也随之增加。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带来了医疗需求多元化的改变,医院职能也发生相应改变与调整,从而催生出一些新的科室,如康复科、心理科、感染疾病科等。这些需求因素的增加又带动了医院新的规模扩张。规模扩张或成明日的发展羁绊医院圈地、盖楼、进设备,规模越来越大,床位越来越多,“超常规”、“快节奏”、“跨越式”等词汇成为医院院长的口头禅。这种“规模竞争”反映出医院逐利的真实动机,加剧了治理“看病难、看病贵”的难度。大医院在偏远地区广开分店,面临病人不足的局面;另一方面,各种耗巨资引进的先进检验设备使用率也不高,或者实际检出疾病的比率不高,事实上造成了巨大浪费。虽然近年来各大医院固定资产不断膨胀,但资产回报率却逐年降低,“过度扩张”的红灯已经亮起。一些大医院不合理扩张,不但加剧“看病难、看病贵”,也造成土地和卫生资源浪费。应对医疗需求不断增长,理应增加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供给。但增量不应是简单的规模扩张,或求大求全、一味趋向高端,而应首先补上卫生服务中的“短板”,追求规模与实效相匹配的合理增长,将投入用在市民患者最需要的地方。更重要的是提高现有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相比支持大医院,财政更应该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夯实基层医院和基本医疗,让更多病人放心地在基层医院看病,而让大医院集中精力诊治疑难重症。(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1791
  • 108589
    09:19
    “分级治疗、双向转诊”是新医改重要内容。记者在重庆部分医院调研发现,目前双向转诊总体呈现出冷热不均的态势: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院向区县等上级医院转诊患者较多,但从上级医院向基层医院转诊的病人却较少。双向转诊“上转容易下转难”,患者下行通道受阻,难以有效减轻患者医疗负担。病人“上转”远超“下转”,区县医院不堪重负在新医改实施过程中,“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将病情危重的病人由基层医院转到区县、市级医院,将已进入康复期的病人从上级医院转回基层医院,以此减轻大医院医疗压力,盘活基层医疗资源,这被看做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手段。但记者在一些地方了解到,目前双向转诊几乎变成单向转诊,“上转容易下转难”,导致区县级医院本已紧张的医疗资源更加不堪重负。最近,记者在重庆某县级人民医院住院部大楼看到,这里不仅病房里住满了病人,各层楼走廊上也加满了病床,一些病患由于没有床位,不得不临时找凳子坐在过道旁。医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县医院核定床位400多张,但日常住院病人近600人,这多出来的100多人就要加床、睡过道。而且,我们医院每年还要从基层医院转来2000多例病人,这更加剧了医疗资源紧缺程度,医生护士工作非常辛苦。”与这家县人民医院看病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离该医院仅6公里远的一家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则显得冷清不少。“尽管我们住院条件也不差,但床位利用率只有60%左右;医院的B超、彩超等医疗设备的利用率也在70%以下。”该中心主任雷明(化名)告诉记者,他们医院平均每月向县级医院转诊病人在20例以上,而下转病人不到3人。在渝西、渝东南部分区县,不少接受记者采访的卫生主管部门、医院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病患双向转诊“上得去,下不来”的现象较为突出。不少医院普遍反映,病人上转量一般超过下转量5倍,明显加重了区县级医院医疗负担。基层医院病患“上推”,上级医院“下转”不积极记者调研发现,重庆部分医院双向转诊之所以出现“上转容易下转难”问题,除了各级医院之间医保报销标准不一、转移接续手续复杂、程序多等因素之外,还有另外三个方面原因:第一,随着新医改实施,重庆区县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基本药物制度、绩效工资改革后,骨干医生收入较医改前下降,一些医务人员出现懈怠情绪,借“上转”之机,将以前能在基层医院治好的病推向大医院。记者了解到,新医改后,基层医生收入主要和职称、工作年限有关,和开药、治疗病人数量关系不大,医生医疗风险又高,怕“医闹”。不少以前在乡镇一级能做的阑尾炎、清创术、宫外孕等手术,医生不愿意再做,而是要求患者转诊到县级医院治疗。第二,县级及县级以上医院出于经济利益等方面考虑,不鼓励患者“下转”。在县级及以上医院就诊的患者其后期康复和管护转到下级医院,既有利于减轻患者看病负担,也能缓解大医院医疗资源过度紧张的状态。但目前不少地区尚未对转诊指标进行量化分级,什么病症该转、何时该“上转”或“下转”并无详细规定,全靠医院自己掌握。患者后期康复、复诊等环节也能产生医疗利润,不少医院并不鼓励患者“下转”。第三,部分病患受传统就医习惯和观念影响,对基层医疗卫生资源的可靠性不信任,宁愿多花钱也不愿意“下转”。记者采访的不少区县医院医生说,有些病人,特别是慢性病病人,完全没有必要在大医院一住就是几个月。转到基层乡镇医院去,不仅方便照顾,还省钱。但一些病人对基层医院缺乏信任,坚持不肯往基层医院转诊。重庆梁平县人民医院院长郭伟说:“我们医院要求医生对每一个适合转诊的病人提出转诊建议。但一些病人认为,基层医院技术实力不如大医院,宁愿多花钱,住在大医院里放心。还有一些病人觉得,自己在一家医院做了手术,医院就要对他负责到底。一旦转诊,万一在康复过程中出现病情反复的情况,难以追究责任。”畅通转诊渠道,提高患者“下转”信心记者调研发现,双向转诊如能顺畅运行,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小病分流到基层,可降低医疗费用,乡镇医院医疗资源闲置现象将得到改善;大医院由于康复期病人“压床”而造成的医疗资源紧缺矛盾,也能得到缓解。目前各级医院之间出现的“上转容易下转难”的问题,一方面反映出医改要进一步坚持“保基本、强基础、建机制”的基本方向,真正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作用和职能,真正让群众愿意、放心到基层就医看病;另一方面,也要完善医院、医务人员激励机制,合理协调各级医院之间的转诊利益分配关系,真正让双向转诊畅通起来。不少业内人士建议,要畅通医院间双向转诊,可首先在部分地区开展整合医疗资源的尝试。如在某些区域试行城乡医疗集团,将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整合,实行一体化管理,整合医疗资源,充实基层医疗服务机构,为双向转诊提供支持,初步形成“小病到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网络。同时,医疗主管部门或技术行业协会应通过制订医疗服务质量标准,对各级医院的技术力量、设备进行评定,对疾病诊治进行分级管理,不同级别的医院诊治难度不同的疾病,以完善双向转诊判定标准。为消除患者对基层医院医疗质量水平的不信任,在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的同时,可加强上级医院与基层医院交流,大医院派人员定期到基层医院工作,建立上下级医院间指导联系机制,实现“点对点”技术支持帮扶关系,培训社区医生,缩小两者服务和技术的差距,保证患者转诊后得到连贯性的医疗与服务,确保病人先转后治疗的质量和安全,让病人愿意“下转”。
    1551
  • 108552
    16:17
      6月25日,中国医师协会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颁布了《中国医师道德准则》,明确医师应处理好与患者、同行、社会及企业的关系,共列出40条准则,为医师划出了道德底线。   《准则》提出,医师应给予患者充分尊重,以悲悯之心给予患者恰当的关怀与照顾;不因任何因素影响自己的职业行为,拒绝参与或支持违背人道主义的行为。鼓励医师终身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以公平、公正的原则分配医疗资源,使其发挥最大效益。   在处理好与患者的关系方面,《准则》提出,医师不因任何原因拒绝收治或歧视患者;耐心倾听患者陈述,建立相互尊重的合作式医患关系;以患者可以理解的语言或方式与之进行交流,并尽可能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不以不实的宣传或不正当的手段误导、吸引患者;不以所学的医学知识和专业技术危害患者或置患者于不必要的风险处境;不应将手术、特殊检查和治疗前的知情同意视为免责或自我保护的举措,更不应流于形式或视为负担,而应重视与患者的沟通和宣教。   《准则》提出,医师应选择适宜的医疗措施,对于经济困难的患者尽量给予医疗帮助或协助其寻找救助途径。慎重对待患者对于维持生命治疗的选择。尊重丧失能力患者在其丧失能力之前所表达的意愿,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权益。   在处理与企业的关系方面,《准则》提出,医师不得因医药企业的资助而进行有悖科学和伦理的研究,不能为个人利益推销任何医疗产品或进行学术推广。不得参与或接受影响医疗公正性的宴请、礼品、旅游、学习、考察或其他休闲社交活动,对于企业的公益资助、临床研究或学术推广应按规定申报和说明。应当抵制医药企业假借各种名义向医师推介的处方药品搭售、附赠等促销活动。
    1371

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