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园地-医政法规

  • 106407
    11:12
       近日深圳卫计委透露,深圳医疗执业责任保险拟将于6月在15家市、区公立医院试点,年内推广至全市所有医院。目前的民意调查显示,医务人员支持购买医疗执业责任保险的比例为88.44%,市民支持率为70.38%。  医疗执业责任保险简称“医强险”,根据方案,中国医师协会和深圳医师协会将作为深圳“医强险”共同投保人,全市各家公立医院和执业医师共同参保,保费由医疗机构和医生各出一部分。当医疗机构因管理过失造成医疗损害时,患者将获得从医院医疗风险基金中划拨的保费赔偿。当医生因诊疗过失而造成医疗损害的时候,则由深圳医师协会统一投保的基金进行补偿。  医院自行与患者达成协议保险公司不赔  目前由医师协会负责“医强险”试点工作,成立服务中心,代理试点医院及其医师处理医患纠纷和“医强险”索赔事务。该中心主要职责包括:对医疗事件进行调查取证和专家评估;代理试点医院及其医师与患方协商;代理试点医院及其医师参加医患纠纷的人民调解、卫生行政部门调解、仲裁、诉讼;代理试点医院及其医师向保险公司办理“医强险”索赔事务。保险公司设专门“医强险”理赔部门,与服务中心合署办公。  根据服务中心认可的医患双方签署的协议书,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协议、仲裁裁决书或调解书以及法院民事判决书或调解书,由保险公司来确定医院的赔偿责任,并且直接向患者支付赔偿金。但如果协议未经服务中心认可,而是医院自行与患者达成的协议,保险公司不予理赔。  保费不由医生本人承担 政府考虑给补贴  “医强险”的保费金额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数字,医师协会透露相关费用大致是医院上年度医疗收入的2‰-2.2‰,根据历年全市各公立医院各种风险的平均赔付的比率算出。在缴纳了保费之后,若无事故发生,下年的保费率会降低,但如果医院多次发生医疗事故,或者发生了重大医疗事故,则保费率会相应提高。但若能证明医院方没有过错,则保费率不变。此次“医强险”试点,相关保费不由医生本人承担,而是通过医院从医疗风险基金中支付,政府也考虑给予补贴。  链接  详解“医强险”  ●中国医师协会和深圳医师协会将作为深圳“医强险”的共同投保人。  ●全市各家公立医院和执业医师共同参保,保费由医疗机构和医生各出一部分。  ●当医疗机构因管理过失造成医疗损害时,患者将获得从医院医疗风险基金中划拨的保费赔偿。  ●当医生因为诊疗过失而造成医疗损害的时候,则由深圳医师协会统一投保的基金进行补偿。
    760
  • 106403
    11:08
      说起看病,一般人总习惯去公立医院。全国9成以上就诊量在公立医院,日门诊量过万人的医院已不罕见。其实,看病难,主要是指在公立医院看病难,就诊体验不好,服务质量不高。解决看病难,改善看病体验,必须鼓励社会办医,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鼓励社会办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创新社会办医机制。”国务院医改“十二五”规划给出具体目标—2015年,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达到总量的20%左右。但是,阻碍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破除了没有?社会资本办医还存在哪些问题?我们从今天起推出连续报道。  —编 者  不排队的医院  医生2/3都是从台湾聘过来的,甚至还从国外聘请一些知名专家,力求保证服务水准  在上海徐汇区,如果你路过钦江路102号,很可能以为是一栋商业购物建筑,而不是一所医院,因为没有川流不息的人群,门口没有停满车。一楼是星巴克咖啡店、便利店、药店以及几家速食餐厅。  楼里有一家医院,所有设施按五星级酒店配置,诊室、等候区生活化。这就是大陆首家台资独资医院—上海禾新医院。“不用排队”“不用担心大医院的交叉感染”“小朋友的药都是磨成粉的”“医生态度很好”“令人安心”“品质好”,这是记者在某点评网站看到的对该医院的评价。  “我们定位高端市场,打造24小时门诊,客户主要是台湾人以及一些外籍人士。他们看病一般首选禾新医院,医药费用可以通过台湾健保、国外的多种商业保险得到补偿。”院长张焕祯说,该院医生2/3都是从台湾聘过来的,甚至还从国外聘请一些知名专家,力求保证服务水准。  3个月前在禾新医院生产的刘群爱人,一开始已经在三甲医院特需门诊建档,然而怀孕2个多月时,医生告知有一项检查指标达到正常范围最高值,很可能脑残。刘群赶紧联系另一家三甲医院,但被告知等排上了会错过检查时机。刘群又去看了两家合资医院,都不太满意。最后,在朋友介绍下到了禾新医院。  “主治医师梁大夫告诉我们,宝宝没有问题,我们松了一口气。他就像一个老伯伯,总是耐心讲解,随时接受电话询问,每次沟通长达半小时以上。”刘群说,“每次检查都有人陪着,而且一站式解决。”对比一下,刘群觉得在公立医院产检服务较差,到不同楼层去排队做检查,有人在楼道抽烟,有人不停插队。虽然禾新不是医保定点医院,6万元费用自掏,但结合自己在国外的生活经历,刘群感觉性价比较高。  禾新医院提供的数据显示,门诊次均费用约700元,住院2500元。不滥用抗生素,很少输液,在门诊人次中约占1%。一年半以来,本地患者逐步上升到该院业务量的30%,有些科室如儿科,当地患者占一半。  不进医保,也很少在电视上、杂志上看到过禾新医院的广告,顶多有一些义诊、健康促进活动,这样的民营医院似乎很少见。  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副校长、上海医药卫生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陈志兴说:“我总结禾新的特点:一是高端,主要满足台胞的医疗需求;二是医生技术过关;三是服务到位,患者看病不用走回头路;四是环境好,不拥挤。很多医院为了收支平衡,申请医保定点资格,虽然增加了收入,但人太多,环境受影响。禾新不做广告,口碑却很好。”  办医审批繁杂  医院开展了自费疫苗接种服务,但是申请了两年才成功,数量也没法保证  禾新医院的前身是辰新医院,第一家进军大陆的台湾合资医院。所属的台湾联新国际医疗集团,在台湾有10家连锁医院。至今,联新已经在大陆深耕13年。张焕祯的另一身份是联新国际医疗集团总执行长。  10余年的大陆经验,张焕祯仍无法完全适应大陆的医疗管理方法,尤其是各种事务性工作的阻碍、政策法规的限制。  禾新的前身辰新医院曾搬过两次地方。上一次搬家是在合约还有5年的情况下,被房东赶了出来。当时有些项目正在投资,已有一年多时间,被赶出来之后,所有投资都打了水漂。医院的东西先在别的地方存放,然后找到有关政府部门帮忙,紧急找到一处房屋,才算解决问题。  搬到新地址后,适逢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鼓励台资在大陆办医院,原卫生部等部委也已经出台《台湾服务提供者在大陆设立独资医院管理办法》,为此,联新决定办独资医院—禾新医院。然而,该医院的审批也不容易,耗费了一年多的时间。  医院运行起来后,医院购置设备等事项,也需要报政府部门审批。而政府部门往往以不能单独审批你一家、不能为你一家专门邀请专家开一次会等理由,对医院的申报不予及时审批。通常要等待半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拿到批文。  为了方便境外人士、外籍人士接种疫苗,禾新医院开展了自费疫苗接种服务,但是申请了两年才成功,数量也没法保证。还有,3年免税期后,医院的税费、水电、房租、物业管理等全部按照企业标准征收,没能像政策里说的一样享受优惠。  管理方面也要磨合。“没有大陆的经验,不能把台湾先进经验嫁接过来。”张焕祯举例说,大陆和台湾的住院医师培训完全不同,多点执业做法不同,90%以上的病种都在公立医院里开展,药品、检查等规定不一样,因此单纯引进国外医院管理经验行不通。  据他介绍,禾新医院的高管会和台湾的管理人员一起修正管理办法,大约60%的台湾经验留下,40%的方法要修正。妇产科医师陆莉英告诉记者,台湾的管理人员经常会提出一些管理方法,但是“让人觉得很奇怪”,在大陆根本实现不了。  因为有大量的事务要处理,张焕祯一年中有半年时间都待在禾新,而台湾医院的事务只需要一周时间。对此,张焕祯感到很无奈。10多年前,政府就说要鼓励社会办医,但现在政策仍然没有落实下来。他打了一个比方,社会办医就像一张饼,“看得到,吃不到”。  张焕祯说:“我们其实没有太多的要求,只要能和公立医院一样待遇就行。”  优秀人才短缺  除了台湾等境外医师,本土医师不是退休就是刚毕业的,仍是“一老一少”格局  尽管从台湾来的医师大部分都是联新旗下医院的员工,但是他们来到大陆的收入比台湾本土要高,也超过该院大陆本土的医师。人员成本占据了开支大头,约占60%。“不仅是薪酬,还有他们的副高、正高等职称没办法认定,评价体系缺失,成为医院发展中最大的问题。”张焕祯说。  记者翻看门诊出诊安排,除了台湾等境外医师,本土医师不是退休的、就是刚毕业的,仍是“一老一少”格局。  陆莉英原来是上海一家公立医院妇产科主任,退休前受朋友之托到辰新医院出诊,退休后就留了下来。像陆莉英这样的退休医师能请到很不错了。张焕祯说,大陆医师即使退下来,也不一定能请到,还要医院院长批准。而公立医院一般将退休医师纳入管理,大多采用返聘的做法,很少将他们放出去。  护士则基本以外地人为主,或是在原单位入不了编的护士。护理医技部曹红梅的情况就非常典型。6年前,因为入不了编制,她从陕西宝鸡最大的医院辞职,来到了上海。  陈志兴说,人才在发展中是第一位的,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就要放开医师多点执业,如果没有调动医生的积极性,不解放医生的生产力,那么医改就不会成功。  1984年,陈志兴到日本,发现那里的医师已在多点执业。医师每周到私立医院上半天班,收入很高,带的医生也可以去私立医院实习,优秀的私人医生也可以到医学院校兼职。“第一步,我们要先把退休的医生解放了,他们去多点执业不应该要院长盖章,可以学习台湾用备案办法。第二步,要主动创造条件,提供医生给别的医院选择,可以签订协议规避风险。”  陈志兴认为,市场是配置医疗资源的重要基础,应让不同消费能力的人找到合适的医疗服务。社会办医为不同需求的人提供不同的服务,而政府公立医院为老百姓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他建议,首先要放开医师多点执业,其次加快落实中央文件精神,改善外部环境,政府给予民营医院一样的待遇。“鼓励民营医院发展有利于推动公立医院改革,而公立医院加快改革才会给民营医院发展留出空间。”
    769
  • 106399
    09:04
       3月25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今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汇报后,财政部、工商总局、中国残联、审计署、卫生计生委等部门的负责人先后发表意见。参会的国务院副总理及部分国务委员发表意见后,李克强总结说,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公共产品”,必须下大力气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政府要放掉许多不该管的事情,”李克强说,“但像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类事情,一定要管好、管到位。”  医保的帐要算好、算精,发挥商业保险的放大效应  李克强谈到广东湛江的医改实践:政府从居民医保缴费中提取几元钱用来购买商业保险,从而建立起大病医保新的支付制度。这样做既减轻了财政压力,也提高了报销上限,让老百姓切实得到了实惠。李克强介绍,今年政府要在财政压力极大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城镇和农村的医保标准。“但这笔钱怎么花,必须好好研究,把帐算好、算精。”他说,“要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放大效应。”。李克强强调,民众自愿是前提,在此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力量,进一步巩固基本医疗制度,推进医改纵深发展。他特别提出,要在提高补助标准的同时,扩大医保报销的病种目录,“巩固改革成果”,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医保不仅是覆盖全民的保障网,也要成为“分级诊疗”的调节杠杆  李克强以自己的一次就医经历说明医改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几年前他去医院看病,诊断一圈下来,医生的诊疗费只有15元。“医师费必须提高啊!”李克强说,一些发达国家收入最高的职业是牙医,他们不是靠卖药赚钱,而是全靠自己的治疗技术赚钱。中国医改必须尽早建立起良性机制,充分调动医生的积极性,激励他们靠过硬医术提高自己的收入。针对汇报中提到的基层群众异地就医问题,李克强强调,医保不仅是一张覆盖全民的保障网,也要成为“分级诊疗”的调节杠杆。他解释说,同样的病症治疗,在乡镇医院可以报销80%到90%,但如果去北京等特大城市医院治疗,就只能报销20%到40%。通过价格杠杆,可以相当程度上缓解部分大城市医院医疗资源过度紧张的问题。李克强说,县级公立医院覆盖了9亿人的基本医疗,要将县级医院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重中之重。今年要新增县级公立医院试点县(市)700个,覆盖全国50%以上的县(市),明年全面推开。  通过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破解药价“虚高”问题  李克强说,过去几年,我们医改的最大成就,就是编织了一张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网,让百姓在基层能看病、能报销。有了这个基础,我们才有条件推动大城市的公立医院深入改革。他建议为医疗保险做一个精算,让商业医保尽快发展壮大起来,这是服务业中最具潜力可挖的一个领域。他说,一些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吸纳就业最多的不是金融,而是健康产业,其中包括大量的保险业人员。李克强充分鼓励社会办医、社会探索,发挥市场作用。但他同时强调,要通过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破解药价“虚高”的问题。李克强最后说:“我们用中国式办法,来破解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这必然会是一个长期过程。但我们要力争做到,医改年年有进展、见实效。”
    793
  • 106398
    08:57
       核心在于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匹配的医疗体制  中国目前日显严重的医患冲突问题,并非独特现象。实际上,不仅是医患关系,整个社会中其他关系,如干群关系、警民关系等,几乎所有这些关系之间的信任度都到了历史最低点。可以说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失序期。  其根本原因在于,当前中国社会同时处于两个转型期,一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城市化、市场化社会转型,另一是从全能政府全面管控的计划体制向有限政府自由流动的市场经济社会转型。传统社会行之有效的社会信任和融合机制基本失效,而适应城市化市场化社会的新型社会信任和融合机制却远没有成形。社会发展变迁过程中,走到这一步在所难免,几乎所有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经历过这么一个阶段。  传统农耕社会的社会信任机制奠基于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形成的长期交往关系,由此形成一种有效的信誉机制。进入城市化和市场经济后,人员流动性之大是传统农耕社会远不能比的,依靠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建立的长期信任机制基本荡然无存,而传统计划体制中政府对社会的全面管控也已基本丧失。我们需要重建和市场经济及城市化相适应的新型社会信任机制。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不少人提到计划经济时代没有今天这么恶劣的医患冲突,以此为依据建议恢复传统计划制度下的医疗体制。必须指出,医疗体制不可能独立于大的社会经济体制之外,而只能与之适应。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之所以一直在进行医疗体制改革正是因为那种体制弊端重重。退一万步讲,即便传统医疗体制在当时还可以运转,医患关系也较融洽,那种医疗体制也只是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以及当时的计划体制相适应。  今天的中国已经步入小康社会,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远超过当时的水平,医疗需求急剧增加并开始高度重视医疗服务质量;同时收入差距拉大导致医疗需求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特征,对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也提出更高要求。换句话说,今天城乡居民对医疗服务质量和数量的要求是传统计划体制下所不能比的。  更关键的是,大的社会经济体制已经不是政府全面高度管控的计划体制,整个经济社会已经基本建成市场经济体制,比如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今天的流动性远非计划经济时代所能比拟的。因此,新的医疗体制以及内化其中的医患关系必须和总体的市场经济社会相适应和匹配,绝不可能要求大的社会经济体制来适应一个作为局部小系统的医疗体制。这是我们今天医疗体制重重弊端的社会经济体制根源,也是今天日趋激化的医患冲突的社会经济体制根源。  简言之,重建和谐有序的医患关系,根本之道是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和匹配的医疗体制。顺应整个社会经济市场化的历史潮流,医改就会成功,新型医患关系才会尽快恢复和谐有序。  所以,构建新型和谐医患关系的核心,也就是医改的核心。说到底,医疗体制优劣与否,最根本的判断准则是国民满意度。  冲突恶化首因是未建立有效的分级诊疗体系  医患关系激化到今天这个地步,根源的确在我们的医疗体制上,简单说就是我们的医疗体制迄今没有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其已经完全不适应今天的社会经济体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中国医疗体制所存在问题的直接表现是“看病难”,以及作为其特有副产品的 “看病贵”。医疗费用快速上涨,除技术进步这个适用于当今世界各国的一般性原因外,中国今天的“看病贵”直接根源于中国所特有的“看病难”,而医患冲突激化根本原因也在于这种中国特有的“看病难”和“看病贵”。  我们所特有的“看病难”,直接原因是医疗资源配置严重失衡,优质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在二三级医院。我们这里讨论的医疗资源配置失衡不是指所有国家都存在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发达地区这一现象,而是特指即便像京上广这样的发达地区,优秀医生都集中在三级医院而基本不在社区门诊机构这种现象。  仅仅使用北京和上海的数据就足以表明,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医患双方极不愉快的诊疗和就医体验,乃至由此诱发的冲突又是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北京市2012年全市总诊疗1.92亿人次,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在内的所有基层门诊机构完成了30.8%,其中社区中心(站)完成21.3%,二级医院完成了20.8%,三级医院承担的量最多,达  上海市2011 年总诊疗2.02 亿人次,二三级医院承担了58.9%,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及诊所等基层门诊机构完成了36.6%。简言之,京沪这两个经济最发达城市,大多数门诊都是由医院完成。  我们再看看国际上几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就能够深刻体会到国内“看病难”具体体现在哪里,为何中国特色的“看病贵”根源于这种中国特色的“看病难”,以及目前如此严峻的医患冲突的根源在哪里。  全世界分级诊疗做得最好的是英国。在英国,90%的门急诊由全科医生首诊,其中90%以上的病例没有进行转诊,由全科医师完成治疗,98%的门诊处方药由全科医生开出。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我们的香港和台湾地区,这个比重也均超过80%。  也就是说,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患者大部分就诊是在家门口的诊所完成,独独我们大部分患者要到二三级医院极不方便地排长队看病,这是中国特有的“看病难”,与此相伴随的就是中国特色的“看病贵”。我们还是用数据说明这一点:北京市三甲医院2013年均次门诊费用已经超过500元,平均接诊时间不足10分钟。而北京一个中档私人诊所,均次门诊费用不超过380元,平均接诊时间在15-20分钟,若能够像公立社区医疗机构那样没有房租支出,这些中档私人诊所的运营成本可以降低40%,均次门诊费用可以降到200-300元,普通诊所的均次门诊费用甚至可以降到100-200元。换句话说,目前在三甲医院就诊的多数门诊若能在社区诊所解决,医疗费用可以降低一半到三分之二。  医疗资源配置严重失衡、高水平医生集中在高等级医院,从而就医过度集中在高等级医院,是中国特有现象。根本原因是我们的医疗体制的问题。中国迄今的医疗服务供给体制,核心特征有二:  首先是国营医院利用行政力量垄断医疗服务供给,此格局迄今未变。中国所谓的“公立医院”,实质是国营医院,绝非国际通行意义上的公立医院。换言之,此“公立医院”绝非彼公立医院。国际上所言的公立医院,比如英国、德国、美国、加拿大以及香港地区的公立医院,是由医护代表、社区代表、社会贤达以及少数政府代表等共同组成的理事会管控治理的独立法人机构,政府官员并不能控制公立医院。而我国的公立医院实质是国营医院,是由政府举办、官员管控、官员特权享受的官办医院。  其次,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中,医生均为自由执业者,包括像医院主要以公立为主的英国和我们的香港地区,医生包括公立医院的医生均为自由执业者。需要指出的是,所谓“医生是自由执业者”绝不是说医生都是开私人诊所的个体户,而是说拥有执业资格的医生拥有自主选择执业方式的自由,他可以自主选择个人或和其他医师合伙开私人诊所,也可以在自由契约基础上成为医院雇员或者和医院建立合作关系,这种雇佣关系可以是全职性的也可以是兼职性的,完全取决于契约双方的自主意愿。特别要强调的是,所谓“执业自由”必须是有多项自由选择权,且不同选择(对不同人)各有利弊,从而不同人会根据自己利益做出不同选择。名义上拥有多项选择,但实际上没有自由选择权,或者只有唯一一项选择是绝对优于其他选择,这不是真正的自由选择权,而是“伪自由”。阐明这一点,我们就能够清楚目前国内的医生是没有自由执业权的,所谓国内医生也可以“自由”选择执业方式的说法纯属诡辩。  与医生是自由执业者这一特征相对应的是,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中,门诊机构主要是由单个医生私人开办或多位医生合伙开办的私营诊所组成,比如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门诊机构90%以上是私人诊所,日本这一比例是99.4%,台湾地区是97.8%,香港私营诊所比重也超过90%。实施国家卫生体制的英国,其承担门诊业务的全科医生80%以上都是在私立诊所执业,按照英国的职业分类,其全科医师绝大多数归类于自我雇佣的独立签约者。  我们的医生则不是自由执业者,而是拥有所谓事业编制身份的“国家干部”,或者通俗说法是“单位人”而非“社会人”,按照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就业分类即为“政府雇员”,但是我们这个“国家干部”和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雇员”亦有本质差异,我们的“国家干部”是“铁饭碗”,除非自愿离职或因违法而被开除公职,终身无失业和离职之忧,而欧美所谓的政府雇员只是一定期限内受雇于公立机构由财政支付薪酬罢了,解雇、离职或者任期有限是常态。受制于国有事业编制必然的行政控制,这一体制严重束缚了医生数量的增长,目前国内医学院学生毕业后从医者不到一半,甚至国内最好的医学院协和医科大学毕业的医学博士毕业从医者也不到一半。一方面是医生严重短缺老百姓看病难,一方面是医学院毕业的大量优秀毕业生因为没有编制当不了医生,由此可见公立体制对医生数量的束缚。与这一体制紧密相关,中国的医疗机构绝大多数是公立机构,其中的医务人员绝大多数是拥有国有事业编制身份的国家干部。  综上,我国医疗服务供给的主导体制是“国营医院+国有医生”模式即“官医”制度。正是上述两个核心体制导致了中国医疗服务供给体系的一个致命缺陷:医疗资源配置严重失衡,优秀医生集中在(大中城市)三级医院,社区医疗机构缺乏受居民信任的好医生,从而无法形成分级诊疗制度。  正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分级诊疗体系,患者不得不大量集中到高等级医院看门诊,漫长的挂号、短暂的诊疗、医患沟通的严重缺失,痛苦的就诊体验,这一切正是造成医患冲突的最直接诱因。  可以说,建立运转良好的分级治疗体系既是缓解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途径,也是缓解目前严峻的医患冲突格局的根本性措施。而形成分级诊疗体系的前提是有大量的得到社区居民信任的好医生愿意长期留在社区开办门诊机构,愿意和所在社区居民建立良好的长期关系。  但是,在上述公立主导体制下,优秀医生不会去社区工作,在医疗服务市场由公立机构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必然也只能建立严格的行政等级制,这是公有体制下缓解“公地悲剧”的不二法则,只有按照严格的行政等级层级分配公有资源,才能使得这一公立主导体系维持一个基本的效率,防止该体制崩溃。也就是说,在医疗服务市场由公立机构主导的情况下,医疗资源包括作为核心资源的医生,也包括与之相对应的医生薪酬等都必然按照行政等级分配,行政级别越高的医疗机构获得的优秀医生越多,处于越高等级医院的医生获得的资源和薪酬越高,而处于最底层的基层医疗机构获得的肯定是最差的医生,他们的薪酬也最低,可支配的资源也最少,这是行政主导体制的必然结果。对此,经济学中早有系统的分析,也为中国的实践所证实。国内的医疗机构通过区域卫生规划等计划式行政手段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医疗机构等,并基于此分配资源。由此,我们这种以公立为主体的社区医疗服务模式不可能吸引到足够的优秀医生到社区,也就不可能形成有序的分级诊疗制度。  因此,一旦社区医疗机构形成以国有事业单位体制为主导的格局,行政等级制必然出现。社区医疗机构被称为“基层”医疗机构这一事实,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社区医疗机构处于行政等级金字塔的最底层,进入社区的医生只能是层次最低、水平最差的医生。这一点很清楚地体现在我们的制度安排中。比如,尽管目前卫生部门力图建立分级诊疗体系,但其采取的措施是要求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低年资医生到社区医疗机构服务一定年限,并且把社区服务经历作为进入二三级医院以及晋升高层级职称的前提条件。换句话说,在卫生主管部门眼中,社区医生只能由一些资质较浅、水平较低的医生构成,超过一定水平和资质以后他们就可以进入高等级医院。显然,这样的政策表明,卫生部门自己就已经认定社区大夫只能由医术和经验尚欠的低年资医生构成。问题是,行政主管部门是否意识到以下两个问题:(1)如何做到“首诊在社区,小病在社区”?对于理性的患者来说,是否是小病,需要由高水平医生来判断,大医生说是小病患者才会相信是小病,低年资医生说是小病谁会相信?蜂拥到三级医院看小病的患者已经用实际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所以欲建立首诊在社区的分级诊疗制度,承担首诊任务的社区医生决不能是低年资、低水平的医生;(2)为何英美德日等发达国家,以及我们的香港和台湾地区,在社区开诊所的医生并不是低年资大夫,而是经验丰富、医术高的高年资大夫?这些国家和地区,刚毕业的低年资医生去医院工作,积累了足够经验后离开医院到社区去自办诊所。唯独我们和国际上相反。  阐明上述问题,我们就明白有效缓解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重建和谐有序的医患关系最核心的改革有两点:首先是建立受到社区居民普遍认可的门诊社区守门人制度,以此形成有效的分级诊疗制度;其次是公立医院改制和改革,建立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民营医院为主体的竞争充分的医院市场。  如何建立社区首诊制  新医改的一个目标是建立社区首诊制,这需要通过建立竞争性的社区守门人制度形成有效的分级诊疗制度来实现。  这个分级诊疗体系的基础部分----社区门诊机构---应该成为整个医疗卫生体系的守门人,它主要有三个构成要件:1)以自由执业医生开办的私立诊所为主体的门诊机构,承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以及预防保健、慢性病管理等大部分公共卫生职能;2)社区门诊机构必须是竞争性的,使得社区居民拥有充分的选择自由,从而对社区门诊机构形成足够充分的竞争压力;3)政府主导的基本医保对社区门诊机构采取按照注册居民人头付费的方式支付大部分诊疗和保健费用,公共卫生经费等财政补贴也采取跟着居民走的政府购买服务模式。上述三点可以保证社区门诊机构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做好预防保健和健康管理、维护和谐医患关系、控制医疗费用为核心经营手段。  一旦建立上述分级诊疗体制,可以同时实现三个目标:首先,极大地缓解城乡居民看病难问题,因为社区首诊可以满足患者绝大多数诊疗需求,显然会极大地方便患者。其次,有效的分级诊疗体制可以显着降低医疗费用,降低医保资金压力,因为大部分医疗需求包括一些小手术能够在社区门诊机构解决完成,医疗费用自然低,前述北京地区的数据已经证明这一点,上海和深圳的调研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再次,就是能够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显着缓解医患矛盾。一是因为良好的就医环境和足够长的交流沟通时间以及明显低于目前三甲医院的就医费用本身就会改善医患关系,更根本的原因还在于,竞争性的社区门诊医生和签约居民形成的是长期关系,这非常有助于双方形成良好关系。从医生角度,没有良好关系无法长期留住客户,从而得不到稳定的收入;对患者来说,没有良好关系无法确定一个稳定的、了解自己健康状况和健康史的家庭医生。此外,按人头付费模式给予了全科医生强烈的控制费用激励,包括通过做好预防和健康管理控制医疗费用的激励,与此同时,竞争即社区居民对签约家庭医生的自由选择权又要求他在控费和保证服务质量从而获得较高患者满意度之间实现最佳平衡。  世界各国尤其是英国的实践表明,在社区首诊制下,医保按人头付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门诊付费方式。按人头付费的基本原理或者说其激励机制是,在签约首诊的社区居民医保年度付费既定的情况下,社区医生医疗费用控制得越好,包括对签约居民的预防和健康管理工作做得越好,形成的结余就越多,医生的个人收入就越高。同理,医生服务做得越好,吸引到的签约居民越多,获得的人头费就越多,从而医生的个人收入就越高。显然,这一激励机制发挥作用至少需要两个前提条件,首先是社区医生要有收入分配自主权,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和预防、控制医疗成本及提高服务质量形成的结余收入能够落到医生个人手中;其次是社区医生要有用人自主权,能够通过优化人员配置来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同时控制运营成本。  社区医生拥有社区诊所的收入分配自主权和用人自主权,按照经济学的术语讲就是其拥有社区诊所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这事实上是要求医生拥有诊所的所有权。这一结论和现实相吻合,世界上成功的门诊机构组织模式是单个医生私人开办的私人诊所或者几个医生合伙开办的合伙制诊所。如前所述,英国的全科医生绝大多数就是私立、独立执业的签约医生。尽管是私营医疗机构,英国的全科医生不仅收入高,而且地位很重要。他们不仅为英国民众提供初级医疗保健服务,而且尤为重要的,由全科医生主导的转诊决定了英国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事实上,英国国民健康服务体系70%-80%的医疗预算由全科医生来负责配置。  以按人头付费为主要付费方式的全科医生社区首诊制,必须是竞争性的社区首诊制。其中的道理很清楚,按人头付费给了社区医生控制医疗服务成本的强烈激励,但是若其以降低医疗服务质量和数量来降低成本,就会损害签约居民的利益,并且最终因为社区居民的排斥而瓦解这一守门人制度。为防止出现这种局面,必须赋予社区居民自由选择签约诊所的权利,这意味着必须要有足够多的诊所供社区居民选择,同时也意味着社区诊所只能通过竞争来获得社区居民签约,这就使得诊所不能以降低医疗服务质量为手段来降低医疗成本。因此,在竞争性全科医生社区首诊制下,按人头付费给了社区医生降低医疗成本的足够激励,而竞争又使得社区医生必须保证医疗服务质量以获得更多的签约者,由此就形成了既保证质量又合理控制成本的门诊服务体系。  问题是,如果社区医疗机构以公立为主体,不可能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目前由公立主导的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已经清楚地证明这一点。首先,政府不可能在社区建立足够多从而能够形成充分竞争的公立社区医疗机构;其次,竞争必然意味着优胜劣汰,我们绝少见到也很难想象公立机构因为竞争失败而关门倒闭,由于政府天然存在的预算软约束特征,也因为公立机构倒闭带来的人员安置等麻烦问题,政府的自然做法是以禁止竞争来防止出现优胜劣汰,其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以及社区医疗机构的区域布局也自然消除了竞争的可能。没有竞争压力,也就没有了提高服务水平改进医疗质量的动力,问题是,没有足以吸引社区居民的医疗质量,社区居民又怎么可能接受社区首诊制?  环顾世界各国,没有门诊医疗机构以公立为主体分级诊疗取得成功的案例。  具体的改革建议如下:  如前所述,我们应该尽快建立由自由执业的医生个体或者合伙开办的私营诊所为主体的社区门诊服务体系,以此建立竞争性的分级诊疗制度。从改革的可操作性考虑,立足于目前社区医疗机构公立占主导的现实,基层医疗服务体系走向竞争性社区(全科)医生守门人制度可以通过如下改革路径来进行:  首先,尽快修改《执业医师法》,取消对医生执业的限制,明确规定凡是有合法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的医生,可以自主开办个体或合伙制诊所,不需要卫生监管部门审批,只需备案即可。同时废止有关社区医疗机构设置的位置、规模和数量限制,让开业医生自主自由选择执业地点、执业方式和诊所规模,由此放开医生自由执业;其次,城职保和城乡居民医保,尽快建立门诊统筹制度,为社区首诊按人头付费奠定基础,政府购买公卫服务等方面的财政支出也要采取按人头付费模式。再次,鼓励包括二三级医院医生在内的医生以各种方式承包改制现有公立社区机构,使其成为优秀医生个体或合伙制执业的民营社区医疗机构。同时尽快取消政府对社区医疗机构的财政补贴包括人员工资,目前政府直接投入到社区医疗机构的财政资金尽快转为对城乡居民医保的补贴,对社区医疗机构尽快转变为按注册服务人头付费制度。最后,改革基层医保定点机构集中在公立社区机构的局面,允许参保人自由选择任何一家诊所作为首诊机构,促进基层医疗机构的竞争,社区居民自由选择注册家庭医生,家庭医生按照注册人头获得医保支付和公卫补贴。由于每个城乡居民门诊医保人头费用是固定的,不会因为诊所的增加及选择范围的扩大而增加医保支出,因此医保管理部门不必担心增加定点门诊机构会导致医保费用支出增加。换句话说,将所有拥有合法经营资质的诊所纳入医保定点,扩大了居民的选择范围,提高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进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但是并不提高医保资金支出。  只有通过以上改革建立了以医生独立执业诊所为主体的竞争性社区守门人制度,城乡居民看病难问题才能得以根本性解决,也才能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保障医保资金的合理利用,有效缓解城乡居民看病贵问题,也才能重建和谐有序的医患关系。  事实上,利用北京现有的数据我们可以说明,如果如上制度设计得当,财政和医保维持现有支出水平,根本不需要增加费用,社区全科医师年收入将超过30万元甚至超过50万元,如此高的透明化收入怎么可能吸引不到优秀的医生扎根社区长期做家庭医生?2012年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有执业医师8804位,获得直接财政投入35.6亿元,平均每执业医师财政投入40.44万元,此外城职保和城居保门诊支出327.8亿元(新农合无法分离计算门诊支出),若社区门诊机构能够完成80%的门诊量,获得60%的医保门诊支出,则社区机构可以获得197亿元的城职保和城居保支付,若再纳入新农合门诊支付,这一数字肯定超过200亿元,平均每位执业医师超过224万元,换句话说,平均每位执业医师获得的财政直接投入加医保支付超过264万元,按照每个社区医生服务居民不超过1500人的发达国家标准计算,按照北京市户籍人口1297万人计算,8800位社区医生已经满足需要。换句话说,在现有的户籍人口数量下,北京的社区医生数量已经满足需要,如果他们能够像其他国家一样,完成所服务地区总诊疗人次的80%,平均每位社区执业医师获得的直接财政投入加医保支付可以达到264万元以上,扣除诊所运营成本包括其他医技人员用工成本,同时按照国际标准扣掉药品费用,每位社区执业医师年度个人纯收入不会低于50万元,即便按照服务于2069万常住人口需要1.4万社区执业医师计算,每位社区医生的年纯收入也不会低于30万元,这还没有考虑患者的自付费用。显然,30-50万元的年收入完全能够吸引到足够让社区居民放心签约首诊的优秀大夫进社区开办诊所。问题是,目前医保和财政事实上已经达到了如此高的支出水平,而北京市社区医生的阳光收入不过8万元,众多的公立社区医疗机构完成了不过20%左右的门诊量,其中大部分门诊服务还仅仅是卖药服务。问题出在哪里已经非常清楚,显然问题绝不在财政投入不足和医保补偿水平过低上,而在于医疗服务供给体制改革严重滞后。  一个更为保守的估算同样支持上述结论:目前北京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总支出中人员成本只占22%左右,而药品费用则占到50%以上,员工年人均收入7万元左右。如果将药品费用降低一半,同时把这部分费用用于增加医卫人员报酬,员工年均收入可以提高到15万元以上,考虑到全科医师和护士等医卫人员之间合理的工资差别,全科医师的年均收入完全可以超过20万元,显然如果社区全科医师能够把目前只占20%的门诊比例提高到60-80%从而获得大量的医保支付,上述30-50万元的年收入顺理成章。而我们将药品费用降低一半的说法绝非拍脑袋,众所周知国内公立医疗机构普遍存在严重的过度用药现象,致使药费比重超过50%,欧美国家这个比重普遍低于20%,亚洲国家相对高一些,比如台湾和日本也不会超过25%,事实上,我们调研的自主定价的私人诊所大约380元左右的均次门诊费用中药费不过80元左右,还不到20%,所以上述“将药品费用降低一半”的算法有充分依据。  在上述改革中,要破除几个错误认识:  1.  公立主导下也能够建立分级诊疗体制,也能够实现社区首诊制。此认识错误原因前面已经详述。  2.可以通过建立公立医疗机构联合体的方式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这个认识的错误之处在于:首先,公有制占主体的前提下,根本不可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医疗联合体。从建国至今中国体制改革的大趋势是分权,“分级管理、分灶吃饭”是公立主导体制下维持基本的激励和效率的必然选择。而在“分级管理、分灶吃饭”下,县区公立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由县区政府管理和财政补贴,怎么可能将其人财物交给三甲医院来管理和调配?若想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裁撤县区卫生局或者将其改造为类似药监局的行业监管部门而不是今天这种公立医疗机构人财物的管控部门?其次,即便个别地区三甲医院、二级医院和社区中心能够通过经济纽带建立紧密型联合体,这个医联体也弊大于利。医联体主导方是三甲医院,三级医院主要由专科医生组成,专科医生的职业特征是技术至上和质量至上,其职业偏好是用最好的技术实现最好的质量。所以,三甲医院领导康复医院和社区,倾向于高技术高质量,自然高成本,而且缺乏宏观效率。这种从上而下的垂直一体化模式,很容易把社区机构变成病患抽水机。此外,医联体的寡头垄断地位,使其可以高技术高质量为诱饵挟患者以令医保,使其能够和医保索取更高的额度。简言之,医联体的寡头垄断地位事实上废除了医保机构对医疗机构的控费和引导职能。实际上,国际上有限的紧密型医联体实践表明:医联体有可能做到提高整个医联体内部的技术水平,但无助于控制医疗费用,甚至无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实践表明会抬高医疗费用。文献资料表明,在患者满意度方面,以专科医生为主导的医联体低于以全科医师为主导的社区守门人制度。而在医疗费用方面,前者却高于后者。  3.可以通过限制医保补偿资格和补偿比例把患者留在基层的办法来强制形成分级诊疗体制,这种观点至少有两个错误:首先,这种做法对谈判能力强的患者比如离退休公务员和机关单位职工毫无约束力,支付能力强、谈判能力强的患者自费去三甲医院看门诊,或者要求去三甲医院看门诊同时医保报销,政府部门能强迫他们去社区吗?其次,认为只要把患者强留在基层,基层医生看的病人多了,也就经验丰富了,也就能够成为好大夫,这个认识完全错误,一来这种拿社区居民练手艺的设计会因社区居民的强烈排斥而完全行不通,二来优秀大夫是通过竞争带来的竞争压力和优胜劣汰逐渐形成的,没有优胜劣汰机制,一个天资不足者就是看一辈子病人也成不了好大夫,没有竞争压力,即便是一个高材生也未必有足够动力成为好大夫。  4.全科医生需要长期培养,只有培养了足够多的全科医生才能建立社区守门人制度。实际上,除英国外,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开办社区诊所的医生相当部分是医院出来的高年资医生,制度设计合理,目前二三级医院相当数量的医生完全可以、也愿意去社区开办诊所,这些优秀医生经过简单培训以及执业模式创新,都可以组成受社区居民认可的全科家庭医生团队。尽管这样的社区医生队伍还达不到英国全科医生队伍的标准,但是,毫无疑问,一定会大大优于目前的状况。此外,IT技术和相应商业模式的发展,已经使得建立覆盖全部社区居民的全科医生制度所需要的高水平全科医师数量大大下降,只要放开政府管制,这些新型的全科医师服务模式会很快在中国发展起来。事实上,国内一些地方已经初步探索出一些有效模式,目前最大的发展障碍是体制壁垒以及卫生行政部门的一系列政策约束。  必须进行全面的医院改革  医院改革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公立医院改革和民营医院发展。其中的关键是民营医院的发展。  谈到公立医院改革,特别以改善医患关系为落脚点,有两点需要特别指出:  首先,在公立主导体制下,公立医院从管理层到普通医护均严重缺乏服务意识,更缺乏和患者良好沟通的能力和意愿。这种服务和沟通意愿及能力的严重缺乏完全是公立主导体制导致的,公立医院的上帝是政府主管部门,所以其院长和医生以让领导和政府主管部门满意为宗旨,否则他们就不能拿到足够的政府资源。长期的国医体制使得大部分医院管理者和医生已经不知道医疗不仅仅是技术,而且还是服务,已经忘记了“偶尔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永远是安慰”的行医准则,今天中国公立医院大部分医护人员甚至拒绝接受医疗行业是服务行业这一国际通行准则。而民营医院在这个方面则明显好得多,他们的上帝是患者,所以他们就要以让患者满意为宗旨,否则他们就挣不来钱,这样的道理其实并不难理解。想一想改革开放之前国营餐饮饭店宾馆等服务行业恶劣的服务态度和完全不存在的沟通意识,以及改革开放以后这些服务行业的良好服务,再看看银行、电信、医院等公立主导行业至今没有根本改观的服务态度和沟通能力,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的缺乏,根源于公立主导以及与之伴随的行政垄断“惯坏”了这些公立机构的从业人员。  其次,绝大多数医院是公立医院,政府很难管好。不管是人才选拔和员工聘任(管理层和员工选拔及人事制度)、薪酬标准(收入分配制度),还是绩效考核,都缺乏可参照的标杆。信息不对称问题太严重,政府管理任务太繁重。现在我们已经很清楚,参照公务员及教师来管理医生,按照和公务员及教师相似的薪酬标准和薪酬制度来制定医生的薪酬标准和薪酬制度,完全不符合医疗行业特征。而且公立主导体制只能实施论资排辈的平均主义大锅饭制度,这种制度对于公务员和教师大致可行,但完全不适合医生这个职业的特征。为了办好公立医院,应该大大精简公立医院数量。必须建立一个民营医院占主体、竞争充分的医院服务供给格局,台湾地区过去四十多年的医改和医疗服务体系变革路径应该成为我们最好的借鉴。  台湾在建立全民健保(医保)过程中,医保覆盖比例与公立医院病床市场份额呈现明显的反方向发展趋势。1950年代,台湾只有公务员医保,台湾公立医院病床占有率高达九成,此后医保覆盖面逐渐扩大,1980年公立医院病床占有率下降至46%。1995年台湾正式建立全民健保体制,到2010年,公立医院病床比重下降到34%,而医院数量比重则下降到16%。2010年公立医院健保申报金额市场占有率则仅剩31%,而民营医院则高达69%。通过建立全民医保体制,台湾以发展社会保险来替代兴办公立医院,使台湾医疗体制逐渐从此前的“政府兴办医疗机构直接提供服务”模式,转向了“政府筹资补需方、民营机构提供医疗服务”的模式。在该模式下,台湾的医疗服务质量、宏微观医疗绩效以及患者满意度,均居世界前列, 一个人均收入超过两万美元的发达地区,医疗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只有6.7%,台湾民众医疗费用自费比率不到11%。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在评估《世界健康排行榜》时,综合各项指标将台湾列为全球第二名,仅次于瑞典。  此外,台湾的这种“政府筹资补需方,私人提供医疗服务”模式,还显着减轻了政府负担。1998年台湾政府财政投入占医疗卫生总费用比重仅为24.6%,远低于同一时间英国的73.7%及加拿大的68.7%。2010年,台湾这一比例是24.3%。  台湾全民健保制度的巨大成功揭示了一个并不复杂的道理:完善的医疗保障体制有赖于一个以民营为主体、以市场化为主导的医疗服务体系。  大陆的医改路径和台湾颇为相似。早在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明确我们要建立的医疗保障模式是和市场经济体制最为契合的全民医疗保险模式,在这个模式下,台湾的成功已经充分证明,“政府筹资建全民医保,民营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模式是最优的模式。而建立以民营医院为主体、竞争充分的医院服务市场,意味着一方面要完全放开社会资本进入,另一方面应该鼓励大部分公立医院重组改制。这和2009年以来确定的医改方向,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经济社会改革方向完全契合。  放开医生自由执业是关键突破口  在供方体制方面,首要的任务是建立以民营为主体、竞争充分的医疗服务供给市场,这意味着一个以医生自由执业为基础的高度市场化的医生人力资源市场同时形成。这样的市场机制所形成的收费标准、薪酬水平和绩效水平,为政府管理公立医院,包括制定公立医院员工的工资标准,确定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标准和与之配套的财政补偿标准,树立了一个容易获得且非常清晰的标杆,这极大地缓解了政府管理公立医院所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公立医疗机构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减轻了政府的管理负担,也会根本性地改变公立医院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根本性重建和谐有序的医患关系。  放开社会资本办医是中央的既定政策。目前制约民营医院发展的因素依次为:(1)民营医院很难招聘到年富力强的优秀医生,和其他行业一个很大的不同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是优秀医生团队。目前,35-60岁的医生尽管对公立医院的体制束缚积怨很大,但由于社会保障和职称等方面的原因,虽然公立医院医生的透明化收入很低,但是其以红包和回扣为主要部分的实际收入要明显高于这个透明收入,民营医院的透明化高薪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而国有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工资又高于民营医院医生退休金。加之离开公立医院很难晋升职称,从而也就丧失了依附于职称的各种待遇和社会地位。这使得公立医院医生不愿意离开公立医院去民营医院工作;(2)政府对非营利性医院理由似是而非的偏好。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民营医院的确多数是非营利性医院,但这是自然发展的结果,政府不应该好高骛远、拔苗助长,甚至逼良为娼。非营利机构的发展和扩大,对社会规范和法治环境的要求很高,中国缺乏非营利机构发展传统,目前也不具备相应的法治环境。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政府在医保定点方面不应纠缠于民营医院是否是非营利医院,而是应以质量和费用水平为选择依据,医疗机构是否营利无关紧要。一家营利性医院如果医疗质量并不弱于、医疗费用亦不高于非营利性医院,纳入医保定点对患者和医保有何不可?(3)医疗服务和药品定价制约,现行政策规定要成为医保定点医院,必须执行现行医疗服务和药品政府定价。在医保支付方式主要还是按项目付费条件下,医保部门这是从便于管理角度设定的政策,但该政策具有明显的不合理性。众所周知,正是现行扭曲的医疗服务和药品定价导致了公立医院普遍存在的以药养医现象,实在不应该迫使民营医院也这样做,可行的办法是医保部门应该对医疗机构探索新型的医保付费方式。  公立医院改革的成功也要以民营医院的充分发展为前提。就目前而言,公立医疗体系内部的改革阻力很大。相反,只有当民营医院达到一定市场规模,才会对公立医院形成很大的竞争压力,公立医院才会有改革的压力,以及改革的标杆。  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甚至整个医改的突破口是放开医生自由执业,医生自由执业首先为优秀大夫进社区开诊所提供了条件,社区首诊制才有可能形成。其次,如此民营医院才能获得优秀医生。在医生拥有自由执业权的情况下,如果公立医院不能形成优胜劣汰的用人制度和“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透明化收入分配制度,优秀医生就会大量流失。因此,放开医生自由执业会倒逼公立医院改革用人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最后,医生成为自由执业者以后,医生声誉机制才能更有效地建立起来。  如前所述,推动医生自由执业,首要任务是尽快修改《执业医师法》,废止其中阻碍医生自由执业的规定。其次是尽快借鉴宿迁、洛阳、温州等医改先行先试地区的成功经验,通过虚化国有事业编制的做法逐步取消该制度,考虑到本届政府必须开始启动公务员、国有事业单位和企业三种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的工作,走向由政府负责的基本养老保险不分就业单位和性质统一公平的制度,因此,逐步弱化并尽快取消国有事业编制制度势在必行。所以医疗行业推行这一改革和中央确定的整个社会经济改革路径完全一致。  为保障现有事业编制人员退休待遇不下降,从而使得改革能够得以实施,可以借鉴国企改革的经验,老人老办法,退休医生维持现有退休待遇不下降,全部转入社保,不再由原单位负责;中人中办法,现在职有事业编制身份的保留编制身份;新人新办法,改革以后,公立医院采取全员劳动合同制,不再有事业单位编制一说,新进入的医务人员和医院在双方自由选择的基础上自主签订劳动合同。  由此产生的改革成本,主要是补足养老金缴费的成本,应该通过转让公立医院国有资产产生的收入和财政兜底两个途径来承担。从公立医院改革启动之时起,不再有国有事业编制身份制度,此后公立医院新招聘的医务人员全部变成合同制职工,政府负责的基础养老金实施和现有城镇企业职工一样的筹资标准和制度,从而也享受同样的保障水平。基础养老金之上的养老金通过鼓励医院发展职业年金、以及鼓励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做法来实现,这也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做法,也是世界银行和OECD组织建议中国实施的养老保障制度。  再次,放开并鼓励公立医院进行民营化改制,公立医院领导层及其员工可以自主选择维持公立医院身份、改制为民营非营利性医院或改制为民营营利性医院,选择民营化改制的,改制过程要公开透明,保证各利益相关方充分表达其利益诉求,保障各方合法利益不受损害。在这个方面,2002年以来中央政府及各部委发布的有关国有企业及其附属企业医院的相关改制文件已经有非常成熟可行的操作规则,宿迁、洛阳、昆明等先行先试地区也已经积累了非常成熟的成功经验,推荐全国各地参考执行,完全能够做到国有资产不流失,职工权益得保障,重组改制稳步推进,社会和谐稳定。选择维持公立医院身份的,积极推进法人化改革。可以学习香港公立医院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并最终形成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同步推行医保经办体制改革和医保付费机制改革,最终实现通过医保筹资水平、医保经办机制和医保付费模式来引导医疗资源的宏观配置和微观行为及绩效的国际通行制度。  通过以上改革,(1)力争在2020年前取消医生国有事业编制身份,使医生获得和律师、会计师一样的自由执业者身份,这也是国际通行做法;(2)力争到2020年,由政府控股的公立医院病床数占全社会总病床数的比重降到40%以下,非营利社团法人医院、混合所有制医院和营利性私立医院病床数占比超过60%。  配套改革  尽快实现以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和匹配医疗体制为目标的改革,加快重建和谐有序医患关系的步伐,还需配套以下改革:  首先,坚定推行管办分开改革;与“公立主导加行政垄断”实为一体的就是管办不分体制下卫生行政部门歧视和打压社会资本办的医疗机构,以及对公立医院重组改制和放开医生自由执业的排斥。没有客观中立的政府监管机构和监管体制,也就无法形成客观、中立、有效、专业化的监管机制。“管办不分”是中国医改的主要障碍,是公立医疗机构垄断医疗服务市场的根源。目前,卫生行政部门作为医疗行业监管者,同时又是公立医疗机构的人财物管理者,根本不能客观中立地行使其监管职能、维护公平竞争,实际情况总是一味偏袒公立医疗机构,有意无意为对社会资本进入医疗行业设置有形无形的行政壁垒,为公立医疗机构谋取了行政垄断地位。致使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中央政府明确提出“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行业”政策也已二十多年,公立医疗机构依然一统天下,民营医疗机构少得可怜、弱得可怜。  事实最能说明管办不分导致的这种社会资本和医生自己举办医疗机构的壁垒有多高。我们在调研中,接触到数位有合法执业资格证书的医生,其中两位甚至是从公立医院退休的当地知名医生,长达数年无法获得诊所开办执照,其中一位历时八年而不得。目前,根据我们调研得到的可靠数据,广州地区和北京地区转让一个私人诊所执照价格在150万元左右,一纸牌照价格可达150万元,进入壁垒之高可想而知。而事实上,借助这样的牌照实际上执业行医者甚至并没有合法的执业医师资格证书,这说明这种准入管制并未起到提高执业安全的管制初衷。  其次,改革现有医院协会、医师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和专业技术团体,大力发展社会性患者权益维护组织。使行业协会和职业协会成为有效的行业自律和合法权益维护组织,主要依靠市场竞争通过优胜劣汰来规范这些组织。同时政府通过透明规范的法律程序来科学监管这些第三方组织。现代国家共同的成熟经验是,主要以第三方社会组织和民间自治的方式维护社会和谐包括医患关系的和谐,中国的发展不可能背离这一普遍规律。
    1333
  • 106397
    08:55
        据新华社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安排马航客机失联事件新情况相关应对工作,部署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确定今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  会议提出,依靠改革创新,坚持市场化和法治化方向,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会议确定,一要积极稳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二要规范发展债券市场,发展适合不同投资者群体的多样化债券品种,强化信用监管。三要培育私募市场,对依法合规的私募发行不设行政审批,鼓励和引导创业投资基金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四要推进期货市场建设,继续推出大宗资源性产品期货品种,逐步发展国债期货,增强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五要促进中介机构创新发展。放宽业务准入,壮大专业机构投资者,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提高证券期货服务业竞争力。六要扩大资本市场开放,便利境内外主体跨境投融资。健全法规制度,完善系统性风险监测预警和评估处置机制,从严查处虚假陈述、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会议指出,医改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2009年新一轮医改取得了重要进展,下一步要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一是推进全民医保体系建设。做好基本保障和社会保险的衔接,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建立医疗信息化系统,推动异地就医即时结算。二是加快公立医院改革。今年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覆盖全国50%以上的县(市)。三是有序放宽社会力量办医准入,在医保定点、职称评定、等级评审等方面给予同等待遇。落实医师多点执业政策。减少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四是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稳定和优化乡村医生队伍,提高偏远、艰苦及少数民族等地区乡村医生待遇。五是规范药品流通秩序,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防止药价虚高。
    856
  • 106394
    17:06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  3月25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今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汇报后,财政部、工商总局、中国残联、审计署、卫生计生委等部门的负责人先后发言。李克强总结说,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公共产品”,必须下大力气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会议指出,医改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2009年新一轮医改以来,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取得了重要进展。下一步要继续加大投入,注重发挥市场作用,实行医疗、医保、医药三联动,强化公共卫生服务,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使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资金保障可持续。一是推进全民医保体系建设。做好基本保障和社会保险的衔接,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建立医疗信息化系统,推动异地就医即时结算。二是加快公立医院改革。今年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覆盖全国50%以上的县(市)。合理把控公立大医院规模,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完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为患者就近就医创造条件。三是有序放宽社会力量办医准入,在医保定点、职称评定、等级评审等方面给予同等待遇。落实医师多点执业政策。减少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四是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稳定和优化乡村医生队伍,提高偏远、艰苦及少数民族等地区乡村医生待遇。五是规范药品流通秩序,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防止药价虚高。会议强调,医改是长期复杂的过程,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让人民群众共享医改红利。  
    769
  • 106350
    11:48
    编者按:3月25日,财政部发布了2014年中央财政预算。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预算数为140.74亿元,比2013年执行数增加60.63亿元,增长75.7%。具体来看,2014年医疗卫生管理事务预算数为3.84亿元,比2013年执行数增加1.44亿元,增长60%。同时,公立医院预算数为34.95亿元,比2013年执行数减少7.33亿元,下降17.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算数为0.57亿元,比2013年执行数减少0.68亿元,下降54.4%。上述两项支出下降,主要是因为基本建设支出减少。医疗保障预算数为11.66亿元,比2013年执行数增加1.84亿元,增长18.7%。中医药预算数为0.39亿元,比2013年执行数增加0.03亿元,增长8.3%。人口与计划生育事务预算数为4.03亿元,比2013年执行数增加0.29亿元,增长7.8%。2014年,是我国医疗改革向深水区推进的一年。“2014年医疗卫生工作重点主要有建设医疗保障制度、公立医院改革、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发展中医药四个部分。”中银国际分析师焦阳在研报中指出。2014年医疗卫生及计划生育支出预算中,各个子项目的支出的增减,与工作重心相契。原标题:2014医疗预算支出猛增75.7% 四板块逾百股借势上涨
    757
  • 106349
    11:44
    3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2014年医改的五项重点工作。其中包括继续加大投入,实行医疗、医保、医药三联动;加快公立医院改革,使医改试点医院覆盖全国50%以上的市县;有序放宽社会力量办医准入,落实医师多点执业政策;完善基本药物制度;规范药品流通秩序,防止药价虚高。3月26日,有权威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五项重点并没有超出此前的范围,有的甚至是此前未完成的国家工作计划。足以可见医改工作推进难度之大。”此次所提的“医改试点县市覆盖全国50%以上”,是原卫生部在2013年年初所提出的“2013年医改工作计划”中的一部分。“三医联动”则是2002年上一轮医改时就有的提法。从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到3月2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李克强一个月内连续两次重点谈及医改,并不只是为了“老生常谈”而已。对政策力度反应最敏感的股市已经有所表现,3月26日,金陵药业、信邦制药多个涉及投资民营医院的药企股价有上佳表现。医改难题依旧医改政策方向十分明确,但在地方具体执行中,仍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3月26日下午,一起民营药企状告卫生厅基药招标工作不公的案子在济南市历下区开庭:沈阳奥吉娜公司起诉山东省卫生厅,称其在制定山东省2014年基药招标方案时偏向大企业、本地企业,导致外省中小企业落选。“今天的庭审只是双方陈述观点,卫生厅方面当然认为方案制定合规。”3月26日,奥吉娜方面一位马姓负责人表示。奥吉娜从诉讼一开始就没打算为公司争取利益,“这种不合理的规则就应该有人去指出,而不是默默接受”。仅仅一个基本药物,全国各地就存在各种各样的实现模式。新疆、甘肃等地区在新一轮招标中大量增补,新疆增补品种竟达到500多个,已经与2013年新颁布《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中“从严控制增补数量”的要求相左。除了增补较为随意之外,基药中普遍存在的便是各种地方保护政策。奥吉娜的诉讼只是掀开了冰山的一角,大量潜规则充斥其中。中国医药(600056,股吧)商业协会会长于明德就曾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超低价中标,宁可亏损一两年,也要打垮其他企业的重点品种,这种现象很普遍。”招投标领域的混乱造成了流通秩序的不正常。2013年曝出的葛兰素史克行贿风波尚未平息,但真正被查出有问题的企业毕竟是少数,大量企业则需要承担“药价虚高”带来的降价压力。3月7日,发改委药品价格审评中心完成了中药领域中妇科、骨科等最后一部分的价格评审会。中药企业立刻意识到:预期中的中药价格调整马上就会到来。业界只是在“降价15%”还是“降价25%”之间热议。而国务院对今年医改的大方向仍要求严控药品的价格和流通,这必然使得降价和整肃成为主旋律。经历过GSK风波的洗礼,各大药企事实上仍游走在违规推广的红线边缘,对它们来说,2014不会是一个好过的年份。医院改革艰难破题与2009年时的情况类似,医改各个环节中,“药”的部分是最容易改的,而触及到“医”的部分,则个个都是难啃的硬骨头。2013年,原卫生部要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覆盖全国50%以上的县市”,而2014年卫计委的工作计划中,这一目标变成了“确保每个省份有1个改革试点城市”。卫计委自降难度的背后,正说明公立医院改革之难。到目前为止,公立医院改革中开展较好的仍只是县级以下医院。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助理吴明在两会期间曾表示:“一般县里只有县医院和中医院两个公立医院,关系相对简单,人员比较单一。船小好调头。”相对而言,在城市大医院领域,国家更倾向于鼓励以社会资本办医的方式,逐步瓦解其中的坚冰。因此资本市场上,参与医院投资的药企屡见不鲜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底,国内共有民营医院10511家,数量上占到全国的43%,但90%的医疗服务仍然由公立医院承担。民营医院多而不强,大量只是门诊部、单科医院,大型综合性医院还不多。不过,这一现状极有可能在短期内被打破。2014年以来,已有多家上市公司表态,有意进军民营医院市场,恒大地产、复星医药和凤凰医疗等公司纷纷加码医院投资,央企华润集团等也加入竞争行列。由于大量非政府办公立医院多数属于国企兴建的医院,这部分医院剥离意愿十分强烈,而且医护人员、医疗设备较为完善,前期投资相对较低,受到资本的欢迎。不过,真正从投资医院中获益的企业却并不多。民营的美中宜和妇儿医院总裁胡澜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我们并不担心资本和资本之间的竞争,担心的是非理性资本。他们会把市场搅乱,回到从前那样,患者对民营医院不信任。”胡澜称,有些机构并不懂如何投资医院,不明白其中门道,也在盲目的冲进这个市场。“医院投资是一个长线的工作,可能会长达十几年,绝不是市场想象的那样暴利。毕竟,做医院不能和患者去争夺利益,那样就做不长。”原标题:国务院部署医改五大工作 药企或将掀医院投资潮
    1581
  • 106342
    09:18
    记者26日从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了解到,北京将发布医疗机构审批办法,启动对郊区和部分城区区域医疗中心的级别重新核定的工作。据悉,北京将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完成市级卫生、计划生育行政机构整合和职能调整以及区(县)卫生和计生行政机构及服务资源整合,统筹推进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减少、下放行政审批项目,提高效率。探索对医护人员实施电子注册。改革对社会资本乙类大型医疗设备审批工作。鼓励社会第三方开展医院医疗服务评价认证工作,建立信息公开、社会多方参与的监管制度。建立区域卫生发展评价制度和二、三级医院绩效评价机度,适时发布结果,引导发展方向。原文标题:北京将发布医疗机构审批办法
    1362
  • 106340
    09:15
    在美国医改入保申请即将截止前,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日前宣布将延迟这项涉及全体民众的医疗改革框架下的医疗保险(放心保)的最后申请期限。据美国媒体26日报道,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在25日夜间发表的声明中称,延迟决定可以让那些有特殊情况而没有及时入保的人有充足的时间来递交申请,但没有公布具体延迟时限。根据奥巴马政府公布的医改情况最新报告,今年2月份递交医改入保申请的人数增加了94万。数据显示,自2013年10月1日至今年2月28日,也就是医改框架下联邦及地方政府医保交易平台启动的前5个月内,共有420万美国人在此类平台上申请购买医保产品。按照医改方案,在今年3月31日医保申请截止日期前,全美递交申请的人数应该达到700万。外界普遍认为,在最后一个月内新增近一半的申请人数非常困难。有关专家认为,虽然此前奥巴马政府一直坚持不会推迟医改入保申请的最后期限,但目前医保申请人数远远没有达到医改方案设定的目标,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不得已出此下策。专家表示,医保产品定价受到投保人群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左右,因此吸引年轻、健康人群投保对医保市场能否保持稳定颇为重要。目前,全美18岁至34岁的申请者只占总申请人数的27%,大幅低于医改预期34%的目标,这让医改方案的“含金量”大打折扣。美国国民医保覆盖率目前约为85%,医改可谓奥巴马最重视、也最具争议的国内施政重点,重心在于扩大医保覆盖面。然而,受美国民众对医改仍存巨大分歧以及医改网站初期不佳表现的影响,医改自今年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后情况不容乐观。
    1106

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