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园地-医政法规

  • 124634
    09:15
    12月12日,央视新闻联播以5分多钟时长报道了《医改深水区的“三明路径”》, 这是继国务院十月以来连续发布两个医改文件之后,三明医改将成为全国医改样本的另一个明确信号。有人表示,如果三明医改真的全面推广,医药领域或将哀鸿遍野。该言论是耸人听闻还是真实情况呢?三明医改的方式何为三明医改模式?简单说,三明医改确定了“三个回归”的目标:公立医院回归到公益性质、医生回归到看病的角色、药品回归到治病的功能。为此,三明市22家公立医院实行全员目标年薪制,年薪与岗位工作量、医德医风、社会评议挂钩。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等26家经办机构整合,实现“三保合一”。改革的结果医改三年以来,三明市经过测算累计节约药费17.95亿元。“全国共有330多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能够节约下来的钱可想而知。”(央视新闻联播用语)谁受益,谁受损?有人获益就有人失去利益。谁是利益损失者?对利益链的简单梳理就足以发现,医药商是最大的利益损失者,而政府则是最大的赢家。曾主管卫生工作的副市长詹积富说,医改不是变戏法,老百姓和医保基金节省的费用主要来自于挤压药价的虚高水分。“走了一条不靠增加财政投入的改革路径”“走了一条不靠增加财政投入的改革路径”“走了一条不靠增加财政投入的改革路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那么,医生和患者真的从改革中获益了吗?我们来看看大家怎么说:@宋绍辉律师:仔细看了这新闻,新闻中没提到医院及医务的收入来源。取消药品加价,则政府补贴应到位,否则这种模式不可持续。降低医疗收费价格,必须提高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chen-yong-yuan:三明医改确实为医保解决了问题,也能使得老百姓的费用控制下来了,这方面确实是有利的发展,不过比较大的疾病老百姓可能需要去外地。@甘肃刘维忠:三明经验值得推广,李铃教授点评精彩到位。与三明比甘肃医改短板不少,主要在药品采购环节,如果做好了,医疗费用还会更低。价格采购权已下放市州,希望各市州抓紧落实药品招标采购措施。@新疆胖大夫:当年医改也是这样说过,如果,医护积极性不能调动起来,整个行业倦怠状态不能改变。@武林蕴泽:我们医院这几年就走了好多骨干医生,还有很多有打算的,再这样下去,医院真心可以关闭了。医生也要还贷,也要养家糊口,画个饼算什么事。@呆呆的凳子:三明的师兄说拿到手的不到50%,医院走了好几个骨干医师了,下面的一线抱怨连连。很明显,三明的医生没有叫好的。对于患者,获益的地方是用药便宜了,但大病可能要跑到大城市。总之,也许赢家只有政府。
    2412
  • 124556
    09:19
    12月15日,广东省深圳市卫生计生委联合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发布《深圳市医疗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评价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根据医疗机构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特点对其实行分类评价;对从事非医学研究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淡化论文要求,注重实践能力评价。深圳市卫生计生委设立医疗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档案数据库,评价结果纳入该数据库,向行业内部开放,并对其执业活动全过程进行记录和动态评价。该市明确,医疗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以专业技术能力、科教水平、工作绩效、医德医风为核心,实行综合评价。其中,专业技术能力方面,对临床医师主要考察其对各类病例的病情评估和诊断能力,开展各类急危重症、疑难病例诊疗服务的情况,以及开展复杂手术等技术操作层面的能力;对全科医师主要考察其对常见病、慢性病和多发病病人的日常预防保健、康复期管理情况,对病人病情预判、转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及开展社区预防保健的情况;对预防医学类医师主要考察其对公共卫生问题的分析研判、制定和实施疾病防治策略与措施,以及研究人体健康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能力。科教水平方面,主要评价医疗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本专业技术领域的科研、带教、发表论文论著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在各类专业行业组织中的任职和同行评价等情况。同时采取医德医风考评负面清单制,将查实有不良执业行为的人员计入医疗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档案数据库。据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评价结果将作为公立医院行政主管部门、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引进、培养、岗位聘任和薪酬分配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2210
  • 124465
    09:16
    目前,学界对于高端医疗的概念尚无统一界定。从相对于基本医疗的角度出发,高端医疗是医疗服务整体中的一个相对概念,具有高服务、高技术、高收费的特点。中国医疗界的高端服务受到大环境的影响,体现出哪些方面的特性?现如今中国所产生的“高端医疗服务”能走多远?目前中国的高端医疗服务主要通过三个渠道进行:高端全科医院(诊所)、高端专科医院(诊所)和公立医院的高端服务部门。在全科医院行业,上海、北京、广州三大城市已经有29个品牌、近百家高端医疗机构。其中90%是合资/合作企业。其中不乏共用公立医院医生资源的医院,以及公立医院委托外资医疗机构管理的高端服务部门。专科高端医院门槛也相对较低,特别是眼科、牙科、妇儿专科医院在国内发展迅速。但面临专家资源不足,这三类医院较依赖公立医院的医师资源。公立医院的高端服务发展最早,而且形式多样——干部保健、国际服务、一般特需医疗等,然而与普通医疗共用医师资源,而且从“满足特殊需求”走向单纯的“高端化、高收费” ,引来了许多争议。随着高端医疗服务市场的扩大,外资医疗机构加快在国内的扩张。同时,一些民营医疗机构高端化趋势明显,各地政府也在积极建设高端医疗产业园。服务对象和内容多样化,国内高端医疗机构的目标客户从国内工作的外籍人群转向国内高端人群。随着高端医疗行业的发展,政府和各医疗机构共同投资加强高级医疗人才培训的同时,与外资医疗机构合作引进海外医师资源,以解决医生资源不足问题。中国“高端医疗服务”的三大特性一、以名医为高端服务的尝试。由于中国缺乏优质的基础医疗服务,导致患者长期向大医院集中,加上中国的全科医生行业发展缓慢,一直没能成为主流,因而专科一直是患者接受的模式。这些因素导致专科名医成为稀缺资源,很多情况下病人选择名医的理由是出于对普通医生诊断的不信任,而并非疑难杂症和大病。在这种大环境下,加上医生多点执业的松动,迁移名医资源正好迎合了患者想看名医但在公立体系内得不到服务的缺口,由此出现了名医工作室,名医打包入住模式的诊所等新尝试。这可以说是医疗服务上具备中国特色的一种“高端”,这种高端主打的并不是服务的模式,比如更好的客户体验,更优质的医患沟通,更好的病前病后服务等。事实上,迁移名医资源的高端仅仅以名医本身作为标签,而忽略高端的真正含义——服务。二、以技术为切入口的高端。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高端体检。包括公立医院VIP、国际部、私立体检中心高端套餐在内的产品越来越注重背后的仪器和技术。观察一下各类高端体检套餐会发现,中国市场正在朝筛查越多,使用的机器越精密为高端的方向发展。市场通过包装各种精密技术和筛查来吸引用户购买高端套餐,打造更全方位检查的概念,而事实上,如果有熟悉用户健康情况的家庭医生,他们会发现很多筛查没有必要甚至对身体有害(如没有必要的CT筛查等)。三、以定价来划分高端和其他人群。比较典型的是高端医疗保险。这种产品进入中国的时候针对的是外籍外派工作人员在中国的医疗需求,但这个群体人数有限,加上中国企业日益本土化,外派工作人员的数量很难再出现爆发式增长。因此高端产品的发展遇到了很大的瓶颈。中国畸形的“高端医疗服务”能走多远?事实上,很多患者其实并不真正需要上述的高端服务,他们可能只是需要一个长期管理其健康并且值得信任、服务良好、就医环境更佳的平台。用户对现行医疗体系的不满更多是出于两个原因,一是看病效率和服务差,二是保障不足。事实上很多高端医疗产品的覆盖面和医院网络并不是直接针对用户的这两项诉求的,因此高端业务才会出现很大的发展瓶颈。真正的高端应该是一种服务质量的差异性和用户体验的提升,仅凭迁移名医资源、技术、以及高价很难持久也很难做出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环球医学编辑:常路 )
    2226
  • 124463
    09:05
    自国家实行医药分离,遏制医生开大处方后,医生开的处方一般只有7~15天的剂量。这给需要长期服药的慢病患者而言带来了不便,因为他们为了买药而需要多次去医院。近日,山东省济南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对慢性病患者常年服用的处方药创新实行“留方管理制度”。该制度下,患者的一张处方可在药店长期买药。对于这一做法,业内都怎么看? 慢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但是,有时大医院处方不外流,普通门诊开具的处方药店不认。而且,根据《处方管理办法》规定,通常处方一经开出,最长必须在3天内凭该处方到药店购买处方药,若超过3天时限,病人只能到医院或诊所再开具新处方才能购药。这些条件无形中增加了慢病患者到药店购买处方药的麻烦。 为解决这一问题,济南市目前在部分连锁药店进行试点“留方管理制度”。该制度下,患者只需在首次购买处方药时提供处方。下一阶段的复诊期之前再次购买相关药品时,仅凭有效身份证件实名登记即可。 济南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经在济南部分大型连锁药店试点实行老年慢病“健康档案”制度,比如长期需要降压药的老年患者可凭借处方在药店建立档案。在下一阶段的复诊期到来之前,如果需要再次购买相关药品无须再携带处方。 不少人认为,此举免去了慢病患者疲于奔波的麻烦。此外,可以缓解医院的一部分看病压力。 原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曾表示,北京市大医院里30%以上都是去开药的人,不少人还是单纯开药维持常规治疗的患者。济南此举延长了患者的看病周期,必然会缩减大医院门诊量。同时,医生的看病负担也会减轻不少,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处理病情相对急重的患者。不过,目前来说处方是一块“肥肉”,是否能够外流,还要看医院和医生是否愿意配合。 不过,这一做法也引发业内的争议与担心——一旦出现医疗风险谁担责?有人认为,实施处方药留方管理制度之后,医疗风险由谁承担是关键问题。 陕西省山阳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徐毓才认为,“医生开写了处方、患者拿处方买了药,药品销售的药店卖了药,看起来,患者获得了方便,药店获得了利润,首次开处方的医疗机构也收取了诊查费,自然他们都得了好处。但是如果医生没有注明超期处方理由,发生问题责任由谁承担恐怕就说不清楚了。”此外,如何避免一个患者拿着同一药方到多个药店取药也是一个问题。 而药剂师紧缺对于处方药管理来说也是很大的挑战。如果缺乏执业药师审核药方,很可能会增加用药安全的风险,加大医保基金滥用的可能性。 看来,“留方管理制度”的做法虽然方便了患者,但应该从技术和管理上配套监管,避免让市民付出健康的代价,也避免出现骗保的可能性。从长远来看,分级诊疗应该是未来医疗的大趋势。慢病患者的管理主要由社区医院和医生来负责。如果能提高社区医生的质量,增加社区用药的种类,那么慢病患者的用药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2171
  • 124209
    09:04
    据教育部11月底消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日前下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动态调整办法》,并决定自2016年起将调整工作实施范围扩大到全国。医学类学位授权将迎来哪些变化? 《办法》明确,增列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的,还应满足下述条件:增列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的,应具有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和相应的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并至少有一所直属附属医院为专科医师规培基地;增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的,应具有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并有至少一所附属医院为住院医师规培基地。 由此可见,“附属医院为规培基地”成为增列医学类学位授权点的重要条件。 《办法》规定,对于属同一学科的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不得单独撤销硕士学位授权学科而保留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省(区、市)学位委员会对博士学位授权点的调整,只能在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内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之间进行。此外,省级学位委员会组织开展增列学位授权点工作的,需聘请不少于1/2本省(区、市)以外的同行专家评审。通过后,公示时间不少于15个工作日,并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 按本办法主动撤销的学位授权点在3年内实行有限授权,须停止招生,但保留对已招收研究生的学位授予权。3年期满后完全撤销授权,仍未毕业研究生由学位授予单位转由本单位其他学位授权点培养并授予学位,或向其他学位授予单位申请授予学位。 各省需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动态调整试点工作的意见》和《办法》组织本省(区、市)范围内各学位授予单位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工作。
    2126
  • 124011
    09:42
    12月7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高血压、糖尿病等首批50种基层首诊试点病种公布。到2017年,30万以上人口的试点区县(自治县)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区县。到2020年,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初步建立符合市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就医首选基层 逐步实现全科到专业化治疗    记者了解到,分级诊疗就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逐步实现从全科到专业化的医疗过程,其内涵包括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    在分级诊疗模式下,患者就医次序为:患者首诊到基层医疗机构由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完成必要的诊疗,如果患者病情超出其诊疗能力,则由全科医生将患者转诊到上级医院,接受上级专科医生进一步诊疗;患者疾病进入稳定期后,再由上级专科医生将患者转回基层医疗机构,接受康复治疗;患者如果需要急诊服务,可以直接前往大医院寻求诊疗服务。    简单地说,分级诊疗就是要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理想就医格局。鼓励并逐步规范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首先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记者在《意见》中看到,首批选择了高血压、糖尿病、鼻窦炎等50个病种在基层医疗机构试点首诊制度,还将适时扩大病种范围。明确医疗机构服务功能定位 激励全科医生    《意见》明确了各级医疗机构的服务定位。城市三级医疗机构(含市级医院)提供危急重症、疑难复杂疾病诊疗服务;二级医院提供区域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以及危急重症、疑难复杂疾病患者向上转诊,接收三级医院向下转诊的亚急性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和危重症稳定期患者。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一级及以下社会办医疗机构主要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慢性病医疗机构提供康复、护理和维持治疗服务。    《意见》要求建立全科医生激励机制,在绩效工资分配、岗位设置、教育培训等方面向全科医生倾斜。强化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开展编制“县管乡用”和医师轮流派驻制度试点,探索医师区域注册,形成有利于上级医疗机构医生到下级医疗机构(含民营医院)多点执业的政策环境,促进管理、技术、人才向基层下沉。    此外,还将加快医疗服务信息化建设,提升远程医疗服务能力,鼓励市级和部分区县三级医疗机构向基层医疗机构提供远程会诊、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图诊断、远程培训等服务,积极探索“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有效模式。健全分级诊疗保障机制 优先选择基本药物    《意见》要求,引导居民或家庭自愿与签约医生团队签订服务协议,参保人员可就近就便选择一家基层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作为签约首诊医院。根据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合理划分签约医生团队责任区域,实行网格化管理。    各级医疗机构要优先选择基本药物,逐步提高二、三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比例,基层医疗机构10%的非基本药物主要用于高血压、糖尿病等特殊疾病患者门诊用药。各区县(自治县)要将所属二级以上医院药品纳入集中采购,制定药品采购清单时要兼顾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用药需求。    据悉,重庆在分级诊疗试点过程中,在执行药品零差率前提下,将基层医疗机构为特殊疾病患者提供的基本药物目录外的医保药品纳入医保报销。    此外,还将完善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意见》指出,上级医疗机构要在挂号、检查、住院等方面为转诊患者提供便捷优质服务,逐年增加基层医疗机构转诊预约号源,到2017年不低于20%,转诊和预约挂号的患者在三级医疗机构优先就诊。    到2017年,重庆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将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达标率≥9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65%;30万以上人口的试点区县(自治县)至少拥有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和一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区县。附:首批基层首诊试点病种(共50种)    慢性扁桃体炎(非手术)、急性肠炎、小儿支气管炎、阑尾炎(非手术)、慢性胃炎、前列腺增生症(非手术)、腰肌劳损、疱疹性咽炎、上呼吸道感染、小儿支气管肺炎、急性扁桃体炎、慢性胆囊炎、附件炎、骨性关节炎(非手术)、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非手术)、化脓性中耳炎、鼻窦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迁延期)、盆腔炎、高血压病、锁骨骨折(非手术)、颈椎病、肩周炎、慢性支气管炎、宫颈炎、淋巴结炎、脑梗塞恢复期、胆结石(非手术)、前列腺炎、脑神经衰弱、正常分娩、结膜炎、软组织损伤合并轻度感染、急性胃炎、慢性肠炎、牙周脓肿、下尿路感染、营养不良性贫血(轻度)、细菌性痢疾、功能性子宫出血(非手术)、上下肢骨折(非手术)、输尿管结石(非手术)、急性乳腺炎、痔疮(非手术)、急性支气管炎、梅尼埃病、带状疱疹、更年期综合症、糖尿(责任编辑:labweb)
    2215
  • 123353
    10:19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提高基层服务能力,离不开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人才队伍建设。  9月4日,2015全科医学大会暨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第十三届年会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陈竺院士为开幕式致辞。陈竺呼吁,所有的医学院校设立全科医学系,或在临床医学系内设立全科医学专业,并在所有的医学院校附属教学医院和三级医院设立全科医学科,同时,主管部门要全科医学发展列入对医学院校和医疗机构考评的核心指标体系。  全科医生时常被认为是“二流”医生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华医学会诞生100周年。当前,医改进入“深水区”,在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道路上,全科医学理应备受重视。  陈竺坦言,目前从一线医生到社区居民,大家全科医学的认识并不充分,有些人认为全科医生与其他专科医生相比技术水平不高,属于“二流”医生;也有些人认为全科医生就是什么病都能治。  事实上,一个真正的全科医生需要面对的患者和服务的对象情况各异,需要处理的疾病和健康问题也是纷呈复杂,往往通过简单实用的检查就要准确判断疾病的缓急轻重并给予恰当的治疗和处置,必要时及时转诊或接受上级医院的转诊,“全科医生具备更广泛的医学知识,比较而言,其他专科医生的知识结构是深而窄的,全科医生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宽而厚的。”陈竺说,全科医生需要承担公共卫生、心理咨询甚至计划生育等多位一体的工作,这就要求全科医生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能和社区居民打成一片,并与专科医生实现无缝衔接,发挥团队领导和社区领袖的作用。  全科医学发展应纳入医学院校考核体系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需要加大对基层全科医生培养力度。陈竺呼吁,所有的医学院校设立全科医学系,或在临床医学系内设立全科医学专业,并在所有的医学院校附属教学医院和三级医院设立全科医学科,同时鼓励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联合建立全科医师培训基地,以推动医疗服务体系的再造,希望管理部门将全科医学发展列入对医学院校和医疗机构考评的核心指标体系。  众所周知,全科医学面对的病种多,与临床联系密切,同时也是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的必经阶段,这些都决定了全科医学是临床诊疗、医学科研、教学的结合点。陈竺表示,在转化医学方兴未艾的今天,全科医学应该发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希望广大全科医生潜心业务、学习借鉴国际同行,做推动全科医学发展的有心人,让我国的全科医学也真正成为一门显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疾病谱正在发生相应变化,我国居民面临慢性病和新发传染病的双重威胁。但长期以来,大医院一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医疗轻预防的问题,而全科医生一直担负着健康教育和早期发现疾病的作用,是实现预防为主方针的关键所在。“应对挑战就要大力发展全科医学,尤其是建设好大医院的全科医学科,同时大医院的优秀人才也要下沉到基层,通过人才能力建设和激励考评机制的实施,使之在慢性病防控和传染病监测哨点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得到加强。”陈竺说。  全科医学道路必将越走越宽  纵观国内外实践,负责任的全科医生在社区内往往享有较高威望,甚至成为社区领袖。然而,我国全科医生社会地位不高确实不争的事实,中国的全科医学发展还面临很大挑战。  我国提出了到2020年要初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到3名合格全科医生的目标。“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医疗服务体系的再造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点工作,因此未来全科医学的发展和全科医生的地位毋庸置疑,如何推动全科医学事业走向辉煌,必然要付出艰苦的努力。”陈竺表示,现状不足才有全科医学更大的发展潜力,惟其成功不易才有全科医学人建功立业的价值,相信有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有行业同道的群策群力,中国的全科医学事业的明天更加光明,全科医学的发展道路也必将越走越宽广。
    2003
  • 123352
    10:10
      “如果我从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的位置上退下来,我将回到中国。我也想能在退休之后有非常好的全科医生照顾我的老年生活,这就是我的中国梦。”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曾这样生动地描述自己的中国梦,从中不难看出她对中国全科医学发展的殷切期待。  9月4日,2015中国全科医学大会暨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年会在北京隆重举行。陈冯富珍出席会议,现场深情表示,希冀中国的基层卫生服务、全科医学服务的模式值得向全世界推荐。  公众对卫生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保覆盖率的扩展,人们对自身健康更为关注,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进一步被激发,相应之下卫生服务负担进一步加重。  一系列的变化正表明公众对医疗服务前所未有的期待。城市人口有史以来第一次超过了农村人口;全世界60岁以上的人口数量第一次超过了5岁以下儿童的总体数量;全球慢性非传染病(包括糖尿病、癌症、高血压以及肺癌等)的数量超过了传染病的数量......  互联网+的浪潮下,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和革命正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对医疗服务的追求亦不例外。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使得人们不断提高对卫生服务的质量要求。对医生而言,如何提供更高质量的卫生服务成为全新的挑战。  深化改革应将医疗服务端口前置  “感谢你们建立起了非常好的基层卫生服务、全科医学服务的模式,而这种模式也是值得向全世界来进行推荐的。”陈冯富珍难掩内心的激动,现场呼吁全体为中国基层医疗服务的进步鼓掌。  其实,与大多数国家一样,我国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一直主要着眼于急性疾病的管理和卫生服务。但随着疾病谱的微妙变化,许多急性疾病减慢转为慢性疾病,这一趋势亟需理念上的同步转变。只有政策制定者、医生转变了理念,从实际情况出发真正地引导和落地医疗卫生服务的变革,才能保证卫生服务和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走上正轨。  但囿于地域辽阔等诸多因素,我国一直面临着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均匀的问题,城乡差距较大。回顾历史,其实早在1998年,我国基层医疗服务便已有了相对领先的雏形,当时的赤脚卫生服务体系闻名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与之媲美。“我们的工作是进一步地推进基层的'赤脚卫生服务体系'。”陈冯富珍言语之中饱含信心。  全科医生队伍建设亟需解决两个问题  基层卫生服务是医疗服务的基础,更是分级诊疗落地必不可少的一环。其中,全科医生队伍的建设尤为关键。“要推进中国的分级诊疗,需要有一个训练有素、干劲十足的全科医生队伍。”在陈冯富珍眼中,这种队伍将形成一个重要的平台,而且这种平台不单单在中国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全世界都将发生重要的作用。  有一个业界共识,即全科医生既要提供预防服务,也要提供治疗性的服务,他们如果能对疾病进行早发现处理,不仅能为患者节省昂贵的医疗费用,更将极大缩减住院时间。这一共识同样折射出全科医师不可估量的作用。  对于全科医师队伍的建设,陈冯富珍认为,必须首先着手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改变全科医生的“二等公民”身份。与大医院的同行相比,全科医生在医疗领域里常常被认为是“二等公民”或者是“二等医生”,这种看法假如说在社会上得不到改变的话,我们的服务就不能推进。  第二,与大医院的同行相比,全科医生的薪水相对比较低,我们必须要改变这种状况,而且必须作出快速的改变。政府部门要关注这些问题,而且把工作着眼点放在加强对全科医生的培训上,一定要加强对全科医生绩效考评等方面的改革。  “医生是整个健康的重要守护者,我们也知道护士在很多的医疗机构中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所以需要通过法律程序的保障,能让职业护士发挥她们的专业技能,参与到更多地医疗服务中。”陈冯富珍呼吁通过法律和制度的健全与完善为基层医疗服务人员的工作护航。
    2001
  • 122808
    14:50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7月20日发布《关于多功能超声骨刀等127个产品分类界定的通知》,通知称,为适应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的需要,总局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对多功能超声骨刀等127个产品的管理类别进行了界定。现通知如下:  一、作为Ⅲ类医疗器械管理的产品(8个)  (一)多功能超声骨刀:由主机、手机、工作尖、冲洗管和脚踏组成,用于牙科和口腔外科的植牙切骨手术、鼻窦增高手术、骨修型、拔牙、残根、断裂植体移除、牙周病治疗、根体清洁和根管移除。分类编码:6823。  (二)磁场成像系统:由操作台、数据采集室、患者检查床体、龙门、传感器系统和数据分析系统以及软件组成,通过磁传感器采集心脏的电生理功能的磁信号并以图形方式显示这些数据,对被检测人员进行心脏猝死风险分析预测。分类编码:6821。  (三)糖尿病管理应用程序:软件产品。通过蓝牙连接特定的血糖仪,将血糖值从血糖仪传输到移动设备,同时,具有药物计算(用药剂量指导)功能。分类编码6870。  (四)胶囊式内窥镜镜姿态控制器:由永磁体和外壳组成,通过产生驱动磁场,对人体吞服的胶囊内镜产生拉力和扭矩力,改变驱动磁场的方向和作用在胶囊内镜上的强度,从而驱动胶囊内镜在胃腔或结肠内滚动、旋转和倾斜运动,实现对胶囊内镜的运动控制和姿态调整。用于在患者进行消化道胶囊内窥镜检查时控制胶囊内窥镜的运动。分类编码:6822。  (五)胶囊式内窥镜控制系统:由电动检查床、体外磁控装置、图像工作站和紧急控制装置组成,与胶囊式内窥镜配套使用,用于在人体胃和十二指肠检查中,控制患者吞服的胶囊式内窥镜的姿态、方向和运动。分类编码:6822。  (六)内镜用气囊控制器:由主机(包括气泵、传感器)、手控面板、脚踏开关、供气导管、电源、连接器、过滤器组成。配合特定的一次性气囊辅助导引导管使用,控制气囊充气、放气。分类编码:6877。  (七)基因检测试剂盒(微阵列芯片法):由微阵列芯片(用于飞行时间质谱系统对核酸样本分析时的核酸样本的承载)、质控品(用于对微阵列芯片的性能指标的质控)、引物P1(与自备试剂合用,扩增质控品,产物对微阵列芯片的性能进行质控)、引物P2(与自备试剂合用,扩增质控品,产物对微阵列芯片的性能进行质控)、引物Y(与自备试剂合用,扩增目的核酸片段,对微阵列芯片性能进行质控)5 部分组成。产品适用于飞行时间质谱系统对人体来源样本中的特定基因进行分析。用于临床体外诊断。分类编码:6840。  (八)8种食源性细菌核酸检测试剂盒(LAMP法):由8连反应液管、阳性对照、基因组、阴性对照、DNA 提取液组成。用于疑为食源性疾病病人粪便、肛拭、呕吐物等样本中8 种常见食源性细菌(沙门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单增李斯特菌、奇异变形杆菌、大肠杆菌O157) 核酸的快速检测,用于食源性疾病的辅助诊断。分类编码:6840。  二、作为II类医疗器械管理的产品(60个)  (一)牙齿研磨器:由一次性无菌研磨容器和研磨机组成,用于将拔掉的牙齿研磨成符合一定大小的颗粒物。颗粒物经过清洗液消毒转化为无菌颗粒,移植到牙洞和骨缺损处。分类编码:6806。  (二)上/下肢功能康复训练器:由基座、活动部件以及控制部件组成,由电机驱动,设备带动患者上肢和(或)下肢进行被动运动,从而进行上肢和(或)下肢的康复性训练。分类编码:6826。  (三)认知康复诊断系统:由硬件和专用软件组成,用于脑外伤、脑卒中、帕金森病、各种痴呆等脑部疾病或创伤所致认知障碍,儿童疾病如脑瘫、儿童多动症、自闭症以及智障等各种原因导致的认知障碍的诊断及辅助康复。分类编码:6826。  (四)认知康复训练与评估软件:用于脑外伤、脑卒中、帕金森病、各种痴呆等脑部疾病或创伤所致认知障碍的评估及训练。分类编码:6870。  (五)关节活动度评估与训练系统:主要由传感器、软件、绑带和蓝牙模块组成,用于脑卒中(脑梗死、脑出血)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评估与主动运动训练。分类编码:6826。  (六)上肢康复训练数据采集传输系统:主要由上肢运动数据采集模块(采集模块可为手套形式)和无线数据接收模块组成,用于将脑卒中(中风)、脊髓损伤(偏瘫)、工伤、外伤等引起的上肢功能障碍患者主动康复训练的运动数据采集并提交远程康复医生,作为医生诊断和指导训练的依据。分类编码:6821。  (七)下肢淋巴水肿治疗仪:由控制台、球形阀、隔板圈环、治疗床遥控装置、紧急关闭按钮、治疗床和电缆组成。在下肢上施加间歇性负压,用于治疗下肢淋巴水肿。分类编码:6826。  (八)上肢康复仪:由机器手、塑料手托、手垫套装、控制盒、前臂支撑座、前臂支撑座承托件、连接线、电源适配器和训练软件组成,通过采集表面肌电信号并进行处理,判断使用者的意图,训练软件控制机器手的运动从而协助使用者进行手部运动。用于脑卒中后导致上肢瘫痪患者的康复训练。分类编码:6826。  (九)诊断检查灯:包含LED 光源,用于为诊断、治疗的局部区域提供照明。分类编码:6820。  (十)上消化道pH-阻抗动态监测仪:主要由pH-阻抗动态监测采集仪、上消化道pH-阻抗分析软件、pH-阻抗导管电极和电源适配器组成,用于胃食管反流病(GERD) 、食管内酸或非酸反流、喉咽反流等反流性疾病的临床诊断,评估药物及手术治疗的效果。分类编码:6821。  (十一)胃肠电检测系统:主要由胃肠电图仪及胃肠电检测与自动分析软件组成,通过检测病人多通道胃电,记录人体胃肠部体表生物电信号,来评估胃慢波,供胃肠疾病临床诊断参考。分类编码:6821。  (十二)医用神经电刺激仪:主要由神经电刺激仪主机、人机交互软件、电极电缆线和电极片组成。非高频电刺激治疗设备。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及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引起的颈肩腰腿疼痛的治疗。分类编码:6826。  (十三)刺激呈现与响应收集系统:由视觉刺激系统、音频系统、反应控制手柄、同步盒及处理软件组成。配合功能磁共振扫描器,用于在功能磁共振成像时为患者呈现音频和视频的刺激,并完成对该刺激响应的收集。分类编码:6828。  (十四)一次性雾化器套件:由雾化杯、伸缩波纹管、咬嘴组成,配合超声雾化机使用,超声雾化机产生的超声波作用于雾化杯内的药液,使药液雾化成微小颗粒,通过导管输送给患者。无菌产品。类编码:6866。  (十五)低周波治疗仪:主要由主机、导电线、电池组成,用于促进精明穴、耳垂穴周围相关部位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因疲惫或受伤而引起的疼痛。分类编码:6826。  (十六)护眼仪:由主机、眼罩、耳机、电源适配器组成,通过由微电脑芯片控制眼罩来产生磁场,作用于眼部周围的睛明、攒竹、太阳、四白等穴位。用于假性近视和轻度近视青少年,预防近视发生。分类编码:6826。  (十七)色觉缺陷检查仪:由主机、舒适控制器(选配件)及电源电缆组成。根据患者的主观判断给出人眼色觉的定性结论和参考数据,用于测试人眼色觉缺陷。分类编码:6821。  (十八)直肠测压管:由管体、塑配件和球囊组成,与肛肠动力仪配套,用于对直肠内压力进行测量。无菌产品。分类编码:6866。  (十九)尿动力学导管:由管体、塑配件和球囊组成,与尿动力仪配套,用于对尿道内压力和膀胱内压力进行测量。无菌产品。分类编码:6866。  (二十)测压连接套装:由灌注连接管、硅胶连接管、连接管和三通延长管组成,与肛肠动力仪和尿动力仪配套,用于将直肠测压管或尿动力学导管与肛肠动力仪或尿动力仪直接连接。无菌产品。分类编码:6866。  (二十一)髓内钉远端孔瞄准系统:通过电子感应器感应置于髓内钉内部的磁导针的位置,再利用外部机械结构实现外部支架的调整,以找到远端交锁螺丝的螺孔。用于股骨髓内钉和胫骨髓内钉手术中辅助瞄准髓内钉远端交锁螺丝螺孔。分类编码:6821。  (二十二)一次性使用输尿管结石封堵器:由外鞘管、弹簧圈内芯和推进器组成,用于以内窥镜方式抓取、移除结石时固定输尿管内的结石。分类编码:6822。  (二十三)双目视力仪:由主机、手持式控制器和电源线组成。根据患者的主观判断给出人眼视力的定性结论和参考数据,用于测试人眼视敏度、视力和色觉缺陷。分类编码:6820。  (二十四)一次性使用肛瘘旋转锉削器:由内撬柄、外撬柄组成,与外接的有源吸引切割器配合,在肛瘘管里使用。用于摘除剥离瘘管壁硬结组织。无菌产品。分类编码:6809。  (二十五)组配式软钻接头:由卡头和连杆组成,髋关节置换手术工具。用于在术中与钻头连接,为髋臼螺钉钻孔。分类编码:6810。  (二十六)软钻:主要由接头、钢丝绳和钻头组成,配合软钻导向器,并连接电动工具或软钻手柄,用于骨科髋关节置换手术时,在髋臼钻孔。分类编码:6810。  (二十七)柱形开髓钻:骨科髋关节置换手术时,与有源器械相连接,用于钻开髓腔。分类编码:6810。  (二十八)自闭与多动障碍干预仪:主要由单通道低通滤波器、听觉统合训练器、主机、自闭与多动评估和训练用具以及专用软件组成。通过对音乐、听觉语言、可视序列诱导信号进行实时检测、处理,为沟通交流、语言听处理功能的评估诊断和康复训练提供相关信息,以及康复过程的动态评估与实时监控。用于自闭症、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的诊断评估、康复训练及康复指导。分类编码:6826。  (二十九)电刀清洁片:由泡棉垫、粗糙面、背胶和x 光感应线构成。用于手术中电刀的清洁使用,不和人体接触,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分类编码:6801。  (三十)放射性粒子植入防护枪:主要由一次性植入枪芯、一次性弹夹、植入枪托、专用配套推杆、弹夹防护套组成。与一次性使用粒子及输送用穿刺针配套,用于对操作者为肿瘤患者的内放射性治疗时的防护及粒子输送、防护。分类编码:6834。  (三十一)医用X线胶片扫描仪:扫描医用X射线胶片提取影像,用于医生阅片及诊断。分类编码:6831。  (三十二)口腔影像获取软件:由安装光盘及随机文件组成。安装于计算机上,与口腔设备通过数据传输获取影像,再将获取的影像传输给影像归档系统。分类编码:6870。  (三十三)呼吸阀:由呼气阀主体、进气口、排气口、阀盖、阀盖对准凹口、阀盖对准翼片、隔膜、隔膜对准凹口、隔膜对准翼片和压力传感器端口盖组成,接口符合YY1040.1-2003中非金属圆锥接头的要求。是一种多患者使用的呼气器械,与持续正压通气系统一同使用,使用时一端连接面罩,另一端连接呼吸管路。用于在低持续正压通气压力时,在患者回路中提供连续泄漏通路,从而减少患者对CO2的重复呼吸。分类编码6854。  (三十四)皮肤放大镜:主要由灯头(包含LED光源)、放大镜、物镜、手柄、电池组成,用于对患者皮肤的病变组织进行放大观察。分类编码:6822。  (三十五)认知功能训练系统:主要由显示屏、主机、嵌入式软件构成,从视、听及视听结合等方面来训练受训者的注意力、记忆力、手眼协调和执行能力,通过对训练者的成绩分析,针对性的给训练者进行训练,以提高训练者的执行功能。用于认知功能缺陷的辅助治疗。分类编码:6826。  (三十六)医用康复理疗仪:主要由助步行走装置、颈椎牵引装置、腰部按摩装置、腰椎牵引装置、电机及智能控制部分组成,用于颈椎病、腰椎病及下肢体运动障碍的康复理疗。分类编码:6826。  (三十七)非标准视标液晶视力表:主要由主机和红绿识别镜组成。在液晶屏幕上显示各种检查用视标及图形,使用非标准视标,用于视力检查以及其他视觉功能的检查。分类编码:6820。  (三十八)电子助视器:由图像采集控制模块、稳压电路控制模块、阅读平台滑动模块、液晶显示模块及电池充电模块组成,由摄像头对目标进行图像取样,并通过电子技术对图像进行放大、对比度调整、色彩模式调整处理。用于辅助眼科疾病患者 (弱视)日常阅读。分类编码:6820。  (三十九)电热煮沸消毒器:主要由主体、器盖、电热管和电器控制组成,利用电热管进行加热。用于医疗器械的煮沸消毒。分类编码:6857。  (四十)上肢功能康复系统:由手柄传感器(含绑带)、多功能训练球(含绑带)、多功能训练板、计算机、垫子、USB转接盒和软件组成。用于通过训练,帮助神经、骨科康复患者进行上肢功能训练,辅助提高其上肢运动功能及手部精细运动能力。分类编码:6826。  (四十一)胸腹传感带:主要由胸腹传感织带(含有传感器)、电极扣、自粘带组成,将胸部、背部以及腹部起伏变化转变为电信号,采集记录人体呼吸规律变化。与呼吸监测仪器配合,用于呼吸运动检测、睡眠呼吸检测,检测结果用于疾病诊断。分类编码:6821。  (四十二)灸用灸疗机:主要由机头、支架、遥控器及底座构成。具有根据实时监测的温度控制驱动电机,在超过安全温度设定时控制灸疗机自动报警并且停止灸疗;设定灸疗时间,确保灸疗的灸量;选择灸疗手法和模式;监控施灸的灸量、施灸时皮肤的温度、施灸时间、灸疗手法及模式等功能。不含灸治用灸。用于替代传统手工灸疗。分类编码:6827。  (四十三)酸性氧化电位水中心供水系统:主要由一台主控机及被其控制的多台(两台或以上)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机组成,将产生的酸化水用容器收集在一起,再通过管道将容器中的酸化水输送到各使用科室。用于医用器具、手术器械的常规消毒。分类编码:6857。  (四十四)冷敷器(冷敷袋):冷敷器由冰桶、控制盒、水管、气管、电源及冰袋组成。冷敷袋由冰袋、快速接头、连接管组成。冷敷器利用外来冷源配合加压装置对损伤组织局部进行冷敷、加压,降低局部组织温度,用于急性软组织损伤(踝、肘、肩部扭伤、肌肉损伤)早期、闭合性四肢关节骨折早期、四肢骨折及关节术后的早期和急性软组织疼痛的冷敷治疗。冷敷袋配合冷敷器,用于急性软组织损伤(踝、肘、肩部扭伤、肌肉损伤)早期、闭合性四肢关节骨折早期、四肢骨折及关节术后的早期和急性软组织疼痛的冷敷治疗。分类编码:6858。  (四十五)手术导航光学定位用反光小球:由载体球和反光罩组成,其中载体球中加工有支座安装孔,反光球罩表面的反光膜用于从空间各方向发射设备发射的外光。无菌产品。通过安装支座将小球支撑在手术工具上,利用追踪反光小球的空间位置,获取工具空间位置和方向。用于为手术导航的光学定位设备或其他光学设备提供空间位置标识。分类编码:6854。  (四十六)痕迹蛋白测定试剂盒(散射比浊法):由β痕迹蛋白试剂(抗体)、β痕迹蛋白补充试剂(缓冲液)组成。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血浆、尿、脑脊液和含有鼻或耳分泌物的脑脊液(脑脊液漏)中β痕迹蛋白(BTP)。临床上用于残余肾功能、肾小管损伤、脑脊液渗漏的辅助评估和辅助诊断。分类编码:6840。  (四十七)尿半乳糖检测试剂盒:由反应装置、纯化装置、标准液组成,用于定性检测人体尿液中半乳糖,临床上仅用于乳糖不耐受的辅助诊断,不用于遗传性半乳糖血症的辅助诊断。分类编码:6840。  (四十八)金黄色葡萄球菌鉴定试剂盒(乳胶凝集法):由试剂1(包被人血纤维蛋白原的致敏乳胶颗粒试剂)、试剂2(包被未致敏的乳胶颗粒的阴性质控试剂)和检测卡组成,用于经形态学观察、革兰染色、触酶试验等确认为葡萄球菌后的进一步鉴定。分类编码:6840。  (四十九)三磷酸腺苷检测试剂盒:主要由裂解试剂、质控品、ATP 检测试剂、过滤柱组成,通过检测临床痰液或尿液样本中病原菌(包括细菌和真菌)胞内的ATP,可用于临床痰液样本中病原菌感染的快速筛选。分类编码:6840。  (五十)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IGFBP-3) 测定试剂盒(酶联免疫法):由校准品、质控品、反应板、酶结合物、校准品/质控品信息卡及其它必要辅助试剂组成,用于定量测定人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IGFBP-3) 。临床用于生长激素分泌异常的辅助诊断、评估垂体功能、监测生长激素疗法的疗效。分类编码:6840。  (五十一)抑制素A (INH A)测定试剂盒(酶联免疫法):由校准品、质控品、反应板、酶结合物、校准品/质控品信息卡及其它必要辅助试剂组成,用于定量测定人血清抑制素A (INH A)。临床上用于唐氏综合征的产前筛查,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应用于黄体功能的异常检测。分类编码:6840。  (五十二)特异性生长因子测定试剂盒(化学法):由试剂1(识别物)、试剂2(显色剂)、校准品、质控品组成,用于体外测定人血清中特异性生长因子的含量。临床上用于急性炎症监测、免疫系统紊乱的辅助诊断。分类编码:6840。  (五十三)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试剂盒:由试剂1和试剂2 组成,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辅助诊断动脉粥样硬化。分类编码:6840。  (五十四)免疫细胞培养基和处理试剂:由基础培养基和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INF)、肿瘤坏死因子(TNF)、生长因子(GF)等细胞因子或它诱导剂组成。用于骨髓、外周血、脐带血等样本中淋巴细胞的体外诱导、处理和分离培养。培养后的细胞仅用于临床体外诊断,不用于回输等治疗用途。分类编码:6840。  (五十五)糖化血红蛋白层析柱:主要由聚合物凝胶、层析柱件、密封栓等组成,配合高效液相色谱仪或特定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使用,检测人体样本中的糖化血红蛋白,用于血糖监测和糖尿病的辅助诊断。分类编码:6840。  (五十六)泪液渗透压测定仪:由读卡器、测定笔、测定卡配件托盘、电子检测卡、测定卡、质控液组成,用于测定人类泪液渗透压的仪器。用于同其他临床诊断方法一起,协助对疑似患有干眼症的患者进行诊断。分类编码:6840。  (五十七)集成式细胞处理系统:由超净工作台、离心机、紫外消毒装置、恒温振荡器、保暖桶、配料置物架组成。用于医疗机构及实验室在百级洁净环境下用专用的一次性耗材对从人体抽取的脂肪组织进行分离、提取操作,提取其中的脂肪间充质细胞群。用于临床检验。分类编码:6841。  (五十八)一次性使用运送采样盒:由采样棒、试管、管帽、试剂管、生理盐水组成,临床上用于对患者耳、鼻、咽喉、生殖等分泌物的样本采集及预处理。以无菌形式提供。分类编码:6841。  (五十九)内窥镜用送水送气附件:该产品由送水管路、送水送气管路、适配器、一次性内窥镜用水瓶和卡扣组成。除适配器外,其他均为环氧乙烷灭菌,无菌包装。与内窥镜配合使用,用于向胃肠道内窥镜输送空气或CO2以及无菌水。分类编码:6822。  (六十)静脉用药配置舱:主要由通风系统、空调系统、电气系统组成。通过正压保护和负压屏障及气流循环过滤避免药液在配置过程中因空气传播造成的污染,为静脉用药配制提供洁净配置环境,并为配置工作人员提供防护。用于静脉药物调配和菌种培养等需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操作,避免操作过程中产生的生物气溶胶对操作人员和操作对象的污染。分类编码:6840。  三、作为I类医疗器械管理的产品(36个)  (一)马镫形多功能腿架:由脚靴、靴垫、气压杆、锁紧把手和脚靴支撑杆组成。利用边轨夹固定在手术床两侧,通过操作手柄,在气动助力下实现上下、左右调节。用于为泌尿科、妇产科及普外科截石位体位提供定位支撑。分类编码:6854。  (二)飞秒透镜分离铲:由铲片和柄部组成。非无菌提供,可重复使用。用于在飞秒激光手术过程中,待激光机打出透镜瓣后,铲起分离上皮和透镜瓣之间的粘联,便于透镜镊夹持透镜瓣从上皮层中取出。分类编码:6804。  (三)飞秒透镜镊:由头部和柄部组成。用于飞秒激光手术过程中夹持角膜瓣,从上皮层中取出。非无菌提供,可重复使用。分类编码:6804。  (四)飞秒分离匙:由匙状头部和柄部组成。用于飞秒激光手术过程中,分离角膜瓣。非无菌提供,可重复使用。分类编码:6804。  (五)位置定位器:种植手术修复过程中,用于标记和确定替代体在模型和牙桥架上的相应位置。在口腔外部环境使用,非无菌产品。分类编码:6806。  (六)钻针深度停止器:为带有螺丝的空心圆柱体,可以固定在牙钻上。在种植手术过程中,用于控制钻孔的深度,使牙钻停止于设置的深度。非无菌产品。分类编码:6806。  (七)钻针引导器:为一个套管。在种植手术过程中,用于将牙钻引导至正确方向。非无菌产品。分类编码:6806。  (八)骨磨引导器:在口腔内使用。使用时,将本产品固定到种植体内,然后将骨磨安放到本产品上。在种植手术过程中,用于引导骨磨放入正确的位置。非无菌产品。分类编码:6806。  (九)一次性使用胃镜咬口:由咬口、鼻部吸氧口、口部吸氧口、供氧管接口、弹力带系环和弹力带组成。设有吸氧通道。用于胃镜检查时维持被检者的开口状态。非无菌产品。分类编码:6866。  (十)种植体扫描体:固定在种植体上。用于牙科修复体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制作过程中,辅助口内扫描机获取清晰的3D 图像。非无菌产品。分类编码:6806。  (十一)机用螺丝刀:与有源牙科手机相连,用于旋紧、旋松种植体附件。非无菌提供,不接触中枢神经系统或血液循环系统,不在内窥镜下使用。分类编码:6806。  (十二)视功能检查仪:主要由主机、手柄控制器或操控软件、外接口组成。采用标准视标,通过更换不同视表图的视标,用于眼科常规视觉功能检查。分类编码:6820。  (十三)胸腰骶固定器:主要由背板、控制手柄、搭扣、腰带连接魔术贴、腰带、后板紧固带、前板紧固带、硬性前板、硬性后板、硬板衬垫套和腰带组成。用于手术后辅助固定,非移位脊椎骨折、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退行性脊柱病变的辅助固定。分类编码:6826。  (十四)自助取片机:与医用胶片配套使用,供自助打印胶片和报告使用。分类编码:6831。  (十五)热敏胶片:由热敏层、PET 胶片基、保护层组成。用于记录CT、MRI、CR、DR、胸部X射线透视系统输出的数字信号的图像。用于记录影像图像供临床诊断。分类编码:6831。  (十六)一次性五官科清洗套装:主要由鼻罩、眼罩、集水杯和吸头组成,与五官科清洗器配套使用,对人体的鼻腔、眼睛进行清洗。分类编码:6866。  (十七)肢体压力套:由尼龙纤维(或聚丙烯/聚酰胺纤维)布料、塑料拉链(或魔术贴)、气囊、橡胶连接头组成,配合原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和深部静脉血栓防治仪使用。通过仪器给肢体压力套充气加压,压力套挤压肌肉群,促进血液和淋巴液回流。分类编码:6866。  (十八)超声波清洗机:由换能器、清洗槽、控制面板、外壳和排水阀组成,用于医疗器械的清洗。分类编码:6857。  (十九)一次性使用CT定位穿刺角度引导器:具有刻度数值的立体定位装置。依靠位于同一平面的二个相互垂直的水平仪来确定一个空间平面,利用标示刻度数值的量角器,达到角度定  位的目的。非无菌产品。用于临床辅助靶点定位穿刺。分类编码:6831。  (二十)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由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干粉、灭菌纯化水、一次性无菌培养皿组成。临床上用于临床普通细菌的分离、培养和计数,不用于微生物鉴别。分类编码:6840。  (二十一)绒毛膜细胞处理试剂:由胰蛋白酶、胶原酶、透明质酸酶及其他必要的辅助成分组成。临床上用于绒毛组织的预处理,以获得更多游离的绒毛细胞。分类编码:6840。  (二十二)胰酶消化溶液:由胰蛋白酶、氯化钠、氯化钾、葡萄糖、碳酸氢钠、EDTA-Na2、酚红组成。通过胰酶消化溶液的处理,使培养的细胞从贴壁状态转变为悬浮状态,用于临床体外诊断。分类编码:6840。  (二十三)胰酶分带溶液:由胰蛋白酶、氯化钠、水组成。用于染色体G显带制备。临床上用于染色体检查。分类编码:6840。  (二十四)脱蜡热修复液:由氢化脂肪烃、表面活性剂、磷酸盐/柠檬酸盐/EDTA、防腐剂组成。临床上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前组织切片预处理,包括对福尔马林固定或石蜡包埋的组织切片进行脱蜡和热诱导抗原的修复。分类编码:6840。  (二十五)脱蜡液:由脱蜡液、防腐液、专用水等组成,临床上用于对样本进行染色前预处理,去除石蜡包埋组织样本上的石蜡。分类编码:6840。  (二十六)低离子强度盐溶液:由甘氨酸、澳甲酚紫和叠氮纳等低离子溶液组成,临床上用于提供抗体扑获时的最佳离子强度和血样添加指示剂。分类编码:6840。  (二十七)荧光原位杂交样品处理试剂盒:由预处理液、蛋白酶液、洗涤缓冲液、封片剂组成,临床上用于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过程中的样本处理。分类编码:6840。  (二十八)细胞蜡块制备试剂盒:由试剂A(含微量甲醛、海藻酸及其钠盐的水溶液)、试剂B(含氯化钙的水溶液)、一次性吸管、脱水盒、圆孔纸板和长纸盖片组成,临床上用于细针穿刺物、切割针活检、体液以及其他细胞学制备的残余沉积物和各种组织微小碎片的石蜡包埋块制作。分类编码: 6841。  (二十九)组织微阵列制作仪:产品由主机,内置摄像头,传动装置,钻头和取样装置组成。临床上用于提取多个石蜡样本块中的有用部分样本,注入到一个或多个未使用的石蜡块中,形成新的包含样本阵列的石蜡样本块,供后续石蜡切片机进行切片。还可以将提取的样本放置到PCR盒中,供后续DNA萃取以及PCR 分析。分类编码:6841。  (三十)标本液化处理仪:由样本瓶放置转盘、穿刺加液机构、混匀装置、过滤升降机构、试管放置转盘、样本瓶转移机械手及标本采集瓶、过滤试管等组成。用于临床检验分析前对粪便、痰液等固态、粘稠性状的标本进行加液、混匀、过滤分离等前期处理。分类编码:6841。  (三十一)全自动推片染片系统:由制片模块、染色模块和控制系统组成,用于对全血样品进行涂片和染色。分类编码:6841。  (三十二)粪便检验预处理装置:产品由塑料盛液管、连接固定件、样品管、采样棒及滴嘴盖等组成,临床上用于分辨检验前取样及预处理。分类编码:6841。  (三十三)一次性使用微量采血吸管:由一次性使用微量采血吸管和橡胶吸头组成,用于采集末梢血,适用于临床化验取血使用。产品以非无菌型式提供。分类编码:6841。  (三十四)细胞过滤器:由过滤管和过滤膜组成,用于将提取的异常上皮细胞样本并转移到玻片上。临床上用于病理检查的标本制作。分类编码:6841。  (三十五)一次性使用细胞过滤采集器:由过滤器筒体和过滤膜组成,临床上用于液基细胞的分离、制片,对细胞进行病理学分析。分类编码:6841。  (三十六) 棉胶剂:主要由火棉胶(硝化棉)、乙醇和无水乙醚组成,用于非介入性脑电测定时,作为固定电极的粘贴剂,非导电胶。分类编码:6821。  四、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18个)  (一)药粉吸入器记录仪:记录患者每次使用药粉吸入器的时间和日期,不指示药粉吸入器中剩余的药物量,不具有剂量计算功能。  (二)恒温控制仪:由控制仪机箱、部分内嵌于控制仪机箱内的加热筒体部分、测温装置部分、显示和控制部分、无菌管组成。通过对控制仪器内固定管加入无菌水,在保温及控制装置共同作用下实现加热和保持恒温的功能,仅用于为器械进行加热保温。  (三)蜡塑平台:在技工室制作蜡型基台时,用于作为蜡塑套管的基座或平台。  (四)转接头:用于内窥镜冷光源主机与导光束以及内窥镜之间的连接。  (五)全自动碎药机:由门、保险盒、开/关按钮、碎药专用药杯固定器、固定托盘、研磨头、电源LED 指示灯、输入衔接器、存放托盘组成,用于将药碾碎或者碾成粉末状。  (六)床垫消毒器:由消毒腔体和机械管线组成,用于消毒床垫、枕头、毛毯。  (七)多单位基台扫描体:技工室设备。用于牙科修复体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制作过程,固定在牙模上,以辅助牙科扫描机获取清晰的3D 图像。  (八)热合控制器:由热合控制器主机、热合钳和电源线组成,用于在内窥镜一次性使用护套系统从内窥镜拆卸时,对一次性钳道管进行热合封口。  (九)身高预测软件:根据手腕部X影像(DICOM文件)识别手腕部骨的等级、预测成年身高。  (十)电动排气筒:由交流电机和活塞装置组成。通过活塞上的密封圈使活塞筒密封,在往复运动的过程中产生负压,代替手动排气筒为负压罐排气。  (十一)医用胶片纸:由纸基与纳米级涂层组成,用于医学影像系统(CT、DR、MR、CR、DSA、US等)产生的DICOM影像输出,输出影像不作为诊断依据。  (十二) 药洗仪:由用于放置药液的容器、通过水管与容器连接的过滤装置、通过水管与过滤装置连接的水泵、通过水管与水泵连接的即时加热装置、设置在水管上的换向阀和用于喷药液的喷杆组成(不含药液)。用于肛肠手术、外阴手术患者的伤口药浴清洗。  (十三)层流空气消毒机:由机箱、控制器、支架、脚轮、风机、空气过滤器、消音棉和围档、框架、照明组成,通过循环风动系统使空气通过过滤器装置,对室内局部空气进行过滤净化消毒。用于对患者所处环境的净化消毒。  (十四)治疗用蛋白等化合物:应用蛋白重组技术,构建EpCAM-GM-CSF 融合蛋白,并验证其稳定性和毒性。用于腺癌患者术后治疗。  (十五)样本收集、承载器具:由样本杯、样本袋、导管、载玻片等组成,临床上仅用于样本的收集、承载。  (十六)仪器管路清洗液:由水溶性盐(氯化钾、氯化钠等)、缓冲对、去污剂及防腐剂组成。用于电解质、血气分析仪在分析标本前,检测液体通路气密性及传感器响应电位(是否在线性范围内),在分析标本后冲洗液体通路管道。  (十七)吸样延长臂:由延长轨道、延长盖板组成。与特定分析仪配合使用,轨道延长系统,使分析仪的吸样臂和吸样头可以达到第三方自动化轨道系统上新的吸液位点,实现分析仪与第三方自动化轨道系统配合使用。  (十八)健身运动用血氧测量系统:由手机和随机软件组成,通过手机上的传感器,测量使用者血氧浓度和心率,并传到手机软件中,形成记录文件。用于使用者查看每天的血氧浓度和心率变化,帮助用户了解运动状况,不具有《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七十六条明确的目的,测量得到的数据不作为诊断依据。  五、视具体情况而定的产品(5个)  (一)粪便分析前处理仪:主要由粪便样本采集机构(粪便样本盒:粪便样本分析实现用耗材)、粪便分析前处理仪主机(包括实现粪便分析前处理的粪便样本稀释液加注、搅拌实现机构)组成。在粪便分析工作中,对待分析的粪便样本进行分析前规范化前处理(包括对采集粪便样本、粪便样本稀释试剂加注、粪便样本稀释液加注后的搅拌混匀)。如不含有显微镜、不具有精密加样功能,作为I类医疗器械管理。否则作为II类医疗器械管理。分类编码:6841。  (二)射线束扫描测量系统:由水箱、控制单元、静电计、控制软件和电缆线组成。通过调强验证二维矩阵对患者特定体位的射线束剂量进行测量并得出数据,测量的数据传输到装有软件的电脑进行计算分析,并给出相应的验证信息。如治疗计划将使用该射线束扫描测量系统比较结果进行修改。作为III 类医疗器械管理,分类编码:6832。否则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  (三)生物光子系统:由发光二极管灯和光子转化凝胶(不含药)组成。发光二极管灯产生峰值未为446 nm的蓝光,部分蓝光经光子转化凝胶吸收后被转化发射出470~550nm、560~590nm和615~625nm的不同波长光的集合,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皮肤穿透特性,并以光子能的形式同时作用于表皮和真皮。用于治疗16岁(含)以上患者的寻常痤疮。如产品依据GB/T 20145的蓝光视网膜危害类别为II类,作为II类医疗器械管理;如产品依据GB/T 20145的蓝光视网膜危害类别为III类,作为III类医疗器械管理。分类编码:6826。  (四)混合配药针:由储液腔、过滤器、进气器件帽、穿刺器保护套组成。通过混合配药针内外大气压差进行液体的分配或抽取,用于药液的配制和抽取。如仅作为指定中继泵的附件,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如用于药房或病房的普通配药,作为II类医疗器械管理,分类编码:6815。  (五)一次性使用无菌配药针:由针管、进排气槽和针座组成,用于药液的抽取和加注。如仅作为指定中继泵的附件,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如用于药房或病房的普通配药,作为II类医疗器械管理。分类编码:6815。  对于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的,如已受理尚未完成注册审批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按规定不予注册,相关注册申请资料予以存档。尚在有效期内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书不得继续使用。
    4247
  • 122775
    10:40
      7月27日,北京市卫计委公布落实国家卫计委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三级医院每年都有不同的改善任务。  至2017年年底,北京市三级医院将逐步实现诊室内记账、诊间结算、手机等移动设备支付,以减少患者排队次数,缩短患者挂号、缴费、取药等排队的时间。昨天,北京市卫计委公布落实国家卫计委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北京市三级医院每年都有不同的改善任务。  依据通知,今年至2017年,北京市三级医院要逐步落实国家卫计委提出的各项任务。其中包括三级医院逐步增加用于预约的门诊号源,2017年底,三级医院预约诊疗率≥50%,复诊预约率≥80%,口腔、产前检查复诊预约率≥90%;推进分级诊疗,支持双向转诊,二级以上医院为基层医疗机构预留足够的号源用于转诊;通过网络、电话、窗口、诊间、社区等多种方式、多种途径,提供预约诊疗服务,方便患者预约;实行“预约优先”,对预约患者和预约转诊患者优先安排就诊;全面推行分时段预约,合理安排患者就诊、检查时间,尽量缩短在医院候诊时间。至2017年底,住院患者分时段预约检查比例达到100%,门诊患者分时段预约就诊率不低于预约就诊患者的50%。  北京市三级医院还须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医院能通过新媒体、微平台等途径告知患者医院就诊时段分布信息,引导患者错峰就诊;对门诊等候、预约诊疗、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和手术前后的患者,通过新媒体、微平台、告知单等多种形式提供提示服务;通过诊室内记账、诊间结算、手机等移动设备支付,减少患者排队次数,缩短挂号、缴费、取药排队时间;提供信息查询,在保障患者隐私的前提下,提供自助打印、手机信息、电话告知、网络查询等多种形式的检查检验结果查询服务。  今年至2017年,三级医院每年均须优化诊区设施布局,营造温馨就诊环境;合理调配诊疗资源,畅通急诊绿色通道,推行日间手术、实施急慢分治,在急诊量大的夏季和冬季,配备急诊加强班;加强护理力量,按照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要求配备护士,临床护理岗位护士占全院护士比例不低于95%;落实患者安全措施,术前标记手术部位,执行术前核查程序,确保手术正确。
    2034

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