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园地-医政法规

  • 35320
    17:03
       据卫生部网站消息,3月24日,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京出席第二届中国国际继续医学教育与继续职业发展大会。陈竺在会上要求,积极开展各类卫生人才继续教育,重点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高层次医药卫生人才、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和中医药卫生人才培养。   陈竺阐述了卫生人才培养工作的举措和目标:一是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加快全科医生培养;二是积极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三是以岗位胜任能力为核心,积极开展各类卫生人才继续教育,重点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高层次医药卫生人才、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和中医药卫生人才培养。   陈竺指出,要实现《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的目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希望我国医学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和借鉴各国继续医学教育和继续职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研讨提出促进继续医学教育/继续职业发展的建议,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推动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为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1439
  • 35307
    16:44
        日前,国务院正式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云计算等若干“跨界词汇”被正式提及。业内专家表示,相关的利好政策再加上技术的不断升级,将推动医疗行业向电子信息化和人工智能化方向发展,另外也将有助于资金等资源不断地流入相关行业,从而推动医疗信息化相关行业的高速发展。而就目前的行业现状来看,缺乏统一的标准仍然是行业面临的一大难题。数字化医疗初步实现    据某运营商负责医疗信息化相关项目的人士表示,截至到去年年底,全国大部分三级医院及部分先行的二级医院,已基本完成第一轮医疗信息系统建设,其中的一部分三级医院甚至开始进入系统整合阶段;而大部分一级以下医院及部分二级医院,正处于建设第一轮医疗信息系统的过程中。    另外,信息系统投资与建设逐年向着更优化的结构转变。从2006年以来,硬件产品所占比重越来越低,软件与服务所占比重则越来越高。更多新型应用的出现,以及外包服务的发展,使得医疗信息服务市场比同领域的其他细分市场,有着更快的增长速度。    相关专家介绍,网上预约和电子病历等技术已经在各大医院基本实现,并且从患者挂号、医生诊断和开药再到患者交费整个流程基本都实现了数字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医院直接与医保系统联网,患者可以根据自己财务负担状况决定是否选择某些不在报销目录之内的药品,从而减少一些医药费用支出。信息共享仍有门槛    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专家曹德贤表示,新医改以前的医疗信息化是关起门来搞自己医院的信息化,跟别人不发生更多的关系。自新医改实施以来,政府开始提出来要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所以现在做信息化就不单纯是本院内部自己搞了,就你必须考虑到怎么样跟其他医院共享,怎么样跟区域共享,这也是医疗信息行业的趋势。    不过据了解,目前医院之间信息共享程度还不够,目前的硬件环境、网络环境和应用软件,这三方面还没有给医护人员提供更方便的共享。曹德贤坦言,目前就不单在医院之间,即便在同一家医院也可能存在信息共享不足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医疗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赵强认为,总体来讲中国的医疗智能化还处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具体来说,目前我国智能医疗发展仍处在由医院管理信息化向临床管理信息化过渡的阶段。目前已经实现的信息化还是以财务系统信息化为主,只有小部分医院向临床管理信息化转变。另外,各地、各系统、各医院机构信息化程度差异非常大,相互之间无法进行信息交换。    此外,目前医疗信息市场缺乏统一标准,各家公司还只是在产品(包括硬件和软件)上竞争,没有形成产品、技术和服务的一个整体集成,并且还经常出现硬件和软件都不差,但是服务缺位的局面出现。这些都制约医疗信息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专家呼吁政府对于这个行业的扶持不只要在资金和政策上加以支持,还需要牵头设计一套可行的、统一的标准。 
    1817
  • 35305
    16:42
        实行新医改基本药物制度后,村卫生室病人流失严重,政府财政补贴不到位,村医收入水平显著下降,生存状态堪忧。中国社科院3月31日发布的一份村医调查报告,显示上述结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于2011年9月通过互联网开展了“中国乡村医生生存状况调查”。该调查历时一个月,共计回收问卷3409份,有效问卷500-1900份(分问题统计),最后形成了这份《新医改背景下的村医生存与工作状况调查报告》。基药走形     这份报告显示,基本药物制度在农村基层未实现原有政策设计和目的。     报告显示,1156个样本中,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的仅有62.6%,平均报销比例为45.9%。而实行基药后,村医过去习惯使用的药品中约有42.5%未被纳入基本药物目录。当村民在卫生室和在个体诊所、零售药店买药一样享受不到报销优惠,且在卫生室药品种类又有限制时,患者很自然地流向个体诊所、零售药店或更高一级的医疗机构等可以销售非基本药物的机构。     这样,一些原本在村卫生室花几块钱就可以治好的小病,到了县医院,往往花费上百。报告指出,不论从安全还是便捷的角度,患者负担没有明显降低或受益很小,而村卫生室作为三级防保网的网底作用却被大大削弱,基本药物制度引导合理用药、有效控制医药费用的初衷也很难实现。     同时,基药“零差价”后,按政策设计,村医的收入将由药品利润、医疗服务收入和财政补贴(主要是公共卫生财政拨款),转向医疗服务收入和财政补贴(包括公共卫生财政拨款和零差率补偿)。但调查显示,财政补偿资金不到位,只有44.8%的村医表示获得了零差率补偿。在乡村一体化管理体制下,每人25元的公共卫生经费又被层层截留,最后到达村医手中的有限,且不能按时到位,导致村医收入锐减。    报告显示,“零差价”制度实施后,98.2%的村卫生室收入下降,平均下降幅度达50.3%。    于是,在正式规则之外,部分村卫生室又发展出一个兜售非基药的隐性药房。对此,社科院研究员朱恒鹏表示,“为何要让村医收入处于灰色地带,而不让他们赚取正当收入呢?”健康档案能否为健康存档?    而新医改的另一项任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在农村执行中也问题重重,最直接的问题是村医时间和精力分配上的不现实。   “善医行乡村医生培训项目”发起人刘凤梅表示,建档工作随访量大,耗时长,如果按照要求建立一个标准的健康档案,要花费半天时间。这对于还有繁重日常医务的村医来说,是不现实的。而这个档案登录系统又是封闭的,志愿者无法直接介入,发挥作用有限。    并且,由于在设计上部分地区对一定人口患慢性病精神病、精神病等的数量有比例划定,导致在实践中出现硬凑数的造假情况。一些村医表示,为了凑数,只好把自己的亲戚都算成精神病了。    报告显示,新医改后,村医公共卫生任务重,工作强度显著增加,平均每月休息时间为0.39天。平均每名村医承担1328人的建档任务,每天建立13份健康档案。     
    1562
  • 35174
    12:31
     “首都健康微博平台”昨日落户微博。市卫生局要求,市属三级医院均要开通官方微博。各大医院或医生个人均可利用微博发布健康知识,但禁止网上诊疗。 “首都健康微博平台”是全国医疗卫生领域中第一个微博集群系统。今后,市民可直接通过微博向医院提出反馈问题和建议,公众将能更加方便快捷地了解本市医疗卫生的政务信息、医疗服务等。 市卫生局要求,市属三级医院、市医管局、市药监局、市中医局等都要开通官方微博。截至目前,本市三级医院微博已达到47个,单位科室微博达到19个,卫生人员微博达到40个。记者注意到,目前“首都健康微博平台”已有粉丝505万个,被评论量达91万余条,被转发量达108万条。 此外,“首都健康微博平台”还包含北京协和医院王晓军、北京友谊医院顾中一等卫生工作人员的个人微博。其中,网名“急诊科女超人于莺”的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于莺,去年10月开通微博,每天与网友分享医院的趣事、生活中的囧事,凭借其风趣的语言使粉丝飙升,目前粉丝超过71万,成为最草根的微博红人。 有网友表示,医务人员开微博有利于缓解医患矛盾,加强医生和患者的沟通。  
    1561
  • 35155
    12:09
        审计署6日发布的45个县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专项审计调查结果显示,相关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总体情况较好,但部分地区和医疗卫生机构还存在卫生人员队伍建设滞后、建设管理不规范以及药品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等问题。   去年6月至9月,审计署对北京、天津、辽宁、黑龙江、上海、安徽、山东、湖北、广东、四川10个省(市)所辖的45个县(市、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重点抽查了76个县级医院、131个乡镇卫生院、677个村卫生室以及148个建设项目。   审计调查发现,上述地区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比例偏低,截至去年6月底,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每千服务人口的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为1.2人和1.09人,远低于2010年全国4.37人的平均水平,制约了医疗服务层次和水平的提升;村卫生室具有乡村医生执业资质的人员数量也不能完全满足需要,平均每4.5个村卫生室才有1人取得乡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与国家有关“每所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执业”的要求差距较大。   审计调查还发现,14个县18个建设项目的7989.8万元建设资金被地方政府或其财政、发展改革、卫生等部门滞留、挪用,其中出借给企业1200万元、用于医院其他项目建设189.98万元、用于有关单位日常公用经费128.8万元;4个县的7个项目存在用已完工、主体已完工项目或虚假资料申报基建项目投资的问题,违规获取中央资金560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2854万元;个别项目还存在违规转包或分包工程、规避或违反政府采购和招投标政策、未办理环评手续即开工建设等问题。  
    1575
  • 35152
    12:05
       为加强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管理,增强医疗机构管理者的依法执业意识、责任意识,东城区卫生局医政科于4月6日对北京同济医院等4家医疗机构的法人和负责人进行首批约谈。吴礼九副局长主持约谈。    会上,首先对东城区近期个别医疗机构出现的通过非法渠道购置药品等事件进行了通报,明确了此次约谈的目的是针对医疗机构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宣讲,引起医疗机构管理者的重视,杜绝类似问题的发生。其次,对医疗机构的依法执业、药品采购和管理、医务人员执业管理、医疗广告审批等重点环节的相关法律法规行了详细讲解。参加人员感到此次约谈收获颇丰,并表示今后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医疗机构的管理,同时希望卫生局多举办类似活动,提高医院管理者的水平。   最后,吴礼九局长要求各医疗机构严格落实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十不准”,认真开展自查、进行整改,努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共同建设安全、和谐的医疗服务环境。 
    1369
  • 30409
    19:37
      日前,江苏省卫生厅印发的《全省医疗卫生系统2012年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通知》提出,2012年,全省一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都要参加各种形式的医疗责任保险,二级、三级公立医院都要建立专门的医患沟通部门,以平安医院创建为抓手,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通知》强调,要不断优化门诊一站式服务和导医服务,开设简易门诊和日间病房、积极推行专家门诊全日制等,大力推进预约诊疗服务,努力做到服务流程更合理、便捷。通过医疗核心制度明察暗访、医护人员“三基”考试、病历质量飞行检查等方式,充分发挥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指导作用和三级医院的引领作用,确保医疗核心制度的有效落实,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通知》要求,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二级、三级公立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病房覆盖率分别达到70%和90%以上。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坚持廉洁行医,杜绝红包、回扣、商业贿赂等。落实医师定期考核和不良行为记录等制度,完善医德考评制度,深入开展“医德之星”推选评选活动,积极开展医院文化建设,努力营造一个充满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的医疗环境。    
    1548
  • 28054
    10:29
     新华社北京记者29日从卫生部了解到,自2012年4月1日起,香港和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设立独资医院的地域范围,将由上海市、重庆市、广东省、福建省和海南省,扩大到所有直辖市及省会城市。  据了解,扩大香港和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设立独资医院地域范围的决定是根据《<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八》及《<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八》作出的。设立独资医院的具体办法将按照《香港和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设立独资医院管理暂行办法》)执行。  2010年12月,卫生部、商务部共同发布《香港和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设立独资医院管理暂行办法》,自2011年1月1日起,香港和澳门服务提供者可在上海市、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和重庆市设立独资医院。  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在内地设立港澳独资医院,可自主选择经营性质为营利性或非营利性。设立的港澳独资医院应当符合以下条件:必须是独立的法人;三级医院投资总额不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二级医院投资总额不低于2000万元人民币;符合二级以上医院基本标准。在老、少、边、穷地区设置的港澳独资医院,投资总额要求可以适当降低。 
    1338
  • 27450
    16:34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公共产品属性全面强化,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与一般消费品不同,医疗卫生服务有其特殊性。包括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控、妇幼保健等在内的公共卫生服务,具有典型的公共品性质。基本医疗服务则具有突出的外部性特征,不仅直接关系国民生活质量和国民健康,也关系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医改意见》)明确提出,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品向全民提供”。这是一项重大政治决策,是基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内在属性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正确方向选择。  《医改意见》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自2009年3月颁布至今已三年。三年来,基于明确的改革方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在确定的政策目标领域,进展顺利。在公共卫生领域,财政投入全面落实并逐步提高,10大类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7个重大专项全面启动,体系建设及应急机制建设进一步强化。在医疗保障领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实现全面覆盖,城镇居民医保也迅速扩面,加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不断拓展,三项保障制度已覆盖了95%以上的城乡居民,基本实现了人人有制度保障。筹资水平特别是政府对新农合以及城镇居民医保的补贴水平也有了大幅度提高。在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基于政府大力投入和标准化建设,基层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同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绩效考核等也逐步改革和完善。在基本药物制度建设方面,国家规定的307种基本药物目录和零差率销售政策在基层公立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全面实施,一些地区还结合自身情况扩大了基本药物目录,居民在基层用药负担明显降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全面展开,各地相继出台了针对不同问题和不同目标的改革试点政策。  通过一系列改革实践并基于公共财政超过万亿元的新增投入,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公共产品属性全面强化,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总体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局良好,也为未来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改革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应进一步突出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  在看到进展和成效的同时,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仍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未来改革和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一是经济社会发展对医药卫生事业的要求越来越高。首先,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高速增长,2011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5000美元,迈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在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改善的同时,对健康和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大幅度提升。其次,我国正处于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大量流动,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在发生迅速变革,这不仅导致疾病谱更加复杂、公共卫生压力加大,对卫生资源布局等也形成了巨大挑战。第三,我国开始进入快速的老龄化过程中,不仅全社会的疾病负担会日趋加大,对卫生筹资以及卫生干预重点选择等也构成重大影响。第四,在全球范围内,医药卫生技术突飞猛进,这一方面给很多疾病的防控和治疗带来了福音,同时也给卫生筹资带来了更大压力。二是各项具体政策都还有很大的改革和调整空间。在公共卫生领域,相对日益复杂的公共卫生形势,整体防控能力还不强,政府提供的免费公共卫生服务范围还较窄,对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服务仍相对薄弱。在医疗保障领域,不同保障制度之间以及同一制度不同区域之间实际保障水平差距仍很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城镇居民医保的实际保障功能仍有待提高;统筹层次低、制度不统一等问题还明显不适应城市化和人口流动需要。在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不同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仍很突出;在全面增加了政府投入的同时,部分机构运行机制转换相对滞后。在药品领域,基本药物的公共品属性仍有待强化,在药品生产、流通及消费领域,一些混乱问题依然存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虽然已经启动,但受利益关系、长期形成的不合理激励机制等影响,一些问题和矛盾仍然较为突出。三是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矛盾需要突破。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不仅涉及公共卫生、医疗保障、医疗服务以及药品生产、流通等,还涉及财政体制、医药卫生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政府和服务机构等多方面关系的调整。  虽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面临的挑战很多,但方向和目标是明确的, 就是要坚定不移按照《医改意见》所提出的要求,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共品属性,在改革和发展的路径选择上,突出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首先要突出保基本。一方面,虽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但总体上,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支出能力还相对有限,必须且只能优先保障公众的基本健康需要;另一方面,国内外实践早已证明,通过强化公共卫生服务,选择适宜技术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早干预、早治疗,在投入有限的情况下照样可以获得良好的国民健康结果。在具体政策选择上,“保基本”最关键的是通过政府直接投入和医疗保险制度建设,让公众在确定的领域能够免费或低价享受服务。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财力的提升,基本保障的范围可以逐步扩大,基本服务水平也要逐步提高,以更好地维护国民健康权益。其次是要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人需要,因此,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确保公众看病就医便捷。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靠和强化基层体系。世界各国的实践也证明,建设一个高质量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可以解决绝大多数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问题。同时,这也是突出保基本的基础条件。从国际成功经验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基层体系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近几年来,国家在农村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和体制改革,基层能力全面提升。未来,要着重于完善基层体系建设,同时,还要根据人民群众需要,把县医院放在重点发展的位置,构建更为完整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全面提升服务能力,让人民群众得到更高质量的服务。三是要建机制。医疗卫生是非常复杂的制度安排。在宏观层面,涉及到政府和市场或者说国家、社会与个人之间的责任关系如何确定;在具体制度层面,涉及到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也就是资金怎么筹集、怎么分配,涉及到服务由谁提供和以什么方式提供,还涉及到药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在具体服务层面,则涉及到质量和安全管理,以及如何更好地调动医务人员为公众健康服务的积极性等问题。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不断推进改革,不断完善体制和机制加以解决。从未来一个时期的情况看,建立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逐步扭转部分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过度追求经济利益目标倾向,突出服务的公益性是最重要的内容。  以重点领域改革为突破口,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  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不仅涉及公共卫生、医疗保障以及药品生产、流通等,还涉及财政体制、医药卫生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政府和服务机构等多方面关系的调整,需要进行周密和系统设计,通过深化改革予以解决。  一是在重点领域要进一步实现突破。在健全全民医保体系方面,在基本实现制度全覆盖的基础上,通过稳步提高筹资水平,进一步提高利用基本服务以及大额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切实降低公众负担。同时,积极探索推进不同医保制度间的融合与统筹层级的提高,特别是要推进异地就医和结算制度建设,适应城市化和人口流动需要。在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方面,一方面要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提升质量与突出公共品属性并举。同时,也要进一步完善非基本药物的生产、流通以及价格形成机制,规范药品市场。在加大对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投入的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强化人才培养,提升服务质量,确保服务便捷可及。进一步强化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共品属性,逐步扩大免费服务范围,尽快打破以户籍为基础的公共卫生服务模式,以流入地为基础,实施开放式服务。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方面,首先是要强化政府统筹规划,既要逐步提升发展能力,更要重视医疗服务资源合理布局和供需平衡;其次是要重点解决补偿问题,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完善医疗保险支付和价格调整并举,系统解决以药补医等影响医院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第三是要全面改革医务人员薪酬制度,让医务人员薪酬与服务质量和服务的健康绩效挂钩而非与服务收入挂钩,规范收入来源。同时,尽可能考虑国际惯例,提升薪酬水平,更好地体现医务劳动价值;第四是要全面借鉴国际经验,完善考核和评价方式,改善对医院和医疗行为的管理,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在公立医院改革问题上,既要关注体制问题,也要重视关键管理技术的运用。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更好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让人民群众得实惠。   二是要稳步推进相关领域的体制建设。进一步推进医改并促进医药卫生事业更加健康发展,相关领域的体制改革和完善也很重要。首先,要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政府责任,但在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的情况下,一些高端服务、个性化服务则应当更多交给市场。在服务提供方面,除公立机构外,还应积极鼓励民间和社会力量参与卫生事业发展,尤其是以非营利方式,形成多元办医格局。在基本服务方面,在理论和实践证明有效的领域,可以引入市场机制。当然,引入市场机制,也必须同时强化政府的统筹规划和监督职能。其次,是要理顺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责任关系,重点是明确规划、执行、投入和监管方面的责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大力推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此外,建立权责对等的行政管理体制,强化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提升管理能力等也是要着重解决的问题。微观领域的管理也需要高度重视。比如,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离不开政府投入,但投入的重点领域如何选择、如何在公共投入与产品定价之间建立联动机制以确保公众受益,如何合理分担费用以更好保护中低收入群体利益、促进公平等等,都需要研究和完善。  三是要进一步完善改革的推进方式。由于涉及领域广泛,关系复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世界性难题。因此,既要采取强有力措施大力推进,也必须稳妥。首先,要处理好鼓励地方探索和强化宏观指导的关系。我国很多领域的改革经验都出自地方,鼓励地方大胆探索很有必要。同时,医疗卫生事业毕竟有其内在规律,因此,必须强化宏观规划和对地方探索的指导。其次,要处理好综合改革和分步推进的关系。比如在公立医院改革问题上,依靠任何单项措施都很难取得突破,必须强调综合改革。另一方面,同时启动对所有公立医院的改革也面临诸多挑战。近期,国家有关部门决定率先启动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就是一个好的选择。这既可以更好实现保基本、强基层的目标,也能够为大医院改革积累经验并创造更好的环境条件。第三,必须坚持增量改革为主的原则,强化投入和转换机制同步推进。  虽然医改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但改革的方向是明确的,路径也是清晰的。三年来的改革实践也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更重要的是,与其他很多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强有力的政治动员优势,经济基础也日渐雄厚。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这项改革一定能够取得更大进展。 
    1382
  • 24677
    09:18
    全国基本药物目录将增慢性病和儿童用药品种      国务院日前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从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建立强有力的实施保障机制等方面,明确了未来四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和主要任务。  《规划》明确,我国将根据各地基本药物使用情况,优化基本药物品种、类别,适当增加慢性病和儿童用药品种,减少使用率低、重合率低的药品,保持合理的基本药物数量,并逐步规范基本药物标准剂型、规格和包装。基本药物由省级人民政府统一增补,不得将增补权限下放到市、县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同时坚持基本药物以省为单位网上集中采购,落实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双信封制、集中支付、全程监控等采购政策。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质量评价标准和评标办法,既要降低虚高的药价也要避免低价恶性竞争,确保基本药物安全有效、供应及时。对独家品种和经多次集中采购价格已基本稳定且市场供应充足的基本药物试行国家统一定价。对用量小、临床必需的基本药物可通过招标采取定点生产等方式确保供应。对已达到国际水平的仿制药,在定价、招标采购方面给予支持,激励企业提高基本药物质量。提高基本药物生产技术水平和供应保障能力,完善基本药物储备制度。强化基本药物质量监管,所有基本药物生产、经营企业必须纳入电子监管。  《规划》提出,到2015年,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更加公平可及,服务水平和效率明显提高;卫生总费用增长得到合理控制,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群众负担明显减轻,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低到30%以下,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规划》要求,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核心理念,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以维护和增进全体人民健康为宗旨,以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为核心,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循序推进,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以及监管体制等领域综合改革,着力在全民基本医保建设、基本药物制度巩固完善和公立医院改革方面取得重点突破,增强全民基本医保的基础性作用,强化医疗服务的公益性,优化卫生资源配置,重构药品生产流通秩序,提高医药卫生体制的运行效率,加快形成人民群众“病有所医”的制度保障,不断提高全体人民健康水平,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1647

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