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街口东街的老街,东西长579米,南北宽9米。路上熙熙攘攘的人流车流多数是来全国闻名的积水潭医院看病的,没人注意这条老街。
住在这一带的老住户,还是知道这是条有故事的几百年的老街,可是为什么叫蒋养房就没什么人清楚了。甚至猜测此地住过姓蒋的大官也不一定。
这条街叫蒋养房确实有来由的。大明朝的时候,这条老街上不仅有过开国元勋徐达的官邸——太师圃,还有个中央级别的衙门——浣衣局,就是专门为皇家洗涤各种物品的部门,属内务府统管。
《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记载浣衣局的俗称叫浆绛房,意思是衣服洗过还要上浆,便于挺阔平整。现在洗衣店也还是这个传统。只是到了清代,早没有了浣衣局,也没人知道浆绛房的字是哪几个,随即念俗了叫做蒋养房。真是无知害死人啊!
浆绛房据说在明朝后来也改为养老院式的地方。还有个故事,明熹宗的奶娘客氏受宠,被封为奉圣夫人,但是她和太监魏忠贤勾结,把持朝政,做尽坏事。熹宗死后,明思宗即位,当即查办了这两位。撤了客氏的封号,罚她徒步走到浣衣局去养老。可是还是觉得不解气,又派大内钦差、乾清宫的管事赵本政,跑到那里拿鞭子把客氏抽死烧掉了事,可见坏事做太多是有报应的。
几百年的历史,很多人和事就会烟消云散。到了清朝,明朝的浣衣局浆绛房就没人知道了,只知道个蒋养房。
1965年,蒋养房被政府改称:新街口东街。奖绛房的最后一点文化遗迹也消失殆尽,但是曾经的那些人和那些事儿,还是会在写下的旧书中流传。有一天,新街口东街背后的秘密还是会被发现写在微信里。
北京西城的老街都是好几百年的老寿星,都是一本本一千零一夜啊!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