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其他

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

单纯寰椎侧块螺钉固定选择性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的生物力学分析

第一作者:韩应超 编号 : #105007#
2014-01-20
我要评论

韩应超   杨明杰   潘 杰   王善金   郭 松   麻 彬   王 强   张东升   李立钧   谭 军

【摘要】 目的:测试单纯寰椎侧块螺钉固定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新鲜成人的完整枕骨及颈椎(C0-C3)标本6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包埋,在电子生物力学试验机上分别测定完整标本(A组),寰椎骨折合并横韧带离断+寰椎侧块螺钉固定(B组),横韧带、纵向韧带离断+寰椎侧块螺钉固定(C组)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的运动变化以及前屈时C1-2的相对位移ADI(atlantodental interval)值,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单纯寰椎侧块螺钉固定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分析上颈椎韧带复合体的生物力学作用。结果:寰椎横韧带切断内固定后,载荷为50~90N时,A组与B组的ADI值、前屈、后伸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当载荷为100N时,B组ADI值2.76mm、前屈11.66°、后伸14.05°,载荷为150N时,B组ADI值3.15mm、前屈15.27°、后伸16.25°,与A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横韧带切断后,载荷小于100N时,B组左、右侧屈与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载荷100N时,B组左侧屈7.51°,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右侧屈8.43°,与A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载荷150N时,B组左侧屈8.79°、右侧屈10.67°,与A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切断纵向韧带,稳定性明显丧失,C组的ADI值和前屈、后伸、左右侧屈范围与A组相比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纯寰椎侧块螺钉固定治疗寰椎骨折,恢复C0-2之间的高度,即恢复纵向韧带的张力能够维持生理载荷下寰枢椎的稳定性。

已评论0

请您登录后再评论

页面

返回顶部
订阅 RSS - 脊柱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