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鑫 朱禧 王骞 王自立 丁惠强 金卫东 施建党 乔永东 赵浩宁
目的:探讨后前路手术治疗儿童胸腰椎结核的效果,并观察病椎间或超病椎间固定时相邻节段(未施行融合术)自发融合的发生情况。
方法:2000年4月~2011年5月采用后前路手术方式治疗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儿童胸腰椎结核患者23例,其中男11例,女12例,平均年龄11.2±0.6岁(7~14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椎体破坏及后凸畸形;21例有脓肿形成;8例合并神经功能障碍(Frankel分级C级3例,D级5例)。手术方法为后路病椎间或超病椎间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病椎间后外侧植骨融合,前路彻底病灶清除、减压、病椎间髂骨支撑植骨融合。病椎间固定(病变未累及椎弓根者)17例,超病椎间固定6例,术后均行超短程化疗。对患者后凸角、血沉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植骨融合情况、Frankel分级等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平均随访68.43±23.40个月(36~120个月)。所有患者的血沉及C-反应蛋白在术后6个月均恢复正常。前中柱植骨愈合时间平均4.26±0.81个月。病椎间固定者,后凸畸形矫正率(72±5)%,末次随访丢失1.29°±0.85°;病变共累及28个节段,固定融合28个节段,末次随访共30个节段的小关节融合,自发性融合2个节段。超病椎间固定者,后凸畸形矫正率(77±6)%,末次随访丢失1.00°±1.10°;病变共累及10个节段,固定22个节段,手术融合10个节段,末次随访共25个节段的小关节融合,自发性融合15个节段。8例神经功能障碍者末次随访时Frankel分级均达到E级。
结论:后前路手术治疗儿童胸腰椎结核疗效优良,病变未累及椎弓根者采用病椎间固定可以减少未施行融合的相邻节段自发融合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