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

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

锁骨内侧末端骨折的诊疗策略

来源:骨科在线 编号 : #22837#
2011-12-28
我要评论

刘玉平1, 周勇刚2, 俞光荣3, 康立新1, 孔维庆1
1. 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骨科
2. 解放军总医院关节外科
3. 上海同济医院骨科

锁骨内侧末端骨折在成年人所有锁骨骨折中是非常少见的,文献报道发病率在2%-6%,该骨折往往牵涉胸锁关节,由于胸锁关节是微动关节且胸锁关节功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肩关节的活动,而锁骨内侧末端骨折常由于内侧的骨折块较小而使骨折固定非常困难。所以广大医生应该重视该种骨折。我们认为该种骨折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两种,第一:暴力直接作用于锁骨内侧末端,第二:上臂或前臂受到的暴力经肢体-锁骨轴传递到胸锁关节,导致锁骨内侧末端骨折。该骨折一般常因车祸引起,这部分病人往往是有多系统的损伤而并非仅仅是单一的胸部创伤,大约五分之一的病人在损伤发生后一月内死亡。锁骨内侧末端骨折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Robinson法,主要分为1A 未移位骨折,1B移位骨折并进一步分为关节外骨折和关节内骨折,Throckmorton—Kuhn法,主要分为A,横断骨折,B斜行关节内骨折C斜行关节外骨折D 粉碎性骨折E 撕脱骨折,该分类方法还将移位分为三度,骨折块2mm以内的移位,成为轻度移位,2mm-10mm以内的称为中度移位,大于10mm的称为重度移位该骨折的诊断往往容易漏诊,因为该骨折部位由于肺脏以及肋骨的存在,X线平片往往使骨折部位不容易被发现,从而影响该骨折的诊断。三维CT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该骨折的诊断的成功率。
锁骨内侧末端骨折的治疗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手术指征一般是开放骨折或者是移位骨折伴有较重皮肤损伤的危险,损伤后的骨折外侧端的移位和突起常被看做是一个重要的手术指征。另外很多骨科医生都认为该骨折外侧骨折端明显移位是晚期并发症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年轻患者或者活动量比较大的患者是手术选择的相对适应症。
手术治疗锁骨内侧骨折的方法是不同的,如果骨折内侧端足够长的话,该骨折可用钢板螺钉固定,如果骨折内侧端比较短而且骨量又不是很充足使钢板或者拉力螺钉的应用非常困难的时候,钢丝环扎固定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比单一拉力螺钉更稳定。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内侧末端骨折被认为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此部位的克氏针常发生游走进入胸腔或者纵膈对心脏、肺脏以及大血管造成损伤。
无论是手术或非手术治疗,骨折断端不愈合是该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分为两种,有症状的与无症状的骨折不愈合。前者需要再次手术处理。
骨折愈合的功能评价标准我们一般应用VAS疼痛评分以及DASH评分
 

已评论0

请您登录后再评论

页面

返回顶部
订阅 RSS - 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