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值得骄傲的一年,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年,是COA更具继续教育、加速国际化的一年。
1.COA学组换届改选、职能化工作完成
从2011年到2012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各学组完成了换届改选的工作,新成立了骨科显微外科(修复)学组、三个工作组。现共有学组11个,分别是:关节外科学组、脊柱外科学组、创伤骨科学组、基础学组、足踝外科学组、骨肿瘤学组、骨质疏松学组、微创外科学组、关节镜学组、护理学组、骨科显微外科(修复)学组;三个工作组,分别是小儿骨科、骨科康复、中西医结合及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
与往年不同的是,COA为加强各学组的能动性并鼓励支持各学组与国外对应国际组织沟通,加强交流与合作。决定自COA2012起,各个学组将在COA大会期间召开各学组或工作组的的年度会议。
2.COA 2011回顾
在2011年的COA大会中,共计参会嘉宾14500人,参展厂商195家,77个国际组织的87位国际主席参加了上届年会,共举办了8场国际继续教育课程,分别是:AOSpine,AOTrauma,SRS,ISAKOS,CSOS,FFN,APAS,HSS,COA的国际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在去年的国际主席论坛中,共有86个国际组织主席共同签署了《北京宣言》。《北京宣言》显示出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及其国际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国际战略,联合全球资源和经验应对骨科医疗问题的决心。
《北京宣言》包括合作、提倡、研究、教育与医疗服务5个方面内容。《北京宣言》成立了6个task group来贯彻具体工作内容。
其中Lars Lidgrens教授组织的Arthroplasty Watch利用多源创新的搜索技术来收集骨科植入物数据,通过API和RSS,让用户可以访问信息并对其进行评估。从开始至今,已收集到40000份资料。COA也切实引领着骨科学术界,依照北京宣言中的内容在为全球的骨科事业做着兢兢业业的努力,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3.中国人工关节准入、注册登记制度的建立
我国骨性关节炎患者占总人口的3%、类风湿患者占0.3%、强直患者约占0.3%,中国患有关节疾病的患者接近4000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及医疗保障能力的提高,中国人工关节的置换量预计将以每年25%左右的速度递增。
为了解决国内人工关节置换领域存在的弊病,2012年,在COA的倡导及国家卫生行政机关的支持下,我国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技术管理规范正式出台。这一管理规范可使政府监管部门和医生获得第一手的流行病学资料,提高中国骨科整体的医疗服务水平,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目前由COA人工关节注册登记专项委员会组织编写的国家人工关节注册登记信息系统已正式试运行,现在已有27家大医院开始实施人工关节手术注册登记,计划明年在全国各级具有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准入资质的医院强制实施。准入制度是实现现代外科规范化医疗的要求!
中国的人工关节注册登记制度将成为全世界服务人口最多的Joint Registry!
4.地震伤员骨科康复工作圆满结束
在汶川地震期间,中央财政为灾区重建工作投入了3018.94亿元;重建住房170多万套,维修加固受损住房350多万套;526万多户城镇及农村受灾居民住进永久性住房;为地震伤残人员提供轮椅、假肢等辅助器具1万余件。
在2011-2012年间,两个特大型地震伤员骨科康复工作的圆满结束。地震中80%的伤病为骨科创伤,COA的骨科医生在第一时间赶赴前线,为两次地震伤员的救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地震后由四川和香港骨科医生自发组织起来的站起来计划。该计划向地震伤员提供长期的骨科康复服务,让地震中致残的孩子们走出医院,回到社区,上班上学,融入正常人的生活。截止2012年9月,共有457名地震伤员受惠于川港骨科康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