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内医疗纠纷的原因
近几年,各地医疗纠纷事件升级,医闹事件频发,医生人身安全问题亟待解决。不仅国内如此,国外情况也不甚乐观。在美国密歇根州,超过28.1%的急诊医生遭受过暴力袭击;在德国,70.7%的护理和医疗工作者遭受过暴力袭击,89.4%被患者辱骂过;在土耳其的安塔利亚,44%的医生在5年内至少遭受过一次暴力袭击。
那又是什么原因致使这些医疗纠纷频发呢?
(1)医患沟通不足。有的患者不了解医疗过程的不确定性,对医疗服务期望值过高,加之有的医生在跟患者谈话时不注意谈话方式,使患者心里期望值升高,一旦医院不能满足患者的期望,患者就容易产生不满造成医患关系紧张。
(2)医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目前缺乏国家层次的统一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医学院毕业生毕业后的行医水平往往取决于他所在医疗机构的培训水平。
(3)媒体报道。某些媒体报道时草率发表带有倾向性意见,以制造新闻效应,在客观上就激化了医患矛盾。
(4)过度医疗。过度医疗是医患关系紧张程度加剧的原因之一。美国医学研究所数据表明,美国每年在过度医疗上浪费的费用为2100亿美元左右。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爆出令人震惊的消息在接受心脏造影检查的美国人中,有1/5“非必须”,而且近一半的冠心病患者,都被放了不该放的支架。在中国,广州、佛山两地方圆不到50公里的范围内,7家医院已经拥有PET-CT的数量,比一些发达国家全国的数量总和还多;北京市拥有CT的数量的总和比整个英国还多。这些过度医疗不仅造成了巨大浪费,更重要的是一些过度检查会损害患者健康。
(5)卫生法律体系有待完善。在政府层面上来讲,我国的卫生法律体系也有不健全的地方,现行的两套法律是《民法通则》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这两套法律在赔偿标准上本身就有巨大差异,从而造成混乱。而我国医疗鉴定消耗时间长、诉讼程序复杂、维权成本高等不足,造成患者不愿通过诉讼途径解决医疗纠纷。同时,举证责任倒置也是造成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2001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将医疗举证责任纳入了举证责任倒置的范围。
在国外的一些司法实践中,的确也采取了举证责任倒置,但并不是作为一般性原则,而是在非常严格限制的条件下,如仅对手术后发现留有纱布、器械之类的情况才采取了举证责任倒置作为法律依据。尽管,我国实施举证倒置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目前的情况是其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 ,如风险医疗技术难以开展,阻碍医学进步。医生为了自保,往往采取“防御性医疗”,不但没有保护患者,恶意诉讼却屡屡得逞。
(6)医疗责任保险。在国外比较成功的医疗责任保险在我国却没有发挥相应作用,目前国内的医疗责任险一般只对医疗事故承担赔偿责任,疾病正常转归、医疗意外和并发症不在赔偿范围内。而目前医疗纠纷很少会定性为医疗事故,大部分都是医疗意外事件。同时对大型医疗机构来说,每年缴纳的医疗责任保险保费已经大大超过了自己同患者私了所花费的费用。
2.解决医疗纠纷的对策
(1)增强医患沟通。以患者为中心,树立为病患服务的理念,充分保障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2)加强青年医师的继续教育。要想改善这种情况,我们必须首先提高医生自身业务能力,加强对青年医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完善国家层次的统一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提高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要知道,很大部分医疗纠纷是因为医生的态度不好。
(3)完善医疗法律体系,合理利用第三方调解机制。呼吁政府设立一部专业性强、可行性高的医疗卫生法律或对目前医疗纠纷法律法规的混乱地方做出合理的司法解释。同时简化途径程序、降低成本,使患者愿意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政府要有严厉打击“医闹”的决心!许多省市为了打击医闹也切实推出了一些办法。像沈阳一些医院让当地公安或派出所进驻医院;在山东,二级以上医院设警务室;广东清远市公安部门已经把医闹定性为黑社会行为…尽快出台《医疗机构治安管理条例》,来保护医院。
(4)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在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上,媒体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医生和患者的总体利益是一致的,即达到缓解或治愈疾病的目的。我们的舆论应该客观、公正的报道,发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正面作用。
(5)推广普及适合医患双方的医疗责任险。政府应对医疗责任保险加以扶持,放宽保险赔偿范围,提高限额。同时明确医疗纠纷法律适用的司法解释,改善目前医疗法律混乱和赔付标准不同的情况,为普及医疗责任保险铺平道路。建立以公立医保为基础,扩大不同层次的商业医保体系,满足不同人群的医疗需求。
(6)医生的自我保护与维权。医生方面,法律意识淡薄是医师维权的最大的弊端,多数医师并没有系统学习过医疗相关法律。合乎规范的医疗文书对于保障医师的合法权益起着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要重视病例的规范书写。随着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对费用控制的加强, 检查和治疗费用的知情同意也需要引起医师的高度重视;医院方面,同区域内的医院可以联合起来,增加与保险公司的议价能力,让更多的医生参加医疗保险。同时医院可以建立风险基金,专门用于处理医疗纠纷。当然解决问题的根本还在于深化医疗体制改革。
3. 医改
众所周知,美国是发达国家中目前唯一没有建立全民医保的国家,还有4600万人没有参加任何医疗保险,约占总人口15%,美国现在医疗方面的年花费约占GDP的16%,如果不进行医改,美国政府就会面临着破产的可能。奥巴马医改的核心是实现“全覆盖”和“低成本”,实质是反思政府在医保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他通过提高税收和从medicare中减少7160亿美元来为医改筹资。而罗姆尼反对民主党的“强制医保”和加征税收。强调医保应以自由市场为基础,反对政府大包大揽和减少medicare,倡议将竞争引入保险制度。
全世界医改的趋势都应该是增加医疗保障的覆盖面,降低浪费、提高效率。在中国过去的两年,中央政府已投入471.6 亿元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人均经费标准逐步提高, 公共卫生服务受惠面明显扩大,28个省份已经实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使基本药物价格下降了30%-40%,初步建立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国确定了 17 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从国际比较来看,我们用10年时间从一个只有少数人拥有医保的国家,实现了近95%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率,这是一个历史性跨越。虽然世界各国的卫生体系都在变革,但是中国医改的步伐超过了任何一个国家。中国的医改惠及了13亿人,成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社会福利计划! 但医改是一个难题,没有任何一剂良药可以包治百病,医改仍然面临着很多挑战。
(1)保障医改持续进行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目前, 财政投入和各项工作的随意性还比较强, 没有形成长效机制,缺乏法律和政策保障。建议首先调整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投入的优先次序。其次是强化财政预算,立法确定政府医疗卫生投入的水平和各级政府分担的责任。
(2)偿付机制不合理。政府的投入不到医院营运资本的10%,只要政府投入不足,医院还是要靠自己挣钱把额外的90%补上;建议政府增加投入,并将其投入由之前的间接投入改为直接投入,投给医院。
(3)医务人员的激励机制。航空公司之所以给飞行员高薪,主要是为了乘客安全,让飞行员脑子里只考虑飞行。同理,我们之所以应该给医生高薪,也是想让他们脑子里只考虑看病,而不要考虑如何赚钱养家。医改的核心是公立医院改革,当前公立医院对改革积极性不高,其核心是医务人员担心改革会影响其利益。只有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以“以技养医” 替代“以药养医“真正体现医务人员的高风险,高技术价值,医改才会畅通无阻。
(4)成本控制机制不完善。目前, 医疗资金管理手段分散多个部门,没有一个主体对控制总费用承担责任,可能造成医保资金的大量浪费。建议明确控制医疗总费用的部门,同时将成本控制指标纳入地方政府考核指标。
(5)民营医院和商业保险未发挥足够作用。民营医院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不仅增加了地方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而且增加地方税收收入。应该建立以公立医院为主导,民营医院辅助的全民医疗体系。
同时国家要政策扶持商业保险,让其为医改发挥应有作用,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医疗需要。
(6)医疗资源低效率使用和资金的浪费。
由于等级医院评审等原因,很多医院都购置了CT,核磁等高端检查设备。在我国100万~200万人口的城市中,拥有20台以上CT并不鲜见,但其利用率可能仅有30-40%。仅CT检查这一项,浪费就多达50亿~60亿元。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高端设备吗?
某些药品和进口医疗器械价格过高等问题都牵动着民生,造成医疗资源极大的浪费。现在患者经常会质问为什么从医院买的药那么贵,某些媒体也只是为了新闻效应,片面报道药物的天价,却没有仔细分析其中的原因。以恩丹西酮为例,其出厂价是4元,中标价是73.6元,零售价为84.80元。到医院这就已经是“天价”了。医院只是在中标价的基础上加了不到15%的加价,由于国家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严重不足,只有7%左右,并允许医院通过药品加价15%以获得额外收入,因此医院从中标价到医院零售价加价的15%无可厚非。其大部分利润绝大多数来源于流通环节,百姓实际上是在为流通环节埋单,却把责任归集给医院。这一流通环节有很多利益集团,同时也可能会为国家产生GDP。据初步测算,2009 年基本药物无税的采购金额约 1 034 亿元, 只占每年卫生总费用的6%,中央财政完全负担得起。因此,我们呼吁政府从减少药物流通环节入手,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基本药物制度的投入。我们要制造出高质量,花费合理的内植物,受众于普通百姓。国内的厂家进行产业升级,国外的厂家生产更适合大众群体的内植物。创建一个高质量, 具有基础医疗,花费合理的体系。
4. 产业联盟
COA现在所做的是联合三方,一方是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一方是医用材料研究人员及制造商 ,一方是临床应用专家。三方联合起来建立一条医疗器械产业链,生产出目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质量,花费合理的医疗产品来整体降低医疗器械费用。科技部已于2012年已经批准成立国家级“生物医用材料产业联盟” 以临床开发设计、材料研发和生产企业三位一体的产学研合作开发模式开展研究, 建立医、研、产、销联盟,实现骨科领域原材料及器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这不仅可以成为自主创新的切入点,也是新的GDP增长点,更重要的受惠最多的是中国13亿人民。
5.WOA
在去年COA发布《北京宣言》以后,全球的对话和讨论成为WOA成立的基础。我们一直在寻求一个提高发展中国家骨科医疗水平的方案,经过一年的努力,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倡议创建世界骨科联盟(WOA),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一个发展高质量骨科医疗方案的成功样板。这个国际性非盈利组织通过和多个伙伴组织的紧密合作,为全球和各地区的骨科医生和医疗器械公司提供一个中立的平台,让他们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合作,协力提高发展中国家的骨科医疗服务。WOA拟在联合全世界的力量提高发展中国家的骨科医疗水平,以提升骨科医生的教育及促进符合国情,经济有效的骨科治疗方案的发展为战略目标。WOA将作为一个中立的平台,将发展中国家的政府管理部门,医疗器械公司,骨科医生和医院与发达国家骨科医生和医疗器械工业紧密联系起来并进行一系列包括教育,临床研究和创新的工作,以帮助发展中国家骨科医生和医疗器械公司以最充分的准备迎接骨科医疗的挑战。我们坚信,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孜孜不倦的努力,一定会让更多的人拥有幸福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