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进展

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

Bone tumor reconstruction with the Ilizarov method.

来源:J Surg Oncol. 2013 Mar;107(4):343-52.纽约特种外科医院McCoy TH Jr, 编号 : #82683#
2013-05-14
我要评论

      骨肿瘤手术后常可见骨缺损,并导致肢体短缩和畸形。如何更好地进行骨肿瘤术后重建,一直很困扰骨肿瘤医生,当前,骨瘤段切除后常用带血管的腓骨移植、置入假体或用同种异体骨进行骨缺损处重建,虽然有多种治疗方法可供选择,但各有其利弊,人工骨、异种组合骨、同种异体骨更适合腔隙性骨缺损,用于修复长骨缺损,需要较长时间的吸收重建过程才能适应其生物力学性能。自体骨来源有限,患者痛苦多,风险大,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llizarov技术为骨科这一难题提供了新方法。它将骨缺损的一端或两端作骨段截骨,并向对侧缓慢牵拉,逐渐完成对接愈合,牵出的间隙将由新生骨痂填充,最后融为一体完成修复。  

      为了评估牵张成骨和llizarov技术对于重建骨肿瘤缺陷过程中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对于肢体功能缺陷的矫正和对肢体保护,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肢体延长和复杂重建服务中心McCoy等回顾20例需要手术治疗的骨肿瘤患者,其中9例女性,11例男性,平均年龄22.6(8~58)岁,平均随访81.7(26~131)月,骨缺损平均7.9cm (1.2~18.0)。
      研究发现,llizarov外固定架固定时间长,但仍是重建骨肿瘤患者肢体功能和结构的较好办法,不过,这些患者均要接受放化疗,因此对于骨肿瘤患者需要放化疗情况下是否适合应用该方法重建肢体功能和骨性结构值得进一步研究。
已评论0

请您登录后再评论

页面

返回顶部
订阅 RSS - 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