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3
1、 科室历史及人员构成
骨科正式创建于 1989 年。二十年来,学科从无到有,不断进步,从初建时只有 20 张病床、 3 位在职医师的弱小学科发展成为拥有 80 张病床和独立研究室,包括 1 位教授、三位主任医师、 5 位副主任医师, 5 位博士、 4 位博士后的集临床诊疗和科技研发为一体的医院重点学科,汕头大学硕士点学科。年门急诊量达到 10000 余人,手术量 1200 余例。先后承担省部级课题十余项,累计获得经费资助 88 万元。在学科发展、建设过程中,科室同仁共同努力,依托汕头大学的品牌,以高起点的临床技术为先导,以密切结合临床需求的高水平研究为支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科室特色。目前我院骨科在传统优势的创伤骨科、手外科基础上,近 5 年来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小儿骨科迅猛发展,远近闻名,已经成为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的知名品牌,吸引来自省内、福建、江西、湖南等地的患者。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在国内骨科学界威名远扬,在粤东地区被公认为综合实力最强的学科!届时全科将拥有博士 8 名,博士后 4 名,为粤东地区专业技术能力最强、设施最为齐备、床位数量最多的科室。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发展史:
2003年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李文胜医生开展粤东首例游离胸脐超大皮瓣、背阔肌皮瓣修补下肢大面积皮肤缺损
2003 年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邱开封医生开展粤东首例小儿先天性肢体束带重建术
2003 年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开展粤东首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2003 年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开展粤东首例小切口( 8cm )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时间 45min ,无需输血,开创了微创关节置换的先河
2003 年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开展粤东首例椎间盘镜下间盘摘除术
2003 年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开展高位颈椎管内(颈 2-4 )巨大肿瘤全切重建
2004 年开展粤东首例骨盆巨大肿瘤人工半骨盆置换术
2004 年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开展粤东首例胫骨恶性肿瘤节段切除,游离腓骨胫骨化保肢成功
2004 年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开展开展了巨大骶骨脊索瘤一期联合前、后路肿瘤全切、脊柱重建术;巨大骶骨肿瘤行后路肿瘤全切,脊柱骨盆重建术,均获巨大成功
2004 年宋建新主任开展广东省首例重度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pemberton 截骨
东首例寰枢椎脱位侧块螺钉重建、枕颈融合
2005 年开展广东省首例经劈开胸骨入路行第三胸椎结核切除重建
2005 年举办第一届全国脊柱关节外科研讨会
2005 年开展广东省首例全胸椎椎弓根螺钉技术行特发性脊柱侧弯矫形
2006 年开展粤东首例下颌下入路齿状突骨折空心钉内固定
2006 年实施粤东首例枢椎椎弓根骨折前路复位重建成功
2006 年杜世新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国际脊柱侧突研讨会大会发言并成为大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2006 年实施粤东首例颈椎多发骨折脱位全颈椎弓根螺钉复位重建成功
2006 年实施粤东首例全胸椎弓根螺钉技术行上胸椎(胸 1 ~胸 3 )椎体病变切除重建
2006 年聘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专科医院院长王岩教授为汕头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聘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张永刚教授为汕头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
2006 年举办第二届全国脊柱关节外科研讨会
2006 年杜世新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参加在广州举行的国际脊柱脊髓损伤研讨会大会主持人并应邀大会发言
2006 年实施粤东首例枢椎爆裂骨折 C2 、 C3 椎弓根螺钉重建成功
2006 年实施粤东首例双侧全膝人工关节一期置换术
2006 年实施粤东首例寰枢椎爆裂骨折 C1 、 C2 椎弓根螺钉重建成功
2007 年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罗绍伟医生实施粤东首例关节镜下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成功
2007 年实施粤东首例经皮椎体成形术
2007 年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罗绍伟医生实施粤东首例重度骨盆骨折联合前后入路复位重建成功
2007 年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刘东昕博士实施粤东首例联合皮瓣重建成功
2007 年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举办第三届全国脊柱关节外科研讨会
2008 年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开展国际领先、广东省首例胸椎肿瘤后路全脊椎切除重建成功,全年累计施行 3 例,均获成功
2008 年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开展国际领先、广东省首例胸椎 3 、 4 结核截瘫经后路全脊椎切除重建成功,全年累计施行 2 例,均获成功
2008 年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举办第四届全国脊柱关节外科研讨会
2008 年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杜世新教授作为国内著名骨科专家入选
3859
2454
中山骨科历史悠久,自1936年建院时就成立了骨科,科内名家众多,如李鸿儒、吴祖尧、裘 麟、石一飞、陈中伟、张光健等。
我科技术力量雄厚,医疗梯队完整,绝大多数医师拥有医学博士或硕士学位,具有高级职称者18名,综合医疗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本着一切为了患者的宗旨,建院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科在上海地区率先引进开展多项新技术新方法,率先引进和推广创伤骨科的AO概念和技术,率先完成全肱骨假体置换,全髋关节置换,同种异体膝关节移植, 在国内最早开展经皮髓核摘除的微创手术治疗腰突症,较早地开展颅底畸形和上位颈椎手术,严重脊柱畸形的治疗,在创伤骨科、脊柱外科、关节外科、骨科肿瘤的治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此同时,注重基础研究,研究成果卓著,在国际和国内发表大量学术论文,多次获得国际和国家省部级奖励。
3170
2455
西安红十字会医院骨病科创建于1965年春季, 科室技术力量雄厚。全科现有医护人员31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5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8人、护士6人。全科开设床位53张。
西安红十字会医院骨病科主要以外科方法治疗四肢、骨关节和脊柱创伤;以及四肢、骨关节和脊柱肿瘤;四肢、骨关节和脊柱的结核疾病;四肢骨组织及其软组织急慢性感染;骨坏死以及四肢、骨关节和脊柱的先后天畸形等的疾患。全年科室进行400~500余例手术。
西安红十字会医院骨病科技术力量雄厚,人员配置合理,在全院率先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业务。如:LINK全膝关节置换、四肢近关节骨肿瘤瘤段切除加长柄人工关节再植术、椎间盘切吸术、颈椎前入路“AO”、枢法模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成人股骨头坏死滑膜切除减压带旋股外血管升支植骨术、多椎体结核一次性病灶清除术植骨融合、股骨头无菌坏死介入治疗、骨盆肿瘤半骨盆切除、脊柱陈旧骨折前路减压Z plate钢板内固定和西北地区首例的前入路胸6椎体肿瘤切除人工椎体置换术以及四肢骨肉瘤瘤段切除断截灭活术等为此类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由于骨病科雄厚的医疗基础,近几年先后成功抢救多例病情危重的病人,在广大患者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骨病科的全体医护人员将以更加努力地工作,让患者在这里得到满意的服务,获得最大程度的恢复。
科 室:
西安红十字会医院骨病科
职 称:
主任医师 教授
擅 长:
运动障碍,神经康复,神经遗传病骨关节创伤、骨关节结核、肿瘤;先、后天畸形的矫正治疗;脊柱外伤、脊柱结核、肿瘤以及急慢性腰腿痛等疾患的诊断、治疗妇科内窥镜技术治疗子宫肌瘤、功能性子宫出血、宫颈病变、子宫内膜异位症、绝经后出血 关节创伤、骨关节结核、肿瘤;先、后天畸形的矫正治疗;脊柱外伤、脊柱结核、肿瘤以及急慢性腰腿痛等疾患的诊断、治疗
医生简介:
薛金山,男,骨病科主任医师,西安医学院教授。从事骨科专业至今35年,曾在解放军陆军第十二医院,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沈阳、广州军区总院,解放军301医院等地工作和学习。几十年来撰写医疗论文三十余篇,在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16篇;有三项科研成果获市卫生局科技进步2、3等奖。现任中华医学会陕西医学分会、西安市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擅长骨关节创伤、骨关节结核、肿瘤;先、后天畸形的矫正治疗;脊柱外伤、脊柱结核、肿瘤以及急慢性腰腿痛等疾患的诊断、治疗。开展了四肢骨肿瘤瘤段灭活再植术,半骨盆切除术,颈、胸、腰椎各节段肿瘤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多椎体结核一次病灶清除加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等一系列骨科高难度手术,治疗各种骨科疑难病症疗效可靠
5423
2456
北京积水潭医院重点学科突出,科室结构齐全,医学人才济济,骨科、烧伤医学技术达到世界及国内领先水平。医院除设有市级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骨与关节病研究中心”外,“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北京市手外科研究所”、“北京市烧伤研究所”“人工关节登记评估中心”、“肩关节培训中心”也设在医院内。
骨科烧伤科领衔国际国内前沿
脊柱外科 在田伟院长带领下创立于1997年,目前已完成脊柱手术5930例,其中计算机远红外导航手术239例,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164例,脊柱外科先后开展了椎间盘和神经根造影术,腰椎间盘内压力测量等先进检查手段。拥有显微手术镜、硬膜外超声诊断仪、脊柱手术和红外线导航系统,间盘测压系统,微创间盘镜以及各种完善的脊柱显微手术器械,对脊柱侧弯、脊柱肿瘤、寰枢脱位、腰椎滑脱、颈椎骨折、腰椎骨折等难度较大的手术有较好的疗效,率先采用椎间盘置换治疗椎间盘突出,实现医疗护理双向国际接轨。2005年,田伟院长又成功进行了亚太地区第一例术中三维C型臂导航系统辅助手术,实现了脊柱外科医生精确安全实施高难度的颈椎手术的理想。
创伤骨科 成立40多年以来,诊断关节损伤几十万例,每年诊治四肢创伤患者超过3万例。创伤的治疗方面,在骨盆髋臼骨折、陈旧骨折、复杂关节内骨折、肩关节损伤及膝关节韧带修复的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和技术接近欧美发达国家,并创立了肩关节、腕关节、髋骨盆髋臼、关节镜等十多个与国际先进治疗理念同步的学术专业组。2005年运动医学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创伤骨科向医学新领域的迈进。
手外科 由王澍寰院士奠基创立。是中国第第一个手外科。1963年进行了世界第一例“断指再植”。又创造了在一所医院内先后完成3例十指完全离断再植成功的世界纪录。手外科在断指再植、断肢再植、腕关节骨折、臂丛神经功能重建、皮肤缺损、皮瓣斑痕修复、先天畸形等手术治疗领域居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矫形骨科 是全国最早将人工关节应用于临床的科学之一,各种人工关节置换术、关节周围截骨术、三关节融合肌腱移位术、骨股头坏死、各种骨与关节畸形的矫正、功能重建术等处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膝、髋人工关节的置换近5000例,是国内完成人工关节置换数量最多的科室之一。通过Maarice Müller关节评估中心的随访和生存分析,人工关节初次置换10年生存率,已达90%以上。
骨肿瘤科 成立于1977年,在全国最早开展骨肿瘤治疗研究并建立骨肿瘤治疗中心,近30年来,收治骨肿瘤患者近万例,拥有国内资料颇丰的数字化肌肉骨骼系统肿瘤资料库,率先在国内采用了患者术前化疗—手术—术后化疗的综合疗法治疗骨肿瘤,首创瘤段截除,灭活再植保肢新方法,大大提高了患者生存率;脊柱、骨盆及骶骨肿瘤的手术方法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骨肿瘤术后5年,10年生存率达国际先进水平。
小儿骨科 1964年在孟继懋教授领衔下创立,床位居亚洲第一。它承担着十四岁以下儿童的各种先天畸形、创伤、骨病及肿瘤的诊治工作。小儿骨科在发育性髋脱位、先天性马蹄足、多发创伤、大面积皮肤剥脱伤等治疗上具备国际先进水平,儿童骨与软组织肿瘤及肿瘤疾病的治疗等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建科之初,这里成功救治了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从1993年开始救助孤残儿童的阳光工程,无不体现了人道主义的服务理念。
运动医学中心 由创伤骨科肩关节镜专业组及肩关节专业组合并而成。经过多年工作积累,目前主要以膝、肩关节为主体发展较大规模的各类切开和关节镜下手术,不仅包括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及多发韧带重建及半月板损伤的膝关节镜下治疗,还包括肩关节不稳定、肩袖损伤等各类肩关节镜下手术,以及肩关节创伤重建及人工肩关节创伤重建及人工肩关节置换等切开重建手术。治疗理念和手术技术均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
烧伤科 1958年成立,现已有床位80张、3个功能式、整体护理病房、治愈的病人已达2万余例,门急诊20余万例,抢救成功烧伤面积达80%的病人数百例,其中包括三度面积达90%的极重度烧伤病人10余例,总治愈率达98%,治疗水平居国际先进行列,在削痂疗法,“血管游离移植治疗上肢电烧伤”,大网膜轴型皮瓣、微粒皮移植等科研成果为烧伤医学事业做出了世界性的贡献。作为全国重点科室,他们成功应对了多起突发事件,在克拉玛依大火、蓝极速网吧和京民大厦事件,
17261
2457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骨科成立于1954年,由我国骨科创始人之一的叶衍庆教授创办,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独立骨科专业科室,涌现出过邦辅、柴本甫、陶锦淳、马元璋、钱不凡、蔡体栋等一大批国内著名的骨科专家。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目前已发展壮大成为国内外颇具一定影响的临床骨科医疗中心之一,现拥有102张固定床位,5个亚学科专业组......
3071
2458
骨科研究所经多年建设已经形成一支整体素质高、梯次合理的人才队伍。拥有博士和博士后导师1名,硕士导师5名。正高职称6人,副高职称11人,主治医师10人,住院医师9人。全所硕士以上人员占全部主系列的90%以上。该所下辖脊柱、骨病和关节、创伤三个各具特色的临床科室、一个骨科实验室及一个康复治疗室......
4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