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现在大家只关心放假,过节的念头就淡了。
小的时候住在西城西绒线胡同。那时候住在四合院里。虽然外面革命不断,可是家里的日历牌儿那是不会少的。厚厚的一摞订在那里,每天撕下一张,新的一天就露出来,实在是一件令小孩儿兴奋的事。上面自然有公历也有农历或者阴历。
快到了阴历五月初五,小孩儿就有了新的盼头,就是吃粽子。现在的小孩儿不会理解那贫穷的时候吃粽子的诱惑。粽子在北京必有白色的黏米和枣,有时也放豆馅儿,但是没有南方那种咸肉做馅儿的习惯,有也没得放。粽子叶据说是苇子叶为好,其次是竹子叶。不过小孩儿也弄不大清楚,只是关心宽的叶子就能包大一些。但是那时候各样东西都是按人口凭副食本定量供应,很有限的一点儿。有时候买到黄橙橙的黏米就觉得很新奇,好像显得比白色的富贵一些。
小孩儿自然也会听到大人一边包粽子一边讲屈原的故事。但是那个很难理解的事情远没有粽子的诱惑力大。一边望着包好的粽子一边想:古代人干嘛把粽子都扔江里头啊,多可惜啊!经常吃窝头土豆红薯的我要是能变成鱼那有多好!就可以吃到很多很多的粽子了,那真是幸福的幻想。
现实是粽子要分每人几个的,好像也就一两个,还给一小匙白糖。粽子解开绳子,顺着叶尖一层层小心绕开,闻着叶子的清香逐渐引出米香和枣香,最终露出菱角状的粘粘的白色或者黄色的粽子。最重要还是沾上一点白糖咬到嘴里,除了好吃就还是好吃了。有时大家还要数数自己的粽子里有几颗枣核儿,最多的那个就觉得自己好幸运。
吃完了自己的还要偷窥别人的那一份,偷吃自然不可能,都看得紧着呢。家里也不容许有人多吃多占。只能盯着别人的嘴,想象那粽子滑进喉咙的感觉。所以小的时候,对于端午节到没什么印象,只知道粽子节到了就有粽子吃了,盼着早点到来。
后来改革开放以后,吃的东西多了,粽子从可以过节随便吃到经常都有卖的,但是逐渐的没有了吃粽子的欲望。倒是开始知道端午节好像是几千年前古人百越族祭祖的日子。到了春秋,楚国虽然灭亡却留下屈原爱国的美名永世流传,不知是凑巧还是故意凑巧,吃粽子从祭祖变成了纪念屈原,当然,同一天需要祭祀的还有伍子胥等好几个名人。可能百越族随着时间的流逝被同化掉了,自然祭祖也就无从谈起。但是从宋朝起,中国就总是被欺负,败多胜少,找不到制胜之道,不禁总让人想到屈原,觉得投江自尽表达绝不屈服实在是中国人的精神典范,应该大大宣扬。于是,每年一边大嚼粽子一边表达对屈原等人的钦佩,虽然真去学屈原的也没有几个,大家更愿意随遇而安。也许真像古人说过的,关心江山的是贵族和官,关心生活如何就是每个百姓的事情了。
今天过端午节对于很多人来说,不过是多一天休息,粽子虽然变换了很多花样,南北大汇,品种齐全,随时可以买到,却再也提不起人们的食欲。想来当年投下那么多粽子到江里,那些鱼也是不耐烦再吃了吧?
不过一提起粽子,嘴里还是儿时的清香甜蜜,就像不久之前一样清晰,味道迟迟褪不去。喜欢小时候的粽子节,因为少才会珍惜。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