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

关节

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

影响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手术疗效的因素

来源:骨科在线 编号 : #23068#
2012-01-03
我要评论

许伟华, 杨述华, 叶树楠, 李 进, 刘先哲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外科

目的 探讨影响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手术疗效的因素。
方法 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手术治疗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患者119例121侧,男62例63侧,女57例58侧;年龄16~85岁,平均43.1岁。AO分型:B4型15例15侧,C1型42例42侧,C2型37例37侧,C3型27例27侧。皮肤软组织损伤严重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器固定;开放复位采用髌骨旁切口,显露股骨远端及其关节面,先进行股骨关节面的复位,用克氏针或拉力螺钉固定,然后矫正股骨成角、短缩和旋转畸形,最后选择合适的内固定进行固定。7例7侧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器固定;112例114侧采用开放复位,其中5例5侧使用外固定器,11例11侧使用克氏针螺钉固定,8例8侧使用“T”或”L”形钢板,21例21侧使用髓内钉系统,37例37侧使用股骨髁钢板,32例32侧使用动力髁钢板。术后进行Neer膝关节功能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测量。
结果 随访时间7~78个月,平均29个月。术后感染4侧。患肢术后膝关节活动度10º~140º,平均109º;Neer评分41~100分,患肢49侧(40.5%)为优,36侧(29.8%)良,25侧(20.7%)为中,11侧(9.1%)为差,平均63.7分,优良率为70.3%。其中复杂粉碎性骨折B4和C3型的评分分别(56.3±15.9)分和(52.1±20.3)分,明显低于简单粉碎性骨折C1和C2型的(70.3±16.5)分和(67.7±18.7)分(t=4.6,P<0.01)。股骨髁钢板内固定组和动力髁钢板内固定组(开放复位)的疗效优于外固定器固定组(闭合复位和开放复位)(t=3.9,P<0.01)。
结论 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类型、不同手术方式是影响术后患肢关节功能的重要因素。
 

已评论0

请您登录后再评论

页面

返回顶部
订阅 RSS - 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