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参考报骨科频道

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

颈椎疾病手术治疗专题

第一作者:陈 峰 编号 : #99341#
2013-10-10
我要评论

陈 峰      余可谊        田 野  

1. 颈椎前路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及其翻修手术


     上海长征医院袁文教授指出要区分相关阶段退变和相邻阶段病变,前者指影像学改变,而后者是有相应临床改变。Hilibrand等在1999年报道颈椎前路融合后ASD发生率为2.9%每年,5年的发生率为13.6%,而10年的发生率在25.6%。文献中报道影像学ASD发生率在50%~92%,而有症状的相邻节段退变病(adjacent segment disease)发生率则为6.1%~16.9%,各组文献报道差异的主要原因和评价标准不一有关,但总体上显示影像学上的退变发生率虽较高,但造成临床症状的比例并不高。袁文教授报道736例前路颈椎融合术,有228例获得5年以上随访,其中72.5%有影像学上的ASD,但有症状者仅为10.9%,因此多数的ASD并不需要外科干预,以健康宣教和指导为主。翻修手术的指征主要包括有症状的ASD和合并植入物并发症的病例,手术原则为彻底减压、尽量恢复曲度和高度;尽可能直接减压;尽可能减少再次手术并发症,翻修手术一般采取前路手术,少数采取后路或者前后路联合入路,而且要慎重采用非融合技术。另外,袁文教授建议在翻修手术中采取无切迹的椎间融合器以减少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尤其是在长节段固定病例。


2. 四节段颈椎前路融合术探讨


    北京协和医院胡建华教授介绍道,对于多节段颈椎病而言,可采用跳跃次全切(Skip)、连续次全切、ACDF与ACCF杂合(Hybrid)等不同组合方式,手术方式的选择应首先认定责任椎体,然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析。如Skip术式适用于连续四个节段受压、中间椎体后方无明显压迫、颈椎不稳、术前有严重的颈肩痛患者...

已评论0

请您登录后再评论

页面

返回顶部
订阅 RSS - 医学参考报骨科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