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

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

重视涉及方形区髋臼骨折的前路手术治疗

第一作者:蔡贤华 编号 : #99314#
2013-10-10
我要评论

    Judet在1964年指出方形区(quadrilateral surface)由坐骨体内侧的四边形区域构成,位于后柱内侧面。虽然Letournal分类未提及方形区骨折,但临床不难发现,除单纯前壁及后壁骨折外,其他类型髋臼骨折均可能涉及方形区。由于方形区主要是后柱内壁的一部分,不是负重区,其移位往往连同后柱一起移位,目前绝大部分学者均认为其复位取决于后柱的复位,复位和固定的重点是后柱。但涉及方形区的骨折多呈粉碎性,且方形区骨质菲薄,直接固定螺钉极易进入关节腔,给方形区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带来很大的难度,此区域骨折如不能得到有效的复位和固定会导致髋关节半脱位、功能障碍及早期骨性关节炎。因此,涉及方形区的髋臼骨折的治疗是目前创伤骨科的一大挑
战。
     双入路是治疗涉及方形区髋臼骨折的标准方法,但损伤大,采用单一入路、简单有效的内固定是骨科医生的共同追求。涉及方形区髋臼骨折前侧手术入路主要为标准的髂腹股沟入路和改良Stoppa入路。这两种入路均可以有效显露髋臼方形区,但在手术操作中均存在优缺点:1)、髂腹股沟入路切口可充分显露髋臼前壁及前柱,可直视方形区及部分后柱,缺点是需要牵拉腹股沟区的血管神经束,解剖较复杂,手术难度相对较大;2)、改良的Stoppa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相比,易于解剖,可直视方形区,可直接处理死亡之冠,可沿骨盆缘内侧用重建钢板支撑、固定。其主要缺点为:①显露范围较髂腹股沟入路小,显露前柱与髂骨往往需要辅助髂骨入路;②某些手术器械不适合该入路;③牵拉腹壁前的组织可致股血管紧张而造成血管损伤。

已评论0

请您登录后再评论

页面

返回顶部
订阅 RSS - 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