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进展

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

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时机选择

来源:骨科在线 编号 : #1475#
2010-02-02
我要评论

【摘要】  目的 选择合适时机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方法 我院自2004年2月至2006年7月41例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不同情况,于伤后不同时间,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 仅2例患者发生浅表感染,无深部感染。结论 手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满意,而选择合适的时机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

 Operation time on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GU Meng-zhen,CAO De-liang,XU Zhi-ying,et al.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Changning Centre Hospital,Shanghai 200336,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hoose appropriate time of operation on tibial plateau fracture.Methods Forty-one cases of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were treated by open reposi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at different time after injury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Results Only two cases suffered from superficial infection while no case of deep infection happened.Conclusion Open reposi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is effective for tibial plateau fracture.However,in order to get good result,operation time should be chosen appropriately.

  [Key words] tibial plateau fracture;operation

  随着城市建设和道路交通的快速发展,高能量损伤的胫骨平台骨折逐年增加,复杂型骨折所占比例明显上升,手术内固定治疗已经成为公认的有效治疗手段[1]。选择合适时机进行手术不仅能减少创伤反应,缩短住院周期,同时也是手术效果的保证,而手术时机选择不当,常易导致术后软组织感染、皮肤坏死,甚至关节内感染、内固定失败、膝关节功能障碍及创伤性关节炎,造成病残。2004年2月至2006年7月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骨科手术治疗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41例,根据不同创伤类型,选取不同时间进行手术,仅2例患者发生近期浅表感染,无深部感染,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龄24~80岁,20~50岁青壮年38例,占90.47%。左侧24例,右侧17例。交通意外40例,

  坠落伤1例。采用Schatzker分类:Ⅰ型2例,Ⅱ型15例,Ⅲ型6例,Ⅳ型2例,Ⅴ型12例(其中1例伴胫股关节外侧脱位),Ⅵ型4例。以上病例均为我院首诊,闭合性骨折,其中Ⅳ型以上复杂型所占比例为39%。

  1.2 方法

  1.2.1 手术时机 5例于伤后24~48 h出现张力性水疱(均为复杂型骨折),行加压包扎外固定及抗炎消肿等治疗,4例于伤后2周水疱完全愈合后手术,1例于1周后水疱初步愈合即行手术。其余均在伤后2~5天手术。

  1.2.2 切口选择 Ⅰ型、Ⅱ型、Ⅲ型骨折均采用胫骨近端外侧切口,Ⅴ型、Ⅵ型骨折均采用前正中切口,切口均不位于内固定表面。

  1.2.3 内固定选择 Ⅰ型、Ⅱ型、Ⅲ型、Ⅳ型骨折内固定采用单块高尔夫钢板,Ⅴ型、Ⅵ型骨折采用双侧支持钢板或支持钢板+松质骨螺钉固定,平台塌陷区均给予植骨(自体髂骨或羟基磷灰石)。

  1.2.4 术后治疗 术后均行棉垫加压包扎支具固定,抗炎消肿治疗。

  2 结果

  浅表感染2例,1例经换药后Ⅰ期愈合,1例(1周后水疱初步愈合即行手术者)经换药后2周拆除缝线,但有窦道形成,于术后2个月骨折初步愈合后去除钢板同时清创后完全愈合,无深部感染及皮肤坏死,未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除1例关节面台阶大于2 mm外,余均在2 mm以内,胫骨内翻均小于10°。伴胫股关节脱位1例因伤后1天手术,张力过大,无法行双侧支持钢板固定,只能行单侧钢板固定,结果外侧平台增宽约5 mm。术后随访2个月至石膏拆除,X线显示植骨块填充良好均未发生关节面早期沉降。

  3 讨论

  3.1 创伤反应的判断 高能量损伤的胫骨平台骨折逐年增加,复杂型骨折所占比例明显上升,高能量损伤不仅造成骨折粉碎难于处理,同时也导致严重软组织损伤,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处理困难,术后感染、皮肤坏死、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率高,其中对软组织损伤的估计不足、处理不当也是一个重要原因[2]。胫骨近端以骨性结构和韧带为主,皮肤张力较高,一旦发生损伤、组织肿胀,周围软组织缓冲余地小,容易出现张力性水疱,甚至骨筋膜室综合征。这些情况对手术及预后产生不利影响。那么如何判断软组织损伤程度以及何时适合开展手术呢?本组病例中我们发现胫骨平台骨折水肿高峰一般出现于24~48 h,本组5例张力性水疱均于此时段内出现,而其余病例肢体水肿程度虽不尽相同,但伤后48 h后均未出现进一步加重趋势。基于以上情况,我们以伤后48 h作为Ⅰ期创伤反应的分界。

  3.2 手术时机的选择 对于胫骨平台骨折,大部分术者均建议早期手术。诚然,伤后3天内早期手术可以缩短创伤反应持续时间,避免二次水肿等反应,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同时可以缩短住院周期

已评论0

请您登录后再评论

页面

返回顶部
订阅 RSS - 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