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进展

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

手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健康教育

来源:江慕尧 李春晓 李慧 李男 陈覃雯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全军骨科中心 编号 : #79005#
2013-02-20
我要评论

摘要:目的 分析手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及其父母的特点,探讨健康教育对策。 方法 收集31例患儿及62名患儿父母的资料,实施健康教育措施,给予效果评价,需求调查,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 对患儿的健康教育效果难以评价,本组患儿父母文化程度偏低,很少提出关于心身的教育需求,学习能力欠佳,不能理解或错误理解健康教育内容,并且易遗忘。  结论 对患儿和其父母都要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健康教育,应采取多种教育措施相结合,并要多次重复,反复的评价。

关键词: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手术治疗  健康教育  幼儿  家庭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 he H ip,DDH)是一种先天性疾病,早在1000年前Hip-kosates就首先报道过此病,是临床小儿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其诊断和治疗也较困难[1]。目前临床治疗根据患儿情况,采用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疗,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健康教育贯穿全程。对患儿及家长的健康教育,直接关系着患儿功能的康复程度。我科历年来收治需手术治疗的DDH患儿,自2011年1月开始,对DDH需行手术治疗病例的健康教育进行研究,收集患儿及家庭的情况,根据疾病康复过程,制订健康教育计划和实施步骤,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1.1患儿资料

自2011.1—2011.10收治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病人31例,49髋;其中男5例,女26例,年龄1岁6月至5岁6月,平均2.5±1岁,具体见表1。

表1:31例DDH患儿情况

患儿有12例为剖腹产,19例为顺产;6例为不足月产,25例为足月产;为第一胎16例,第二胎13例,第三胎2例。

1.1.2患儿父母资料

31例患儿的父亲生育年龄为21.3岁至33.3岁,平均27±3.6岁;小学文化12人,中学文化程度16人,大学3人;在家务农21人,外出打工3人,个体经营1人,工人3人,公务员3人。母亲生育年龄19.5岁至33.1岁,平均24.8岁,而生育年龄<22岁的有13人,22~25岁有1人,25~28岁有6人,>28岁有11人;在家务农21人,外出打工2人,个体1人,工人3人,企业职员1人,公务员3人。见表2

表2:DDH患儿父母情况

1.2方法

记录全部到我院就诊,需要行手术治疗的DDH病例,入院时调查记录患儿及患儿父母的一般情况、就诊情况、患儿生产情况、记录患儿发育情况等;住院期间及时记录病情和治疗护理措施;分配责任护士,实施入院教育、术前教育、出院教育、常规每周健康教育,并根据每日的沟通交流和评估,在病人及家属有需要时进行健康教育;每次记录健康教育的时间、内容、评估效果等。

对患儿的健康教育,根据患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把需要宣教的内容编成游戏、故事和唱儿歌的形式进行。对家属的健康教育根据其文化程度、理解能力等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方法进行。

2结果

2.1对患儿的健康教育实施和调查

患儿健康教育实施难度大,虽然采用了多种的形式,但护士仍难以掌握,效果也难以评价。

2.2对患儿父母的健康教育实施和调查

本组患儿的父母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75.8%,社会经济条件欠佳,多为务农和外出打工人员。一方面对责任护士的健康教育内容认同性强,主动性较差,很少主动提出对疾病知识了解要求,入院教育后调查需求,74.2%的家属无明确的需求;另一方面又难以理解临床治疗,67.7%的家属一入院,就要求打针输液,83.9%的家属要求减少术前牵引天数,尽早手术;对医务人员依赖性强,但理解能力较差,常造成理解的偏差;对健康教育内容容易遗忘,需护士反复进行讲解和沟通。

3讨论

3.1对患儿的健康教育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是儿童股骨头在髋臼内的位置受到破坏的一种疾患。发病率与遗传、胎产、产后护理、地域等因素有关。髋关节脱位的发生与后天环境密切相关,出生时的髋关节特点决定了出生后护理不当极易引起髋关节不稳或脱位[2]。

因临床手术治疗适应症,我科收治的病例年龄都在18个月以上,但都小于6岁,都处于婴、幼儿期。其中1.5~3岁26例,占85.4%,>3岁5例,占15.5%。婴幼儿期是人生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进行语言训练的关键期,此时具备了一定的语言交流能力,表现为对外界的积极探索,展现自我的愿望和倾向[3]。对他们的最好方法是“寓教于玩”。

护士要做好健康教育,需了解一定的婴幼儿发育知识。经常给予躯体上的亲近,满足患儿的“皮肤饥渴”;根据患儿的特点,采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教育;在与患儿交流中,首先要向患儿进行自我介绍,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展示对患儿的肯定和关心,允许患儿去探索环境,如触摸听诊器等;与患儿交流时,可用一定的语言交流,但语言要简单明了,提问时多用闭合式提问,可以把宣教的内容编成儿歌,教幼儿说唱;与患儿的主要交流途径是非语言交流,注意观察患儿的表现,多给予表扬和肯定,避免责备和讥笑。

3.2对患儿父母的健康教育

因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及交流方式有限,获得早期疾病诊断的信息受到限制,采集病史和健康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患儿父母,与患儿父母的沟通非常重要。

临床结果显示,l岁以内采用支具治疗,绝大多数患儿的DDH可以治愈,至少不会遗留高位脱位的严重后果[4]。本组病人父母文化层次较低,对医学知识知之甚少;未能及时发现患儿的病情,常带有很强的负疚心理,表现为对患儿的过度保护;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一般,患儿的治疗成为家庭不小的负担;到医院就诊,期望值非常高等等。多种原因造成患儿父母的焦虑、抑郁等情绪反应。而婴幼儿对他人的情绪非常敏感[5],对家属进行合理的健康教育,可缓解其不良情绪和教会家属正确关注、教育幼儿的方法,有利于患儿的康复。

与患儿父母交流时,要注意尊重,避免使用谴责的语气;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考虑家属的特点,用她们可以理解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要注意反复的宣教和效果评价,要求家属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避免理解错误;在健康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家属的主动性,让她们参与康复训练计划的制定,并要尊重他们的意见;在对患儿进行训练时,要求患儿父母也参与,学会训练方法;在宣教方式选择上要灵活机动,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注意要让患儿的家庭参与其中,可以缓解父母对患儿的内疚感和增加他们的价值感。

DDH患儿的康复过程,需要医务人员、患儿及患儿家属的共同合作,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作为临床护士,要从身理-心理-社会全面的关注病人,并要不断的探讨和研究病人的特点和需要,才能提供更优的护理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潘少川.小儿骨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5 131.

[2]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09.

[3]李心天.医学心理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225

[4]李子荣.髋关节发育不良和脱位早期发现并分型选择治疗.中华外科杂志2008:46(7):1281-1283

[5]陈素坤.临床心理护理指导.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40-42

作者简历:

江慕尧(1974.10-),女,江苏南京人,主管护师,研究生,主要从事临床护理管理、心理护理及骨科临床护理工作

已评论0

请您登录后再评论

页面

返回顶部
订阅 RSS - 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