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进展

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

磨损颗粒与假体周围骨溶解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 戴尅戎教授 编号 : #82178#
2013-05-06
我要评论

    假体周围骨溶解引起的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是严重影响假体中远期使用寿命的最主要并发症,而关节假体磨损产生的大量颗粒是引起假体周围骨溶解的重要因素。磨损颗粒能够诱发假体周围组织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反应,包括刺激假体周围组织内的巨噬细胞、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等产生多种炎性细胞因子,促进破骨细胞形成及骨质吸收,同时影晌成骨细胞的分化并抑制骨形成,最终导致假体周围的骨溶解。

    研究证实,磨损颗粒诸多特征例如理化性质、尺寸、形态及浓度等多方面因素均可影晌生物学反应的强度特别是巨噬细胞的功能及活性。例如,聚乙烯颗粒被认为是引起假体松动的重要因素,而组织内聚乙烯颗粒尺寸小至易于被细胞吞噬时,更容易出现假体骨溶解。目前,随着新型耐磨损材料如陶瓷的广泛应用:对陶瓷磨损颗粒的研究越来越多,陶瓷颗粒引起局部生物学反应较轻,但这种纳米级颗粒尺寸更小,因而有可能更容易进入机体各组织或内脏。
    认识不同磨损颗粒的生物学活性,对于认识假体周围骨溶解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我们积极预防、诊断和治疗假体周围骨溶解提供了靶点和新技术。
已评论0

请您登录后再评论

页面

返回顶部
订阅 RSS - 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