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积水潭医院

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

一名骨科护士对护理专业的感悟

来源:骨科在线 编号 : #119321#
2015-05-11
我要评论


北京积水潭医院护理部 董秀丽


    87年护士学校毕业,我被分配到了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工作,说实话当时很失落,那时的梦想最想去的科室是内科、其次是外科或者急诊。主要原因自己崇拜的美女老师都在内、外科。其次是觉得内、外科忙、专业性强,最能锻炼人的意志品质。现在分析也许更主要的原因是心里没底儿,骨科专业上学的时候学的课时很少,又没在骨科实习过,小孩儿那就更是盲点。
    但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很快的就喜欢上那里,80年代的时候骨科手术不象现在这麽多,没有陪住,只有每周二、四、日下午4-7点允许家属探视,所有的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安全护理等全部由护士完成。让我最难忘怀的是那时不管是老主任、医生、护士长、还是护士白衣口袋里都装着一本小人儿书,你会随时看到病床前医生、护士在声情并茂地给孩子们讲故事的身影,护士长、护士每天会亲自发饭,主任、医生、护士一起给患儿喂饭。
    那时,先天性畸形、农村患儿多,很多家庭没有收入来源、为了给孩子治病,甚至卖房。医生、护士们会不约而同的从家里拿一些衣服、食物、书籍等帮助需要的家庭。那一个个真实场景也许是我职业生涯中真正的第一堂的人文关怀的课程,那种爱与关怀也许超越了专业本身。
    94年我自己做了妈妈,99年我做了护士长,生活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进入新的年代儿骨的疾病谱也发生个很大的变化,不仅有先天畸形,创伤、肿瘤的患儿也越来越多,护士也越来越年轻,但文化的传承让我们更加用爱、温暖诠释着护理的精髓理解。两次人生角色的转变,也让我更加体会到了母性的爱、职责重要,对专业的内涵有了更深的理解。
    2003年北京发生SARS疫情,小儿骨科有两个病房,当时要合并成一个病房,我带了9个年轻的护士奔赴医疗队,她们有的还没结婚,有的刚结婚,有的孩子很小。那时我的女儿刚刚上小学一年级,坦率的说我有点儿害怕,除了担心女儿,更担心我们中间的任何人被感染,我想她们也一定害怕,但没有任何人退缩,也没有任何誓言,真是凭着一种对生命及职业的尊重,有的只是从容与淡定,经过1个多月没有硝烟的战场的洗礼,我们经受过了严峻的考验,我第一次对“舍小家为大家”的又了真实意义上的认识,对职业精神有了更深的感悟。
    2004年我荣获得了北京市卫生工委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但这个荣誉获得者应该是小儿骨科的团队,是积水潭医院的护理团队,更是整个护理团队的荣誉。现在骨科护理专业已经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有了骨科专科护士,有了骨科学术团体,我们要做的事还有很多很多,我自豪我是一名骨科护士,希望在中华护理骨科专业委员会的带领下为骨科护理专业发展多做贡献。




已评论0

请您登录后再评论

页面

返回顶部
订阅 RSS - 北京积水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