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

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

[node:field-long-title]

第一作者:杨同其 编号 : #6754#
2010-12-29
我要评论

杨同其 缪烨 徐耀增 孙俊英 杨惠林 唐天驷  董天华
苏州大学第一医院

摘要:目的 探讨在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假体的术后生存率和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 dysplasia of the hip,DDH)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DDH合并创伤性髋关节炎患者92例103髋,女85例96髋,男7例7髋;年龄39~78岁,平均47.2岁。根据Crowe分级:42例46髋为Ⅰ度,21例24髋为Ⅱ度,16例18髋为Ⅲ度,13例15髋为Ⅳ度。49例56髋采用改良Gibson入路,43例47髋经直接外侧Hardinge入路。46例48髋使用自体股骨头进行髋臼骨移植,所有移植的骨块均用松质骨螺钉或Kirschner钢丝固定于髋臼上。进行骨移植的适应证主要是髋臼组成部分的上方未取得足够骨覆盖。结果 62例76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9年,平均98个月。将因无菌性松脱而行髋臼翻修作为观察终点,10年随访髋臼假体生存率为86.8%~94.4%,平均90.6%;18年随访生存率为53.9%~72.0%,平均63.0%。结论 随着髋臼发育不良严重程度的加重,随访10年后骨水泥型髋臼假体有更高的失败率。
已评论0

请您登录后再评论

页面

返回顶部
订阅 RSS - 髋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