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变

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

脊柱整体矢状位形态对颈椎后路单开门术后颈椎矢状位的影响

来源:骨科在线 编号 : #138980#
2023-08-05
我要评论


颈椎病是一种以颈椎间盘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病,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韧带增厚,致使颈脊髓、神经根、椎动脉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等临床综合症。常见临床症状为颈肩痛、头晕、上肢麻痛、肌力下降、严重者可出现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功能障碍,出现瘫痪。


1977年,HIRABAYASHI教授在颈椎椎板切除术的基础上,开创了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LAMP)。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相对简单,适用范围较广,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已被广泛证实。


优点:

1、通过扩大椎管容积,实现脊髓的间接减压;

2、作为非融合手术可保留颈椎活动度。


缺点:

1、对颈椎后方结构及肌肉韧带产生破坏,颈椎后方背屈力量减弱;

2、术后颈椎矢状位形态出现颈椎前凸减小,甚至发生后凸畸形;

3、前凸丢失和后凸畸形与术后不良预后相关。



颈椎局部相关危险因素多,未形成统一意见。目前分析LAMP术后颈椎前凸丢失的危险因素包括:

1、术前T1 SLOPE 较大(一般大于25°);

2、术前C2-7 SVA较大;

3、术前颈椎前凸较小;

4、术前颈后肌群质量差;

5、术前颈椎屈曲活动度过大。


一、脊柱整体矢状位与LAMP术后颈椎前凸丢失


以T1 SLOPE 代表整体平衡,以CSVA代表颈椎平衡,整体平衡良好,颈椎局部平衡就能维持:

1、小CSVA,小T1 SLOPE,术后颈椎前凸轻度丢失;

2、大CSVA,小T1 SLOPE,术后颈椎前凸恢复;

3、小CSVA,大T1 SLOPE,术后颈椎前凸轻度丢失;

4、大CSVA,大T1 SLOPE,术后颈椎前凸明显丢失。



以T1 SLOPE 代表整体平衡,以CSVA代表颈椎平衡,但目前对于术中脊柱整体矢状位情况与LAMP术后颈椎前凸角的丢失缺乏明确的研究。


二、研究方案及结果


1、研究方案:

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LAMP手术的患者,术前术后有脊柱全长片。


颈椎矢状位参数


整体矢状位参数


2、研究结果:


患者术前脊柱矢状位参数


颈椎前凸减少组与前凸增大组相比T1 SLOPE角更大且SVA 更大,脊柱整体矢状位情况对LAMP术后颈椎矢状位变化存在影响。




总的来说,较大的T1 SLOPE、较大的脊柱整体SVA可能与LAMP术后颈椎前凸丢失有关,且术前评估需充分考虑颈椎矢状位形态及脊柱整体矢状位平衡情况。

已评论0

请您登录后再评论

页面

返回顶部
订阅 RSS - 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