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其他

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

对一些肩袖撕裂修补术后再撕裂和康复问题的思考

第一作者:薛庆云 编号 : #126143#
2016-01-14
我要评论

对于症状性肩袖撕裂现在公认的治疗方法是关节镜下的肩袖修补术,然而修补术后发生肩袖再撕裂是医生和患者共同担忧的一个问题。康复锻炼的时机和强度目前存在着争议,其与再撕裂的关系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美国杜克大学Jonathan等最新的研究显示,手术后早期积极的康复锻炼和早期的悬吊制动对远期的关节活动范围和再撕裂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如何减少再撕裂的几率?我们该何去何从?


肩袖修补技术在20世纪末期逐渐兴起微创手术,由于其具有创伤小、临床效果好等优点很快被临床医生所接受。其具体优势包括:术野大、创伤小、不损伤三角肌、可以早期活动、降低感染发生率及纤维挛缩发生率等。目前关节镜下修补肩袖损伤已被作为肩袖修补的标准术式。关节镜下肩袖修补的目的在于将肩袖固定到其肱骨大结节的止点而恢复腱骨连接的完整性。不同的外科医生使用关节镜修复损伤的肌腱时,修复理念不尽相同。


对于术后肩袖发生再撕裂概率的报道,早期的数据是11%~94%,最近一项系统回顾性研究发现关节镜下修补术后再撕裂的几率为20.4%。但对于导致术后肩袖再撕裂的影响因素,学界对这一问题仍有很大争议。关于患者方面的特异性因素包括:年龄、愈合的微环境、肩袖撕裂的特征、肩袖组织的质量、脂肪浸润的程度、术前症状持续的时间、骨质疏松的程度、糖尿病、吸烟及非甾体类消炎药不同的应用等。关于医生方面的因素包括:修补的技术和方法、锚钉的选择、手术技术的熟练程度、术中的软组织松解、肩峰成形、结构增强、以及PRP技术的应用等,其中重要的因素为手术固定技术的选择和应用,现在SutureBridge技术已被临床证实其可明显减少再撕裂的几率。本版文章中日本宫崎大学的Taniguchi等提出的表面固定修补技术也有着与SutureBridge技术相似的优势,并且可用于老年人,其再撕裂率仅为19%,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已评论0

请您登录后再评论

页面

返回顶部
订阅 RSS - 关节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