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Arch Intern Med》2012年12月报道】题:初次服用降压药物的老年患者发生髋部骨折的风险(作者ButtDA.等)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中50%患有高血压,其中90%会不断进展。在60岁以上初次诊断高血压的患者,72%会开始服用降压药。高血压、降压药和摔伤三者相互关联,增加了髋部骨折的风险。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开始服用降压药物时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并伴有头晕、昏迷、晕厥等症状。这些症状往往快速出现,持续时间较短,是导致患者摔倒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检验老年患者初次服用降压药物与发生髋部骨折的风险是否相关。
安大略省药物福利计划(ODBP)对66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初次服用下列降压药物之一的都进行了记录:噻嗪类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和β-肾上腺素阻滞剂。ODBP数据记录了所有65岁及以上患者的处方,误差小于1%,数据可靠性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诊断要排除以前因某种原因曾开具过降压药物的患者。
观察入选患者在2000年4月1日~2009年3月31日期间发生第一次髋部骨折的情况。这些髋部骨折患者如果是最近开始服用降压药物的,则定义为暴露病例。加拿大健康信息研究所-出院摘要数据库(CIHI-DAD)对髋部骨折诊断的敏感度为97%,阳性预测值为98%。以下患者则被排除:住院治疗的、住养老院的、搬运过程中受伤的以及病理骨折的患者。
研究采用自我控制病例序列(SCCS)设计评估队列中每个患者在高危期(开始服用降压药物的一段较短时间内)髋部骨折的相对发生率,并将其与低危险期和非暴露期(对照期)的发生率相比较。作者将初次服药后的45天时间段作为高危期,来观察体位性低血压的影响,因为他们不清楚何时是初次服用降压药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出现摔倒危险的精确时期。以45天为基础时间间隔,服药前的3个连续的45天设定为对照期,服药后的3个连续的45天设定为低危期,紧邻服药的两个连续的45天设定为暴露前期。选择为期90天的暴露前期有2个原因:髋部骨折的患者从入院到后期康复的住院恢复期应不少于45天;医院所开降压药处方在90天后才送达ODBP。紧邻暴露后高危期后的45天为清除期,此期药物分类药代动力学会有短暂的变化。每例患者的总观察期为45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