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参考报骨科频道

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

肱骨近端骨折的综合分析和保守治疗

第一作者:龙海涛 编号 : #107516#
2014-05-20
我要评论

  【据《Orthopaedics and Trauma》2013年6月报道】题:肱骨近端骨折的综合分析和保守治疗(作者Limb D.等)

  肱骨近端的组成及与骨折线的关系

  Codman发现肱骨近端发生骨折时,骨折线有一种强烈的趋势沿着骨骺融合线走行,成为骨折分类的基础,不同的骨化中心也有利于我们观察和理解不同的骨折块及移位。

  肱骨头是一个独立的结构,由致密的软骨下骨支持软骨形成,其内部的骨小梁相互交错,在软骨面的边缘有关节囊附着,形成解剖颈。因此,解剖颈周围形成骨质特性的转变区,成为潜在骨折线的好发区域。骨折后肱骨头成为分离的部分。肱骨头内侧(解剖颈与肱骨干交汇处)有较厚的关节囊附着,在某些类型的骨折中,此处致密的软组织附着将成为肱骨头的唯一血供来源。

  肱骨干是第二个结构完整的部分,肱骨干向上膨胀变大形成干骺端,其生物力学特性发生了改变,特性改变在内侧的肱骨头和骨干交汇处最明显,是骨折线常见的发生部位,形成外科颈骨折。

  在肱骨头和骨干之间就是膨大的干骺端及肌肩袖的附着点,此区被肱二头肌长二头腱沟分成两个结节(前内侧的小结节和后外侧的大结节)。CT检查可见该处的骨质较薄,但骨质表层有肌肩袖的sharpey’s纤维渗入。因此,只要肌肩袖完整时,大小结节就是两个完整体,骨折后被肌肩袖牵拉而向不同方向移位。

已评论0

请您登录后再评论

页面

返回顶部
订阅 RSS - 医学参考报骨科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