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骨科杂志

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

间质干细胞移植修复脊髓损伤: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

第一作者:张超 编号 : #127786#
2016-04-26
我要评论

张超  Chekhonin  Bryukhovetskiy  李波  冯世庆

脊髓损伤是一类通常由创伤所致感觉和运动功能受损的临床常见疾病,其病理生理改变主要发生初损伤过程及二次损伤过程,可直接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组织坏死、感觉和运动功能的不可逆病变,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为抑制二次损伤和修复受损的中枢神经系统,国内、外开展了广泛的探索与尝试,修复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减压、生物材料移植、自体外周神经移植等方法,但临床疗效并不满意。干细胞具有可促进神经细胞再生及直接分化成神经样细胞的可能,同时具有抗炎、抗凋亡、抗氧化应激、促分泌营养因子及促血管再生等多重疗效,因此干细胞移植修复脊髓损伤近年来为脊髓损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在众多类型的干细胞中,间质干细胞由于其具有机体内分布广、分化潜能强、分离难度低、体外保存扩增易操作及可避免伦理道德等特点,并已在体外、动物和临床等不同层面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近年来,间质干细胞移植在脊髓损伤的修复研究过程中取得了重要进展,随着多项临床试验的结束,已有临床报道提示间质干细胞在修复脊髓损伤的临床转化方面具有良好的前景,同时也对其临床转化提出了更深层、更具体的思考和要求。本文将基于近三年内最新报道的文献和笔者研究团队的近期研究成果,对间质干细胞移植修复脊髓损伤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以及其发展前景做一系统综述。

已评论0

请您登录后再评论

页面

返回顶部
订阅 RSS - 中华骨科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