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

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

改良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塌陷关节面复位方法的疗效观察

第一作者:王红川 编号 : #78564#
2013-02-06
我要评论

王红川   楼华   刘凯   蒋俊威

目的 探讨改良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塌陷关节面复位方法的疗效。 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48例(48膝)有关节面塌陷的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男32例,女16例;年龄16~79岁,平均45.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7例,高处坠落伤5例,重物压伤8例,摔伤8例;均为新鲜闭合骨折。骨折根据Schatzker分型标准:Ⅱ型29例,Ⅲ型19例。术中通过凿开外侧骨皮质,完全显露塌陷关节面,将其下方松质骨向上夯实,同时复位关节面,采用自体髂骨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 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1.7年。末次随访时患者膝关节主动活动度为伸膝(—0.5 ± 0.3)°,屈曲(136.9 ± 8.8)°。X线片示术后1年随访时患者骨折均达骨性愈合,随访期间无内固定物断裂。末次随访时,根据Rasmussen临床评分标准,获优35例,良10例,中3例。根据Rasmussen放射评分标准,获优41例,良7例;其中关节面复位达优41例,良7例;冠状位对位、矢状位对位及髁间宽度均恢复满意。患者术前关节面塌陷(12.2 ± 8.0)mm,术后即刻为(1.0 ± 0.7)mm,末次随访时为(1.2 ± 0.7) mm,术后即刻与末次随访时关节面塌陷程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即刻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2,P=0.20)。 结论对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塌陷关节面采取凿开外侧骨皮质,直视下复位,有利于关节面良好复位,且可防止复位再丢失,其近期疗效良好,远期效果需进一步随访。

已评论0

请您登录后再评论

页面

返回顶部
订阅 RSS - 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