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

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在退变性脊柱侧凸的分布及危险因素

第一作者:马 雷 编号 : #106148#
2014-03-17
我要评论

马雷   王辉   丁文元   杨大龙   张迪   孙亚澎   张为   申勇

     目的:总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在退变性脊柱侧凸中分布的规律性,分析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发生椎体压缩骨折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12年7月治疗136例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资料,根据术前是否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分为骨折组和无骨折组。骨折组34例,男9例,女25例;年龄(71.7+1.7)岁。无骨折组102例,男23例,女79例;年龄(63.3+6.7)岁。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估胸背部疼痛程度,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T值,测量侧凸Cobb角,观察侧凸范围内骨桥发生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骨折组发生T12骨折3例,T12骨折12例,L1骨折15例,T12及L。两个椎体骨折4例。无骨折组平均年龄低于骨折组(t=17.20,P〈0.001),两组的性别组成并无差异(r=0.218,P=0.641),啕背部疼痛的VAS评分小于骨折组(卢9.30,P〈0.001),侧凸Cobb角与骨折组相比无差异(t=1.84,P=0.08),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低于骨折组(£=5.63,P〈0.001),骨桥发生率低于骨折组(x~=12.333,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伤史(OR=I.36;95%CI,1.09—2.11)、骨桥形成(OR=3-31;95%CI,2.10~5.38)、骨质疏松(OR=2.45;95%CI,1.58~4.36)会增加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机会。

     结论:在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好发于胸腰段椎体,外伤史、骨质疏松以及侧凸范围内骨桥形成是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

已评论0

请您登录后再评论

页面

返回顶部
订阅 RSS - 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