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杰 范顺武 方向前 赵兴 胡志军 赵凤东
摘 要:目的对比小切口与传统开放术式单节段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posteriorlumbarinter-bodyfusion,PLIF)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差异。方法2005年10月至2008年9月,应用PLIF手术治疗下腰椎病变的患者108例。小切口组56例,男33例,女23例;年龄32~68岁,平均53.8岁。开放组52例,男24例,女28例;年龄27-69岁,平均52.6岁。随访时间小切口组46-55个月,平均48.6个月;开放组47-60个月,平均50.2个月,两组随访率分别为91.1%(51/56)和88.5%(46/52)。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多裂肌损伤和邻近节段退变。结果VAS评分和ODI术前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小切口组均明显低于开放组。小切口组术后多裂肌横截面积减小和脂肪化程度明显低于开放组。小切口组术后出现邻近节段影像学退变的4例中2例出现腰腿痛症状;开放组术后出现邻近节段影像学退变11例中4例发生症状学退变,其中2例须再手术。邻近节段影像学和症状学退变均与术后多裂肌横截面积减小、脂肪沉积相关,但只有症状学退变与临床疗效(VAS评分和ODI)相关。结论与传统PLIF手术相比,小切口PLIF手术具有临床疗效好、多裂肌萎缩发生率低、影像学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低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