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

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

后路经椎弓根短节段固定治疗骨折脱位型胸腰椎损伤的疗效分析

来源:骨科在线 编号 : #5222#
2010-11-22
我要评论

钱军 荆珏华 田大胜 游木荣 董福龙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骨科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骨科

 
目的 探讨后路经椎弓根短节段固定治疗骨折脱位型胸腰椎损伤的疗效。
方法 12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均于伤后2周内经后路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骨折椎板减压、脱位复位、后外侧植骨治疗。通过比较术前、术后及随访期间的Cobb角、病椎节段性后凸角、矢状位指数、病椎前中后缘高度以及观察神经功能的恢复程度,进行疗效评估。
结果 全部病例都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2个月。手术后Cobb角、节段性后凸角、矢状位指数平均纠正分别为18.2±4.5°、8.4±1.7°、10.1±2.3°;病椎前、中、后缘高度平均恢复为12.6±5.3mm、6.2±4.1mm、1.3±2.1mm;术前与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相比较,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但随访过程中的Cobb角、病椎前中后缘高度均有丢失,其中cobb角的丢失和病椎中部高度的降低最为明显,分别为1.7±1.2°、2.8±3.2mm。末次随访时不完全神经损伤者,其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2级,腰背功能Oswestry障碍指数平均提高至23%。
结论 经后路椎弓根短节段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有效方法,具有固定节段少、简单安全、能重建脊柱序列等优点。但需严格掌握其适应症,防止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Kyewords:胸椎;腰椎;脊柱损伤;内固定;融合
已评论0

请您登录后再评论

页面

返回顶部
订阅 RSS - 脊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