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骨科领域诊疗技术的快速发展,骨科护理人才梯队建设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骨科专科护士的培养模式正逐步建立。骨科护理已不仅是依靠工作经验、关注疾病本身、局限于护士自身的理论和技能,已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以科研为基础的循证护理、以骨科手术学及康复治疗学密切衔接的专业护理。与此同时,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护理学组硕果累累。学组前任组长、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的吴欣娟主任荣膺2011年第43届南丁格尔奖。;学组现任组长、解放军总医院骨科总护士长屈波兼任了北京护理学会骨科学分会的副主任委员主委,并为学组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巨大贡献,从委员的选拔到函调,最终组建了coa护理学组精英团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宁宁主任,进行了骨科医护一体化模式的探索;积水潭医院的高小雁主任成为中华护理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副主委;苏州大学第一附院的李惠玲主任,积极探索骨科专科护士的培养模式;北京协和医院的杨旭护士长,率先在院内建立了血栓预防规范……今年8月在大连成功召开的中华护理学会骨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学组委员们积极参加,发表学术见解,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回顾一年的发展,骨科护理事业好似一朵奇葩,绽放在护理业前进的道路上!
解放军总医院骨科专科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骨科专科医院院长王岩教授自担任大会主席以来,非常重视护理学组的发展状况,将受邀出席第七届COA国际学术大会护理学组委员会的成立大会,为每位委员颁发聘书。本届委员的选任充分体现了学术性和地域性,以点带面,像一张网贯通大江南北,通过委员们的精诚合作,有望使骨科的护理事业均衡全面发展。
今年,在学组委员及骨科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COA骨科护理学术交流呈现出更加欣欣向荣的景象:投稿量由去年的1000余篇增加到2200余篇,且研究型论文数量大幅增长,海外稿件也一枝独秀。为了提高稿件水平及交流质量,我们在审稿方面进一步细化流程,在公平、公正、细致、严谨的基础上,审稿前将所有文章按骨科疾病种类进行相对性集中,以使审稿者更易于文章间的对比,为大会发言提供更多高质量的稿件,切实提高会场的交流水平。在专家公正、严格的评选下,产生了本次大会上口头发言的稿件200余篇和参加壁报交流300余篇文章。此外,加之,王岩教授力争在学术内容和国际化等方面有所突破,力争与众多国际组织的广泛沟通与合作,本届会议的国际化程度有了进一步大幅度提高。会议将集中体现一年来国内外在骨科护理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反映骨科基础研究、脊柱、创伤、关节、关节镜与运动医学、骨肿瘤、微创、骨质疏松、足踝外科、显微修复、护理、小儿骨科、康复、中西医结合骨科等方面的最新技术和临床护理要求。届时还将邀请各位医疗专家、教授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用专业的语言深入浅出的为广大护理同仁介绍骨科医学发展前沿,讲解密切结合临床的实用型骨科医学知识,开阔护理同仁的视野。同时,护理学组每日增设了会场督导,他们从调动会场学术气氛至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从落实发言代表到位到与各位嘉宾、教授联系,将发挥重要作用,使会场的各项工作环环相扣,紧密相接。会议专题继续延承按亚专科分类这一严肃活泼的交流方式,细化分区,在脊柱、创伤、关节及肿瘤的护理模块之外,增加编组了优质护理、护理管理、小儿骨科护理、康复护理、伤口护理、血栓护理及疼痛护理等热点问题进行集中探讨,在细节上实现交织,理念上实现交融,内容更加紧凑,对比讨论更加深入,能够提高会场交流的条理性和交流效果。
此外,本次大会历时4天,预计将有12000人参会,设护理会场2个,大会教程22个,嘉宾发言12人次,病例讨论4个,是COA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护理同仁要珍惜此次机会,展示一年来护理学组取得的成绩。我们相信,在这个高端的平台上,广大参会人员一定能够了解到更多骨科学发展的前沿知识,能够了解到更多国外骨科护理发展的最新动态,也一定能够展示出中国骨科护理人员良好的专业风貌。
2012年COA将在初冬的北京召开。初冬乍寒,但两千二百多篇来稿的热情足以温暖每一个人的心。展现了当代护理人员不断进取的蓬勃生机。昭示着中国骨科护理事业蒸蒸日上的锦绣前程。立足当前,憧憬未来,我们将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探索与进取,真诚地希望全国骨科护理同仁们一道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携手创造出中国骨科护理事业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