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期的《Spine》刊登的一个回顾行历史队列研究表明,采用全椎弓根螺钉系统以及直接的椎体矫正倾斜技术纠正轴向旋转明显优于采用钩棒系统进行治疗的效果。(Spine. 2009 Apr 15;34(8):804-7.)
Ecker报道利用钩棒系统治疗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病人中胸椎顶椎倾斜矫正的占22%,腰椎顶椎矫正的占33%。Lee在报道采用全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病人顶椎倾斜矫正的占42.5%(包括胸椎腰椎)。但目前尚没有同时对两者进行对比的文献。
研究者希望能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评估采用全椎弓根螺钉或钩棒系统治疗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顶椎的轴向旋转,他通过检索数据资料库发现193例确诊后采取后路脊柱融合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病人。其中32例采取全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并进行了术前术后的CT扫描。这部分病例与Ecker报道的采用钩棒系统治疗的病例队列相比,在年龄和术前主曲线Cobb角上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但是两组间在术后矫正价值方面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术前术后主曲线顶椎旋转的测量采用Aaro和Dahlborn在1981年提出的方式利用螺旋CT进行测量。
结果:两组间的术前平均旋转相似(胸椎: HR=22.6, APS=21.3,P=0.6; 腰椎: HR=19.4, APS=20.6, P=0.7)。术后的平均旋转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胸椎: HR=16, APS=8.5, P=0.015;腰椎: HR=13.4,APS=7.0, P=0.032)。两组的顶椎矫正百分数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钩棒系统组矫正率为22%,全椎弓根螺钉组为60%。
研究证明采用全椎弓根螺钉系统以及直接的椎体矫正倾斜技术纠正轴向旋转明显优于采用钩棒系统进行治疗的效果。
关键词:全椎弓根螺钉,椎体矫正倾斜,轴向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