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进展

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

孙伟:目前在诊治股骨头坏死的不良倾向

来源:骨科在线 编号 : #3854#
2010-02-22
我要评论

由于技术水平低或在商业利益驱使下,目前国内对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有扩大化的趋势。
    人类对股骨头坏死的认识开始于1860年代,对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开始于1950年代,对股骨头坏死的系统科学研究开始于1960年代,我国在1970年代后期才开始对该疾患进行诊断、治疗和科学研究。所谓“祖传秘方”是不存在的,因此骨坏死患者应到大医院,找专门研究此病的科室和医师,科学地诊治,避免有病乱投医,被民间医师迷惑。此既可以达到早期诊断,又可减少治疗费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怀疑股骨头坏死应如何科学的进行影像学检查?
    目前对诊断股骨头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有:
    (1)X线平片:X线片可以确定病变的范围,排除骨的其他病变,具有简单、方便、经济和应用范围广泛等优点,仍作为诊断技术中最基本的检查方法。由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双侧发病率为60%,正位片应包括髋关节,而蛙势位对确定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部位塌陷有特殊的意义,应常规拍摄。
    (2)磁共振成像(MRI):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组织学变化过程可由MRI很好的反映出来,MRI可在发生骨坏死后3—5天发现骨坏死灶,是国际上公认的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金标准”,准确率可达99%。MRI的优点是在X线片和CT片发现异常前作出诊断。
    (3)骨同位素显像(SPECT):SPECT对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较高的阳性率。SPECT检查需要向人体内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剂量虽很小,但对人体仍有一定的危害,但它的优点是可对全身的骨骼进行检查,同时发现多个病变部位。
    (4)CT扫描:它发现股骨头坏死灶的时间较MRI晚,在股骨头坏死的早期CT片可表现为正常。CT扫描对判断股骨头内骨质改变优于MRI,对明确股骨头坏死诊断后进行塌陷的预测有重要意义。
    (5)功能检查:该检查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可取出股骨头内骨质进行病理切片检查,优点是可以十分准确的在MRI发现骨坏死病灶前对骨坏死进行诊断,但该种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检查也就是需要在手术室进行,对患者有创伤,目前较少应用。
当患者出现髋关节疼痛及存在骨坏死易感因素,怀疑股骨头坏死时,应科学地选择影像学检查,核磁共振及同位素骨扫描它可以使骨坏死得到最早期的诊断。同位素骨扫描可用于股骨头坏死的筛选;磁共振检查是早期发现骨坏死的最佳手段;从发生骨坏死到X线片或CT扫描显现,约需6月~1年,此时骨坏死至少已经进展到Ⅱ 期。
    3. 影像学对股骨头塌陷的预测及意义
    并非所有股骨头坏死均会进展到股骨头的塌陷,早期诊断并预测患病的股骨头是否会塌陷,对那些不会进展者采用非手术治疗可以大大节约医疗费用和减少患者痛苦。将股骨头坏死的MRI影像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使用软件系统进行三维重建,立体化确定坏死的部位并准确地计算出骨坏死的体积,预测股骨头是否塌陷,个体化模拟髋关节载荷计算机有限元分析,以预测股骨头将来是否塌陷。
    4.股骨头坏死的分期分型
    股骨头坏死的分期分型方法有多种,分期的目的是为了指导治疗,统一的分期便于不同的医师在治疗时进行交流和疗效的评价和分析。分期的不同所选用的治疗手段不同。国际骨循环学会所制订的分期分型方法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分期方法,通常所说的早期按国际骨循环学会所制订的标准是指0期和Ⅰ期。国际骨循环学会将股骨头坏死按以下方法分期:0期,X线片、MRI、ECT均正常,只有在取出股骨头内的组织进行病理切片检查时才能发现骨坏死。Ⅰ期,X线片正常,磁共振(MRI)、骨同位素显像(SPECT)影像可发现异常。Ⅱ期,X线片、MRI、SPECT均可发现异常,但股骨头外形正常。Ⅲ期,X线片显示股骨头有轻度塌陷。Ⅳ期,X线片显示股骨头塌陷变平。Ⅴ期,X线片显示髋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坏死是常见病。据估计每年新发病例在3万~5万左右。由于它常发生在中青年,且常累及双髋关节,因此严重影响这些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由于患者对此病了解少,加上民间治疗五花八门,使一些患者长期服药而未收到效果,因此了解此病的基本知识至关重要。中日友好医院骨科在李子荣教授主持下,自

已评论0

请您登录后再评论

页面

返回顶部
订阅 RSS - 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