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段内椎弓根螺钉-椎板钩系统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疗效观察

首页 >> 基础专业 >> 正文

节段内椎弓根螺钉-椎板钩系统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疗效观察

第一作者:周忠杰 编号 : #80055#
2013-03-22
我要评论

周忠杰    宋跃明   曾建成   刘浩   刘立岷   孔清泉   李涛    龚全

目的 探讨经后路峡部植骨修复、椎弓根螺钉-椎板钩系统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的疗效。 方 法2005 年1月-2009年10月,采用经后路峡部植骨修复、椎弓根螺钉-椎板钩系统固定治疗22例腰椎峡部裂患者。男19例,女3例;年龄12~26 岁,平均18.4岁。主要临床症状为腰痛。病程8~56个月,平均16个月。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6.0 ± 1.2)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为72.0% ± 10.0%。X线片示均为双侧峡部裂,病变节段:L4 9例,L5 13 例。病椎上、下椎间隙活动度分别为(11.8 ± 2.8)°及(14.1 ± 1.9)°。 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5个月,平均25个月。术后患者腰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0.3 ± 0.5)分,ODI为17.6% ± 3.4%,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6个月CT示峡部缺损处植骨均融合,内固定物无松动、断裂现象。末次随访时腰椎屈伸侧位X线片示峡部裂修复后,其上、下椎间隙活动度分别为(12.3 ± 2.1)°及(13.5 ± 1.7)°,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1 例术后出现髂骨取骨区疼痛,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 结 论经后路峡部植骨修复、椎弓根螺钉-椎板钩系统固定可有效治疗腰椎峡部裂,植骨融合率高,并发症少,最大限度保留了腰椎活动度。

 

已评论0

请您登录后再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