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最新出版的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医学》杂志在线发表了我国京、港、深三地研究人员历时3年携手刻苦攻关,在骨质疏松症预防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世界级突破性成果:研制成功一种能够特异性携带任何具有成骨潜能的小核酸到达骨形成部位的靶向递送系统。动物实验证实,这种递送系统能够高效安全地促进携带的成骨小核酸逆转骨质疏松,为骨质疏松治疗的应用基础研究与核酸药物研发提供了坚实基础。
这项研究由香港中文大学矫形外科及创伤学系张戈教授团队、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张令强研究员团队、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转化医学中心秦岭教授团队以及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杨智钧教授团队共同完成。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年龄相关性疾病,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患病人数越多。数据显示,我国有6944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此外,还有约2.1亿人骨量偏低。现有的骨质疏松治疗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骨吸收来延缓骨丢失,但已经流失的骨量却无法补回。目前唯一公认的通过促进新骨生成来恢复骨量的治疗药物,在长期使用后可能会导致骨吸收增加的风险,因而科学家们近年来致力于开发能够刺激新骨生成而又不刺激骨吸收的新药,以达到治疗甚至逆转骨质疏松症进程的目的。
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人员此前通过基因敲除技术发现了一种全新的骨形成负调控基因——蛋白激酶结合蛋白1(CKIP-1),在小鼠体内去除该基因,可有效促进骨形成,研究成果发表于2008年第5期的《自然-细胞生物学》杂志。为了进一步转化这个科学发现,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设计一种特殊的核酸递送系统,将核酸分子精确地输送到成骨细胞。此前,世界上还没有一种能够特异性靶向成骨细胞的核酸递送系统。携带能够抑制CKIP-1基因的小核酸(siRNA)的(DSS)6多肽和脂质体融合系统就像“制导系统”,可以实现对骨组织的“精确打击”,而不会影响其他组织器官。将其输送到骨质疏松大鼠体内的实验结果表明,大鼠骨量明显上升、骨形成速度加快、骨微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贺福初表示,这项研究成果提供了一种基于促进骨形成的全新的骨质疏松治疗途径,向解决骨质疏松治疗中已流失的骨量无法补回的医学难题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此外,当前,我国正在推动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神八”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已经完成,空间站建设已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国际上已有的经验表明,航天员在外太空的长期驻留必然会引起骨丢失,但其防治为世纪性难题。因而,这项研究成果对于开展航天员骨丢失的医学防护及救治也很可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