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的治疗现状与进展

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现状与进展

来源:骨科在线 编号 : #1961#
2007-01-27
我要评论

   股骨头坏死是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无菌性坏死,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股骨头血运障碍导致骨细胞、骨髓造血细胞和脂肪细胞死亡的病理过程。临床上可将股骨头坏死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是有骨内、外血液供应阻断所引起,见于移位股骨颈骨折或髋关节脱位后。根据骨折类型、受伤到治疗的时间以及复位质量等,移位股骨颈骨折后的坏死发生率为15%~50%,髋关节脱位后的坏死发生率为10%~25%。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好发年龄为30-50岁,常双侧发病。其中激素和酒精引起的骨坏死约占2/3,其余1/3与许多全身性疾病如痛风、镰状细胞性贫血、减压病、红斑狼疮、高雪氏病、辐射损伤和凝血机制障碍等有关,亦有部分无诱因可查,称为特发性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坏死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如未经特殊治疗,70%-80%病人在x线片及临床上有病程进展的表现。股骨头坏死的自然病程包括两方面,即股骨头渐进性塌陷和髋关节继发性退行性骨关节炎。如果股骨头坏死发展到严重的骨性关节炎,只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由于该病多发于中年,目前人工关节的寿命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所以股骨头坏死的治疗目的除改善临床症状外,更主要的是尽可能保存股骨头,延缓人工关节置换的时间。

  诊断与分期

  对股骨头坏死早期作出正确的诊断和分期,是决定治疗和估计预后的关键。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史、体格检查、X线和MRI检查。其他辅助检查方法还包括放射性核素扫描、CT等。

  股骨头坏死早期临床症状并不典型,内旋髋关节引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股骨头塌陷后,可出现髋关节活动范围受限。

  X线检查应包括骨盆前后位和蛙式位,X线变化通常出现在股骨头坏死发生后数月,包括囊性变、硬化或新月征,后者是软骨下骨塌陷的结果。

  最近研究表明锝99扫描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价值有限,MRI和组织学检查证实其假阴性率为25%~45%。MRI在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方面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99%),已成为目前诊断股骨头坏死的最佳检查方法。

  股骨头坏死的分期方法很多,如Marcus、Ficat和Arlet、Steinberg、Pennsylvania大学分期等,大都根据X线和临床症状进行分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992年世界骨循环研究学会(ARCO)的国际股骨头坏死分期标准包括了MRI表现及股骨头受累程度的评估,为目前较理想的股骨头坏死分期方法。

  一、非手术疗法

  非手术疗法的主要原则是减少或避免负重以利股骨头自身修复,防止股骨头塌陷,适用于Ficat I、II期病例,但其效果欠佳。Hofmann等(2000年)最近发表的一项回顾性研究中显示,单纯减轻负重的结果与股骨头坏死的自然转归没有明显差别。

  自20世纪80年代初,许多学者开始研究使用脉冲电磁场疗法治疗股骨头坏死,由于缺乏长期随访资料,其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和观察。近年来,又出现了体外震波(shockwave),其基本原理是将震波作用于坏死骨与正常骨交界区的硬化骨,促进坏死区的血管化和骨组织的修复。Russo等(2000年)报告45例股骨头坏死(ARCO I~III期),病人年龄20-68岁,接受体外震波治疗后6个月随访,其中39例疼痛消失,且MRI显示病灶区异常信号恢复正常。Ludwig等(2001年)通过体外震波治疗ARCO I~III期股骨头坏死22例,平均年龄54.9岁,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MRI动态观察显示,1年随访时有14例已痊愈,且疗效稳定。作者认为,与手术方法相比,震波治疗有如下优点:(1)非侵入性;(2)不破坏骨质,有利于日后假体置换。对其临床价值还需要长期随访结果以及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进行组织学观察来评估。

  二、手术疗法

  股骨头坏死的手术治疗方法很多,手术术式的选择多取决于确诊时疾病的分期。一般来讲,0~IIA期者,可行髓芯减压术;IIB~IIIB期者,适合于截骨术或骨移植术,包括带血管蒂的骨移植;IIIC期及以上者,应考虑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影响手术效果和预后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病变范围和部位对预后起决定性作用。病变范围越大,预后越差。股骨头中部与外侧病变比内侧病变的预后要差。

  (一)髓心减压术

  髓心减压术适应于股骨头坏死早期,是根据股骨头坏死存在股骨头颈部骨内压升高的原理设计,最早由Arlet和Ficat用于治疗Steinberg I、II期股骨头坏死。由于有一定疗效,而且操作简单,即使失败也不会增加关节置换手术的复杂性。有关其疗效的报道甚多,其中比较一致的观点为:髓心减压术主要适用于Ste

已评论0

请您登录后再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