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诊断与防治进展

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

骨质疏松症诊断与防治进展

来源:骨科在线 编号 : #1892#
2007-08-15
我要评论

     人的一生中骨量不断变化,骨量丢失至一定程度时就称为骨质疏松症。骨折是骨质疏松症危害健康、危及生命的主要原因。根据流行病学调查,50岁的女性其余发生骨折的概率为39.7%;美国每年约有150万人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2000年在欧共体国家中有379万人发生骨质疏松骨折,其中89万人为致残与死亡率最高的髋部骨折。因此,骨质疏松症是骨科医生面临的严酷现实和挑战。本期“临床大讲堂”特邀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会长党耕町教授,介绍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防治进展。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原则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有两层含义:一是根据骨量测定确定是否患有骨质疏松症,二是预测骨折危险性。

   骨量是指骨组织的总体积减去骨内各种腔隙(如骨髓腔、哈佛式管等)体积后的体积量。人的一生中骨量不断变化,出生后至40岁左右骨量不断增加,40岁左右达到峰值,40~50岁以后骨量逐渐减少。按照WHO和美国国家骨质疏松基金会共同推荐的标准,当被检者骨量值与青年人平均骨量值相比,减少2.5倍标准差以上时,即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


   骨量丢失,甚至进行性骨量丢失,并不一定引起临床症状。在什么情况下进行骨量检测,目前仍然没有确定的指征。年龄(男性>60岁,女性在绝经后)、45岁以后有脆性骨折史、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史或伴有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的疾病(如严重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肾功能衰竭等),都可以视为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但是预测价值并未确定。

    在临床诊断中,目前常用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XA)与双光子吸收测量法(DPA)。DXA与DPA适用于测量脊柱、髋部的骨量,结果通常用矿物质含量(BMC,g/cm)和矿物质密度(BMD,g/cm2)表示。被测部位的背景对BMC和BMD有一定影响。

   腰椎前后位测量时,包括了脊椎后部附件(棘突、椎板、椎弓根、关节等),因此与侧位测量BMC、BMD的数值不同。侧位测量腰椎可以只测椎体,排除脊椎后弓以及腹主动脉钙化的影响;但椎旁软组织较前后位测量时增加了很多,对精确度有一定影响,并且上腰椎与下腰椎的测量可能受肋骨与骨盆的影响。

   除了腰椎,髋部也是常被用于检测的部位。在髋部的检测中可分别得到股骨颈、转子、转子间区以及ward,s三角区等不同部位数值,也可检测整个区域。

    定量CT(QCT)和骨的超声波检测,都是比较有价值的检测技术,目前我国尚未普遍应用。正如前面所介绍的,临床一般采用WHO推荐的诊断标准,即比青年人BMC或BMD平均值降低2.5倍标准差。然而,所测得的BMC或BMD数值会受到个体身体状况的影响。例如BMC或BMD降低,并不能说明该个体有无其他代谢性骨病,尤其是骨质软化症、老年性骨质增生、椎体骨折或变形、终板硬化等,都可能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任何测量仪器,包括DXA、DPA,在重复性、精确度方面都存在允许范围内的误差。所以,在判断每个个体的BMC或BMD时,应考虑这些因素。尤其在测量骨丢失率或测量治疗后骨量增加值时,连续两次测量之间必须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骨质疏松症与骨质疏松性骨折(下称骨折)并非同一个概念。骨质疏松症患者并不是必将发生骨折,但是骨折是在骨质疏松症基础上发生。骨强度取决于骨量与骨质量两方面的因素。在骨质疏松发生的过程中,骨量的减少与骨质量的衰退并非都平行进展。此外,骨折的发生尚有跌倒等其他老年因素参与。

判断尚未骨折的骨质疏松症患者今后发生骨折的危险性,是诊断中的重要问题。

    一些专著认为三方面的因素可能预示骨折危险性升高。第一,骨量减少。骨量减少1倍标准差,骨折危险性增加1~2倍。第二,骨的高转换(high bone turnover),它意味着破骨吸收与骨形成活动均有增高。因此,可以用血清或尿中Ⅰ型胶原被吸收后的代谢物作为骨吸收活性的标记物,包括C-端横连末端肽(CTX)、N-端横连末端肽(NTX)、脱氧吡啶(DPD)等;而骨钙素(osteocalcin)、前胶原前肽(PINP)作为成骨活性的标记物,研究表明它们的水平与骨丢失率增加有良好的正相关。如果这些标记物的检测结果明显高于绝经前女性平均值,则表明骨转换增强,提示骨折危险性升高。第三,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如年龄、低体重、绝经后年限、45岁以后骨折发生史,以及皮质激素治疗史等,都被认为是骨折的危险因素,但是某些单项因素预测价值很差。一些研究表明,综合上述各方面的危险因素可以提高“骨折相对危险性”的预测精度。在一项前瞻性序贯研究中,将临床预测价值最强的单一因素(45岁后骨折史)与髋部低BMD、尿CTX显示高水平骨吸收三因素结合,结果显示预测价值由单一因素的1.8~2.8提高至5.8。

预防骨质疏松症即预防骨丢失

   什么人需要预防?用什么措施预防?预防的效果如何?这
已评论0

请您登录后再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