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第七届华夏脊柱论坛暨第二届北医三院脊柱论坛完美收官

首页 >> 会议报道 >> 正文

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第七届华夏脊柱论坛暨第二届北医三院脊柱论坛完美收官

来源:骨科在线 编号 : #136817#
2020-08-18
我要评论

2020年8月15日、16日、22日、23日,第七届华夏脊柱论坛暨第二届北医三院脊柱论坛在线上召开。此次会议未因疫情影响而按下暂停键,天南海北的百余名知名脊柱外科专家如期相约云端进行学术交流,让国内脊柱同道足不出户就享用到8个专题的学术“盛宴”,每场在线与会者均超万余人次。

线上会议:形式新颖、交流深入

自2014年第一届华夏脊柱论坛在贵阳召开以来,华夏脊柱论坛5年来相继在上海、北京、郑州、太原、长春留下坚实的足迹,专业影响力持续提高。时隔3年,华夏脊柱论坛再次驻足北京,由强大实力的北医三院骨科精心筹办。

北医三院骨科依靠其出类拔萃的腰椎、脊柱、颈椎、颅椎四大专业组实力,以及众多名师,60余年来为国内培养了大量优秀的脊柱外科人才。从2019年开始,他们通过举办学术论坛与国内同道分享经验、切磋技艺、相互启发,以进一步推动中国脊柱外科的发展。

2020年,中国脊柱外科学术交流又将留下华彩的一章——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分会、北医三院骨科和骨科在线联手,共同主办了第七届华夏脊柱论坛暨第二届北医三院脊柱论坛。


大会名誉主席侯树勋教授致辞

在本次会议开幕式上,大会名誉主席、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分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侯树勋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说,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分会脊柱外科学组在主任委员陈仲强教授带领下,在常务副主任委员吕国华教授及副主任委员冯世庆、海涌、姜建元、邱勇、吴闻文、杨惠林、朱庆三、周跃教授的支持下快速发展,现已成为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学术品牌,他希望与会者能在会上得到不同的收获和启迪。


大会主席陈仲强教授致辞

大会主席、北医三院、北大国际医院陈仲强教授在开幕致辞时说,华夏脊柱论坛作为华夏骨科品牌之一,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国内脊柱专家都可参与进来,这给未来的学术开展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在此特殊时期召开的学术会议,力求使每位参会者得到完整系统的知识,对未来的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帮助和指导,也将对中国脊柱外科推向世界、推向更高的平台产生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大会执行主席李危石教授致辞

大会执行主席、北医三院李危石教授主持了大会开幕式。他表示,此次会议虽因疫情影响从线下移至线上,但是学术日程安排更加丰富和深入,横跨2个周末的4天学术交流,设有胸椎外科、腰椎退变、脊柱畸形、腰椎微创、颅椎外科、颈椎外科、脊柱肿瘤和脊柱创伤8个专题,与会嘉宾通过专家授课、病例讨论和对关键技术的分析,与全国脊柱外科同道进行深入交流,将为大家呈现一次内容实用、形式新颖的学术盛宴。

八大专题:内容实用、引人入胜

1

胸椎外科专题


与会专家在线交流

在8月15日上午的胸椎外科专题中,陈仲强、朱庆三、郑燕平、刘晓光、陈其昕、梅伟、邓树才、倪斌、王自立、赵凤东、赵建民、孙垂国等专家,围绕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的治疗策略与手术技术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陈仲强教授和郑燕平教授就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的治疗策略的发展历程、对比直接减压与间接减压的优缺点进行了讲解。刘晓光教授和孙垂国教授分别介绍了北医三院原创的“涵洞塌陷法”胸椎管环形减压术和“IV+V+VI”胸椎管环形减压技术的操作要点。

陈其昕教授详细介绍了胸椎术中硬膜损伤和脑脊液漏的原因和防治策略。梅伟教授围绕胸椎管狭窄症术后神经症状加重的影响因素,给予全面分析并总结了确保脊髓安全的策略。

刘啸医生提供了一个胸椎多节段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结合文献分析了术前规划结合术中B超探查确定环形减压节段的方法,与会专家围绕其诊断和治疗方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陈仲强与朱庆三教授在总结本专题时指出,近年来胸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和较为广泛的普及,但在手术策略的深入研究和韧带异位骨化的基础研究方面,仍存在大量的难题有待破解。

点击下图,查看直播回放↓

2

腰椎退变专题

与会专家在线交流

在8月15日下午的腰椎退变专题中,杨惠林、李淳德、姜建元、李放、李危石、赵杰、宋纯理、鲁世保、齐强、黄东生、刘海鹰、唐海、肖增明、周强等教授,围绕腰椎退变疾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诊疗策略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姜建元教授介绍了此类患者的抗骨松治疗及手术治疗时机、内固定方法;李放教授讲解了此类患者的定量诊断方法及临床应用情况;李危石教授阐述了骨质疏松症与腰椎术后内固定失败的相关性;赵杰教授介绍了预防此类疾患术后内固定失败的技术。

宋纯理教授讲解了此类患者围术期抗骨质疏松治疗的重要性及用药方案;鲁世保教授分享了高龄腰椎手术围术期采用多学科诊疗系统(APPLE-MDT)+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的管理经验;齐强教授解读了2019年制定的《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内固定术中国专家共识》。

姜宇医生报告了一个高龄合并骨质疏松症的腰椎管狭窄症病例,与会专家围绕该病例深入讨论了此类患者初次手术和翻修手术的方案制定策略。

杨惠林与李淳德教授在总结本专题时强调,骨质疏松症的精准诊断与手术治疗策略仍是脊柱外科一大挑战,国内的专家共识为同行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意见,但是相关手术策略未来依然值得深入研究。

点击下图,查看直播回放↓

3

脊柱畸形专题


与会专家在线交流

在8月16日上午的脊柱畸形专题中,邱勇、李危石、王征、李利、海涌、沈建雄、丁文元、朱泽章、于淼、曾岩、阿尖措、丁惠强、廖琦、马华松、郑召民等专家,围绕退变性腰椎侧弯的治疗策略与手术技术进行了全面的讨论。

王征教授就骶骨形态与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的关系进行了讲解;李利教授就腰椎退变性侧弯近端固定椎的选择策略加以阐述;海涌教授详解了退变性腰椎侧弯何时需要固定到骨盆;沈建雄教授介绍了分级截骨矫形技术在退变性腰椎侧弯手术中的应用。

丁文元教授围绕腰椎退变性侧弯围术期并发症的防治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朱泽章教授总结了腰椎畸形术后远端交界区失败的类型及相应预防方式;于淼教授总结了退变性侧弯患者合并食道裂孔疝的特点及治疗。

曾岩教授提供了一例腰椎退变性侧弯畸形病例,结合文献分析了年龄相关的脊柱序列重建标准,以及椎旁肌退变对术后生活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与会专家围绕其治疗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邱勇和李危石教授总结本专题时指出,近年来业内对腰椎退变性侧弯的治疗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但目前仍具有挑战性,一定要考虑年龄、骨质疏松状态、椎旁肌肉退变等因素对其治疗策略的影响。

点击下图,查看直播回放↓

4

腰椎微创专题


与会专家在线交流

在8月16日下午的腰椎微创专题中,海涌、杨群、刘晓光、蒋毅、王冰、粱裕、贺石生、杨操、马学晓、郭昭庆、刘建宏、夏群、藏磊、杨强、钟沃权等专家,围绕腰椎微创针对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策略与手术技术作了广泛的讨论。

刘晓光教授讲述了脊柱退变性疾病的序贯治疗,从而引出了微创手术的极限和底限;蒋毅教授就腰椎管狭窄症不同入路的优缺点进行了阐述;王冰教授进一步讲述了腰椎内镜后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技术要点;粱裕教授为大家提供了做好ULBD(单侧入路双侧减压)的良好建议。

贺石生教授详细比较了单孔内镜与VBE(V形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不同特点;杨操教授强调了全麻脊柱内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保障神经结构安全性的关键技术;马学晓教授讲述了腰椎内镜减压固定融合术(Endo-LIF)的适应症及技术要点。

钟沃权教授汇报了一例腰椎管狭窄症病例的治疗经过,与会专家针对该病例是否微创手术、微创的入路选择、减压范围等诊疗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海涌及杨群教授总结该专题时指出,近年来脊柱内镜技术已取得巨大进步和广泛普及,但对于腰椎管狭窄症的内镜治疗,必须严格把握适应症、选择恰当的入路及减压技术,才能真正为患者带来福音。

点击下图,查看直播回放↓

5

颅椎外科专题

与会专家在线交流

在8月22日上午的上颈椎专题中,吕国华、宋跃明、高延征、李方财、马向阳、陈赞、王超、李锋、昌耘冰、蒋国强、宋洁富、王向阳、夏磊、闫明、王圣林等专家,围绕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技术等进行了深入讨论。

高延征教授综述了寰枢椎脱位分类标准并总结了难复性脱位的标准;李方财教授介绍了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翻修经验和多种返修方案;马向阳教授介绍了其团队设计前路TARP钢板历程和单一前路治疗难复性脱位的经验。

陈赞教授介绍了宣武团队针对寰枢椎垂直脱位的单纯后路悬臂复位技术及关节间松解、融合器的使用心得;王超教授依据近20年的治疗经验,讲解其原创的前路经口松解+后路钉板复位技术;李锋教授介绍了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前路颌下松解技术,展示了前路口腔外松解的方法。

王圣林教授汇报了寰枢椎脱位合并颅底凹陷、巨大脊髓空洞、合并椎弓根发育畸形病例,以及北医三院经典手术方法的治疗结果。与会专家针对该病例深入讨论,并提出各自的治疗意见。

吕国华和宋跃明教授在总结该专题时指出,本次议题是“站在脊柱顶端”进行上颈椎疾患的讨论。无论用何种技术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都要:1.以病人安全为基础;2.个性化设计治疗方案;3.结合术者的经验和设备,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点击下图,查看直播回放↓

6

颈椎外科专题

与会专家在线交流

在8月22日下午的颈椎外科专题中,孙宇、姜建元、朱悦、仉建国、闫景龙、刘宝戈、陈华江、刘少喻、陈伯华、舒钧、王少波、于滨生、张凤山、张忠民、刁垠泽等专家,深入讨论了颈椎后凸畸形的诊疗策略与手术技术。

孙宇教授分享了个性化3D打印假体在颈椎重度后凸畸形矫形重建中的应用;朱悦教授介绍了颈椎后凸畸形不同手段的前路矫形方法及重建要点;仉建国教授和闫景龙教授分别讲述了颈胸段和上颈椎后凸畸形的不同病因、手术治疗策略和手术技术。

刘宝戈教授详解了颈椎后凸畸形不同级别的截骨选择和操作要点;陈华江教授指出应从平视、平移和交界三种角度进行术前颈椎矢状面平衡评估和手术干预;刘少喻教授强调了术式选择和精细手术操作对减少颈椎后凸畸形矫形并发症的意义。

刁垠泽教授分享了一个神经纤维瘤病导致的复杂颈椎后凸畸形患者的治疗经过,与会专家围绕其术式选择、初次术后发生的内固定失败等方案加以探讨。

孙宇和姜建元教授在总结该专题时指出,近年来新技术、新材料在颈椎后凸畸形,尤其是重度后凸畸形矫治方面的应用越来越成熟,但仍应重视对后凸畸形发生、发展原因的细致分析,结合患者神经功能障碍和畸形的详细术前评估,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最终实现患者畸形矫正和神经功能恢复的最佳疗效。

点击下图,查看直播回放↓

7

脊柱肿瘤专题

与会专家在线交流

在8月23日上午的脊柱肿瘤专题中,冯世庆、刘晓光、王臻、韦峰、刘忠军、姜亮、董健、陈建庭、贺西京、李波、马迅、周华、李彦等专家,围绕脊柱原发性和转移性肿瘤的诊疗策略与手术技术进展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王臻教授分享了原发性脊柱肿瘤的分期和治疗原则;韦峰教授介绍了根据WBB分期原则制定的胸腰椎原发脊柱肿瘤全脊椎整块切除术的技术要点。

刘忠军教授就3D打印假体在脊柱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总结;姜亮教授针对脊柱肿瘤的微创和减小创伤治疗分享了相关经验;董健教授讲述了转移性脊柱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周华和李彦教授分别分享了原发性脊柱肿瘤和转移性脊柱肿瘤的治疗经过,与会专家就其治疗策略、手术方式、术后综合治疗等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刘晓光和冯世庆教授在总结本专题时指出,近年来以3D打印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和新材料在脊柱肿瘤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成熟,全脊椎整块切除技术和脊柱肿瘤的减小创伤治疗都有逐渐普及的价值和趋势。但应重视对脊柱肿瘤综合治疗的认识,对患者制订个性化的治疗策略,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最终实现脊柱肿瘤患者综合治疗疗效的提高。

点击下图,查看直播回放↓

8

脊柱创伤专题

与会专家在线交流

8月23日下午,脊柱创伤作为本次论坛的压轴专题,在郝定均与周方教授的带领下,冯世庆、洪毅、胡建中、孟志斌、聂林、谭军、田耘、姬洪全、张志山等专家深入探讨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骨折的治疗方案。

田耘教授总结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骨折治疗的现状,并提出了现有治疗存在的问题;在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骨折方面,郝定均教授介绍了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Anderson损伤的诊断标准、鉴别特点以及手术治疗要点;冯世庆教授详细介绍了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以及合并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的策略以及技术特点。

在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方面,洪毅教授结合大量国内外文献,总结了前路手术的指征以及优缺点;姬洪全教授根据自己的临床病例和经验,介绍了后路手术的技巧以及手术指征。

张志山教授分享了一例强直性脊柱炎多发伤病例,与会专家围绕其诊断、手术时机、手术顺序、入路以及手术技巧等作了全面的讨论。

周方教授总结了各位专家的观点并根据北医三院骨科经验,指出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患者容易漏诊,建议常规行全脊椎CT以及核磁检查,对于颈椎骨折患者手术首选前后联合入路,而对于胸腰椎骨折患者则建议使用后路长节段固定。

点击下图,查看直播回放↓

在为期4天的会议中,本着追踪热点、聚焦前沿、贴近临床的宗旨,百余名专家通过专题授课、病例讨论、精准点评与总结、在线答疑等形式,对临床热点进行全面分析和精细讲解,并对关键技术倾囊相授,在深入切磋中让大家了解到脊柱外科最先进的治疗理念和最新的治疗技术,以及经过临床循证医学验证的临床经验,使与会者各有收获。

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在特殊时期召开的这一脊柱盛会,将为我国脊柱外科的长远发展提供更具活力的学术养分。

长按二维码进入会议专题↓

学术支持:北医三院骨科 孙垂国 姜宇 孙卓然 钟沃权 王圣林 周非非 李彦 吕扬

相关阅读:

共聚吉林,华夏脊柱精英跑出创新加速度

薪火相传、再创辉煌|北医三院骨科论坛隆重开幕

根深叶茂结硕果,前赴后继育良才——北医三院脊柱外科塑成记

陈仲强教授:呵护脊柱健康,拥抱美丽人生

北医三院骨科第三代“掌门人”党耕町半个多世纪的骨科情

北医三院骨科第五代“掌门人”李危石: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周方:从创伤“光杆司令”到延庆院区院长

田华:传医学之道,育骨科栋梁,打造一流关节外科中心

已评论0

请您登录后再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