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苏省骨科学会脊柱学组学术会议在宁隆重召开

首页 >> 会议报道 >> 正文

2019年江苏省骨科学会脊柱学组学术会议在宁隆重召开

来源:南京鼓楼医院骨科 编号 : #135285#
2019-08-06
我要评论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2019年8月4日,由江苏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学组以及骨科在线联合主办,南京鼓楼医院骨科承办的“2019年江苏省骨科学会脊柱学组学术会议”在南京隆重召开,来自省内外120余名脊柱外科著名专家和学员围绕脊柱感染、脱位、椎管狭窄、退变、骨折等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汇聚一堂,共烹豪餐盛宴。   江苏省脊柱学组学术交流会议自开办以来,秉承薪旺医技专长,播传学界硕果的原则理念,受到省内同行专家学者的鼎力支持,得以共谱俊采星驰的卓越篇章。

朱泽章教授主持会议


邱勇教授致辞

与会专家集锦


现场气氛热烈

  本次大会由朱泽章教授主持,邱勇教授致辞,对各位与会专家致以热烈欢迎。


邱勇教授演讲

大会第一位讲者是由南京鼓楼医院骨科行政主任邱勇教授带来的题为“儿童脊柱结核的治疗”的演讲。邱教授结合儿童脊柱的解剖特点对于儿童脊柱结核的临床特征作了详细介绍,他对该类患者的后凸畸形产生机制,高危影像特征,后凸进展的危险因素,神经损害的病理基础以及后凸畸形术式选择及手术技巧等分别做了全面总结与精细指导。


姜星杰医生演讲

  来自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张烽教授团队的姜星杰医生就“下颈椎骨折脱位治疗的再思考”带来精彩汇报。姜医生针对新鲜下颈椎脱位、严重下颈椎脱位及陈旧性下颈椎脱位的临床治疗难题,分享了张烽教授团队的宝贵治疗经验,在决定手术入路的因素,手术方案选择等临床关注重点上提出了深刻见解。

沈忆新教授病例分享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沈忆新教授带来了一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诊疗经验分享,强调了鉴别诊断在临床症状与影像学表现不符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


徐南伟教授病例分享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徐南伟教授带来一例较为罕见的“脊髓血管病”病例,引发会场热烈讨论,激发了与会专家对该类患者治疗方案的积极探讨。


秦入结教授病例分享

  连云港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秦入结教授分享了对一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在手术方案选择中的思考,与会专家进一步对该类患者治疗原则进行了充分交流。


陈亮教授演讲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陈亮教授带来题为“串联样椎管狭窄症”的主题演讲。陈教授首先结合临床病例与文献回顾,展示了目前对于“串联样椎管狭窄”的认识与治疗现状。该类患者常因多区域、多平面狭窄而存在责任平面定位困难的问题,对此,陈教授借助病例分享,为与会专家总结了苏大一附院团队的治疗经验。


殷国勇教授演讲

  江苏省人民医院殷国勇教授就“侧方入路在脊柱翻修手术中的应用”进行了精彩分享。殷教授首先对腰椎融合手术的各种入路方式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并介绍了手术相关因素对融合节段及邻近节段椎间盘压力的影响。结合此背景,殷教授作了大量采取侧方入路进行腰椎手术翻修的实际病例展示,详细讲解了侧方入路应用于翻修手术的优势。


崔志明教授演讲

  南通第一人民医院崔志明教授介绍了 “脊柱内镜下椎板间入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丰富经验。通过总结开展经皮内镜下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的病例情况,崔教授归纳了影响手术疗效的各方因素,结合具体临床情景,分享了诊疗技巧与手术要点。


马超教授病例分享

  在病例分享环节,首先由徐州市中心医院骨科马超教授展示了分别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颅底凹陷症+先天性环枕融合”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寰枢椎半脱位+骨量减少”的两例复杂病例,在手术治疗策略上同与会专家进行了充分讨论。

王守国教授病例分享

  淮安第一人民医院王守国教授带来一例“颈椎外伤伴不全瘫”患者的治疗分享,针对患者本身存在的颈椎后凸畸形及外伤后导致的神经损害,与会专家详细分析了可行手术方案。


王强教授病例分享

  宜兴第一人民医院王强教授随后介绍了一例“白色念珠菌椎体感染”的罕见病例,分享了该患者的完整诊疗过程,介绍了术中所见病理变化特征,为大家进一步认识真菌感染病例提供了报告参考。


孙旭教授病例分享

  南京鼓楼医院脊柱外科孙旭教授带来了一例腰椎翻修术后发生“切开感染+化脓性脑膜炎+败血症”的病例,在诊断、清创时机、后续治疗等方面与会专家提出了宝贵意见。通过该病例,孙教授强调了脊柱翻修患者出现硬膜撕裂有发生化脓性脑膜炎的风险,并进一步介绍了积极处理的有效措施。


吴小涛教授演讲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的吴小涛教授带来了题为“高度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的孔镜治疗”的演讲,吴小涛教授首先介绍了游离椎间盘的分型、Kambin三角的概念,强调高度游离型椎间盘切除的手术难点。他指出要根据椎间盘位置合理选择手术入路、设计手术方案,最后吴小涛教授结合病例和手术视频详细介绍了椎弓根成形、靶点穿刺等手术技术。


金正帅教授演讲

  来自江苏盛泽医院的金正帅教授就“椎管内肿瘤”为现场学员进行了专题讲座,他指出肿瘤在不同位置发病率不同,其中硬膜下、髓外以神经鞘瘤最常见的,手术剥离要做到精细轻柔;而胶质瘤常分界不清、手术预后差,一般不建议手术;脊膜瘤手术难度较神经鞘瘤大,手术应注意保留硬脊膜,并彻底清除瘤体。此外,金主任一一介绍了椎管内血管瘤、血管母细胞瘤、畸胎瘤、室管膜瘤的特征及治疗要点。


沈军教授病例分享

  苏州市立医院王东来教授团队的沈军教授带来了一例无明显脊髓压迫的症状型“脊髓型颈椎病”的病例分享,与会专家分别从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个方面阐述了可行性,随后沈军教授展示了动力位颈椎核磁,提示在颈椎过伸位压迫脊髓,现场针对手术入路再次展开激烈的讨论。

毛赛虎主任病例分享

  南京鼓楼医院的毛赛虎主任带来了一例“发育不良型L5/S1 Ⅳ度滑脱”的病例,患者已出现马尾神经损害,现场专家对手术策略、截骨方式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此外,崔志明教授等提出要鉴别脊髓栓系造成的马尾症状。随后毛赛虎主任针对滑脱的治疗方式进行了文献回顾,并展示了既往不同滑脱类型的手术方式。


朱泽章教授演讲

  南京鼓楼医院的朱泽章教授介绍了腰骶骨盆内固定技术进展及要点,腰骶部内固定存在很大的困难,易发生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既往手术使用的内固定包括 Jackson骶骨棒、Kostuik经骶骨棒、四棒技术等。近年来髂骨钉和S2AI的使用成为主流,朱泽章主任回顾既往研究,对两种技术进行了对比,他提出在O-arm导航下进行S2AI置钉能够提升置钉精确性。


祁义民主任演讲

  来自南医大附属南京市第一医院曾逸文教授团队的祁义民主任带来了题为“改良PKP术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的演讲,他展示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流行病学数据,并指出开放手术存在较多的局限,微创手术的开展已成为趋势。随后,针对现有PKP手术存在的问题,祁义民医生详细介绍了改良PKP手术的技术特点及优势。


刘军教授病例分享

  南医大附属第二医院的刘军教授指出,成功的病例固然值得学习,但失败的病例也值得我们反思,他分别展示了“L4/L5滑脱”的患者以及椎管狭窄的糖尿病患者内固定术后融合器脱位的病例,现场专家针对融合器脱位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进行了探讨,提出融合器位置靠后、尺寸过小、未做加压植骨可能是脱位的原因。


蒋军主任病例分享


学术氛围浓厚

  南京鼓楼医院的蒋军主任以一例“颈椎外伤后四肢瘫”的患者,引出了以ACDF和ACCF为代表的传统术式与最近兴起的ACAF术式的对比,蒋军主任回顾了ACAF术式的相关文献,结合病例详细介绍了ACAF的手术策略及技术要点。


与会专家合影

  会议接近尾声,朱泽章教授总结了一天的学习,对各位专家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谢,他指出,江苏省骨科学会脊柱学组会议著以学术水平高、学术氛围浓,为江苏省骨科医生的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新鲜血液加入到这个大家庭!

已评论0

请您登录后再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