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22日,2017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学术年会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举办。在周六中午关节分会场的强生卫星会上,上海仁济医院王友教授和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吴海山教授强强联手,带领大家对最近红透半边天的Attune全膝关节置换系统进行了深度探讨。
王友教授首先从Attune系统的研发背景入手,将其渐变半径和改良髌股关节设计的特点和优势娓娓道来;随后,王教授分享了Attune系统真实世界的临床证据:2016年澳大利亚国家关节登记系统(AOANJRR)年度报告中,4,831例Attune系统术后一年的生存率达到99.5%(CR)和99.6%(PS),优于骨水泥型膝关节假体99%的术后一年生存率。而在英国国家关节登记系统(NJR)2017年4月发布的对全英10,605例Attune假体的4年假体随访结果表明,Attune PS与CR假体的4年累积生存率达到了98.7%,优于全膝关节置换平均水平98.1%,Oxford Knee Score等各项功能评分均高于同级假体,客观地反映了Attune系统的安全性与临床有效性。
课题分享结束后,在现场高昂的氛围下,一场由听众和讲者共同构筑的“走心”的研讨会自发地拉开了帷幕。吴海山教授将Attune的股骨-垫片形合度与主流膝关节系统进行对比,率先提出思考: Attune假体的形合度比市面上主流假体提高很多,这一设计带来的稳定性提升毫无疑问,然而,稳定性增加是否可能会导致下方的应力增大,从而需要更加精细的骨水泥技术?王友教授指出,骨水泥技术本身就是全膝关节置换中需要非常注意的一点,并自信地表示在一些骨水泥使用的细节(如Pre-coating技术)上,不少老外都不一定比国内专家处理得好。另外,Attune系统带来的Stability in Motion“运动中的稳定“是膝关节置换必须要遵循的规律,更是未来膝关节假体未来的发展趋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郭常安教授作为国内该系统的早期使用者,则在讨论中特别提到了膝关节置换中骨水泥技术上关于时期的掌握和涂抹技术的重要性。
吴海山教授最后总结道:之前大家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习惯性认为是假体有问题,医生没有问题。而站在最本源的、一个医生的立场上,吴教授情不自禁地真诚感叹:Attune的许多改进都是大家所追求向往的,值得赞同的;当一款新假体一项新技术出现,发展的过程中,大家既要理解产品的设计理念,也要认真关注自身的手术技术。Attune系统的出现,一篇文章的出现,恰好给了一个机会来重新审视这一切。最后,教授更大方公开“站台”:一定争取尽快用上Attune,以更直观的感受与大家沟通交流,共同进步!
最终,在浓厚又激烈的学术气氛与思想撞击中大家达成了一致:现在出现的各种情况无疑都是技术进步中的小问题,这和曾经的ASR绝不能同日而语,任何结论都为时尚早。一言以蔽之,用自己的眼睛关注发展和趋势,用自己的双手拥抱更新更好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