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进步——群体与个体的思考

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

骨科进步——群体与个体的思考

来源:田伟 MD. PhD.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 北京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 编号 : #130429#
2017-02-04
我要评论

编者按:

2015年11月19日,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在重庆开幕,时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教授在此作了《骨科进步——群体与个体的思考》的精彩主席演讲。

彼时恰逢中华医学会成立100周年以及COA创办10周年,田伟教授通过分析群体性和个体化研究的优缺点,带领与会者思考了骨科进步的解决之道。值此新春之际,让我们一起回顾经典演讲,展望骨科未来。

长期以来的骨科发展,带来很多令人鼓舞的技术进步。但是我们总还是会有一些困惑:

1.新的技术是否真的带来治疗的进步?

2.技术进步伴随着不断增加的成本,从医疗经济学和医学伦理学的角度看,这些是否真的值得?

3.为什么公认的好方法总会有一些不好的结果,而不被认可的方法也会有非常成功的病例?

这些问题可从两个不同的方向寻求解决之道:

1.群体性研究:大数据、多中心合作,EBM流行病学研究,均为跟随世界风潮的方向。

理由:更大样本的研究能更好地反映群体的共性。

2.独立的思考和研究

理由:对小样本或个体现象的深入细致的研究,可能发现事物的真谛。

群体研究方向

什么是大数据?

1.早在1980年,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便在《第三次浪潮》中,将大数据赞颂为“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编者注:《第三次浪潮》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次浪潮为农业阶段,从约1万年前开始;第二阶段为工业阶段,从17世纪末开始;第三阶段为信息化(或者服务业)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

2.大数据并非简单的数据,它是海量数据+在线数学分析。

3.大数据的特点——4个“V”:体量巨大(Volume),类型繁多(Variety),价值密度低(Value),处理速度快(Velocity)。

4.《大数据》一书是英国的克托·迈尔-舍恩伯格(Viktor Mayer-Schönberger)于2012年12月出版的著作,其要义是:

数据不要抽样要全体,做事需要的是效率而不是精确,要相关性不要因果。也就是说,只要知道“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这就颠覆了千百年来人类的思维惯例,对人类的认知和与世界交流的方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只要“是什么”,不要“为什么”——社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思维方式转变?这或许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找到答案:

1.快餐文化的风潮,快节奏的生活容易让人去追究简单的刺激,不再需要缓慢细致的品味。

2.我们真的能知道世界的“为什么”吗?其实到目前为止,很多研究到最后发现,只是打开了一扇窗,窗后面还有无数扇窗。因此,追求“为什么”的研究,注定是漫长而艰苦的。

3.信息爆炸,大量的数据充斥于世界,人的注意力被分散,没有了探究“为什么”充裕时间。

4.互联网实时传播,使人们不再需要费力思考,很快就能从互联网得到一些答案,甚至无需思考答案的对错(即使大家知道互联网的很多答案是错误的),但是人们已经逐渐养成渴望迅速知道结果的习惯。

“大数据”能给骨科研究带来什么?

1.互联网+的一种重要形式,大数据可以协助“在线医疗”和“在线研究”的发展,成为未来骨科和互联网的结合点。

2.探究骨科难题的解决和新老技术的评估,它将是一种超越多中心研究的终极的循证医学研究方式。

3.了解骨科疾病真实状态的新途径。

4.促进骨科诊断机器人化的发展。

大数据带来的思考:

1.大数据真的代表共性吗?

比如,预测谁可以当下一任美国总统,可以用权威、传统的盖勒普方法进行抽样调查,去街上拦2000个人做调查,这个结果统计后就能代表大众的认识,过去认为这是很准的预测方法。而现在大数据的方法则认为它完全不能代表民众的想法。

大数据方法认为,到twitter上分析每个人发的内容,这才是更具有普遍性的结果。

但是,twitter的分析真的能代表大众吗?还是大众工具上一部分小众发表的意见?还是水军在灌水?

2.大数据是否成为小众影响大众的工具?

大数据容易成为“权威结果”,而大众懒于独立思考,可能会盲从。

3.大数据是否会掩盖事物个体差异?

是的,越大的数据越有可能,而个体差异是多元社会的基石。

4.虚假和垃圾数据的危害

《红楼梦》有名句:假作真时真亦假,大众会迷失于充满虚假和垃圾信息的虚拟世界而茫然无措。

5.没有大师的时代

很难产生大师级科学家,大家的研究资料均来于网上,随时互相影响,不利于独立深入的思考。

6.“是什么”之后的问题

知道“是什么”之后,需要解决“真的是什么”和“有用的是什么”等问题,大数据和互联网+才可以健康发展,特别是医学领域。

个体化的研究方向

个体化的思考和研究是基于生命体存在个体化差异的事实,并以此作为着眼点的研究。

个体化研究的特点:

1.对于循证医学-EBM研究的反思,重视个体病例差异的细致深入研究。

2.小组群的研究,条件单一,易于评估。

3.case by case的治疗方案,需要医生的丰富经验和哲学思维能力。

4.寻找个体差异的判断方法。

个体化的思考和研究的历史渊源:

在中国战国时代的著名书籍《黄帝内经》里就提出了因病施治、因人施治,以及内因、外因综合治疗的哲学思想,这就是个体化医疗的哲学思想。

这无疑是非常优秀的哲学思想,但是因为长期在具体治疗技术上没有进步,阻碍了这种哲学体系的传播。特别在现代医学群体医疗体系的提纯药物的打击下,传统的中医思想逐渐被轻视,甚至认为是歪理邪说。

西方也在进行个体化医学的思考和研究。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了第一个研究人类个体化的实验室,但是其个体化研究一直局限于心理学方面。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生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同样的药物、同样的疾病,会因人而异出现明显差异的治疗效果,但是目前尚无更深入具体、有现实意义的研究。

最近,基因学研究取得很大进步。基因学的发展,促进了个体化医疗的进步。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提出个体化精准医疗的呼吁。

但是,基因学只是反映了人类体质的区别的一部分。还有其他:体内各种机能和运动、营养的不同,不同组织的比率在不同人身上的不同等,却不在基因学研究之列。

个体化的思考和研究的优点:

1.便于了解疾病的本质,重视“为什么”。

2.个体及小组群便于研究质量的控制,得到可靠结果。

3.便于发现个体化差异对于治疗的影响。

4.专注于独立的思想,利于产生大师级科学家。

个体化的思考和研究的缺点:

1.容易产生盲人摸象的偏见。

2.不利于群体共性规律的研究。

3.不利于知识和技术的广泛传播。

4.不利于智能化自动化研究。

骨科学的未来发展

相信群体和个体、潮流和独立的研究思路,永远是不可分离的对立统一体。我们应重视古代医学家天人合一、因人施治和辨证施治的哲学思想。

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的研究方法,促进骨科学的进步。既要充分关注世界的方向,也应该有脱尘离俗的独立研究境界。

现代科学证实,被爱因斯坦嘲笑过的无限远距离的质子可以出现不可思议的互相感应的成对,即“量子纠缠——Quantum Entanglement”。

2015年10月25日,《荷兰科学家证实量子纠缠:物质远隔万里却相互作用》报道: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科学家们把两颗钻石分别放在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校园内的两侧,距离1.3公里。每块钻石含有一个可以俘获单个电子的微小空间,此空间具有一种称为“自旋”的磁性,结果两个远隔的电子发生了相反的配对“自旋”的纠缠现象。

不得不说,中国古人对于“阴”“阳”两面的相互关系非常具有远见。在《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开篇卷中,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希望我们今后在骨科学研究中,也要不断重视世界科学本质的现象。

让我们再会于大数据和互联网+的世界。

已评论0

请您登录后再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