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冲击波医学学术大会在京召开

首页 >> 会议报道 >> 正文

第四届冲击波医学学术大会在京召开

来源:骨科在线 编号 : #129767#
2016-12-10
我要评论

  2016年12月10日,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冲击波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武警总医院承办和《中国医学前沿》杂志协办的第四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冲击波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大会——ISMST中国部成立大会在京成功召开。

  此次会议共一天半时间,来自国内外冲击波领域知名专家进行了专题报告,主要围绕冲击波医学这一研究领域的应用展开热烈的讨论。

  本次大会主席、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冲击波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武警总医院骨科中心主任邢更彦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国武警总医院孙振学副院长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副秘书长郝瑞生参加开幕式并致辞。另外,《中国医学前沿》杂志孙晓光主编和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骨科、骨坏死与关节保留重建中心李子荣教授也应邀参加开幕式。

邢更彦教授主持开幕式

孙振学副院长致辞

郝瑞生副秘书长致辞

开幕式部分嘉宾

  邢更彦教授首先做了精彩报告,题目是《冲击波医学一门精准修复重建医学》,他从冲击波医学发展史和针对特定疾病设备的开发及改进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邢更彦教授授课

  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的Tina MAIO教授结合临床患者的病例分享放射状冲击波疗法国际冲击波医学临床研究与应用。她认为,对于患者要缓解疼痛,提升活动度。可立刻进行冲击波治疗,患者无需长时间忍受不适,也可与其他疗法有效结合,这样疗效更佳。

Tina MAIO教授授课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徐亚伟教授,他授课的题目是《体外震波技术与冠心病康复治疗》。据他介绍,他们医院的心脏中心已经完成40余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体外声震波治疗。

徐亚伟教授授课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骨科、骨坏死与关节保留重建中心李子荣教授带来股骨头坏死:精准医疗的初步探讨。

李子荣教授授课

  此次会议内容安排丰富,12月10日一天分为8个专题进行:由冲击波医学概述、组织再生修复专题、股骨头坏死专题、骨关节炎专题、腰背部疾病专题、关节镜与冲击波复合疗法专题、上肢肌腱末端病专题和下肢肌腱末端病专题。12月11日上午,开设了骨不连专题、足踝部疾病专题、泌尿系统专题、神经肌肉痉挛专题和基础研究专题5个专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冲击波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积水潭医院刘亚军教授、满立波教授,解放军总医院李众利教授、解放军总参总医院黄振俊教授和北京同仁医院张建中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也在今明一天半的会议中分别就体外冲击波各学术专题中作精彩报告。

会议现场

集体合照

  邢更彦教授在开幕式结束前,宣布2019国际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会会议在北京筹备工作拉开帷幕,国际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会(ISMST)中国分部正式成立。


  延伸阅读:

  国际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Medical Shockwave Treatment,ISMST)于1997年12月在奥地利维也纳成立,ISMST专注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体外冲击波疗法,并致力于该疗法的临床治疗、科研交流与培训。目前,ISMST拥有超过60个国家与地区会员,并且每年都会举办全球最高水平的科研、临床学术研讨会,现已举办十九届年会,得到全球相关专业人士的高度赞誉。

  在2016年马来西亚举行的ISMST年会中,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冲击波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邢更彦率领的学会团队通过激烈的竞争,最终成功获得2019年ISMST会议举办权。


已评论0

请您登录后再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