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椎体切除3D打印人工椎体植入术

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

双椎体切除3D打印人工椎体植入术

来源:骨科在线 编号 : #129189#
2016-09-29
我要评论

导语3D打印技术目前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被誉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目前在医学领域多应用于口腔颌面部,对于3D打印人工椎体治疗脊柱病变的文献鲜有报道,作者对1例胸121椎体嗜酸性肉芽肿患者进行胸121椎体切除3D打印人工椎体植入椎体螺钉内固定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1患者宋某,女性38,主因腰部疼痛2月余,不伴有发热于2016-09-01 11:50入院。

2青年女性,既往2月前有脑脓肿病史。

3患者无明显诱因致腰部疼痛2月余,不伴有发热,两月前出现头痛,就诊于我院,被诊断为脑脓肿,神经外科行右侧岛叶脓肿切除术。患者行康复治疗。入院期间腰椎CT提示:胸12、腰1炎性破坏。为求进一步治疗,以“胸12、腰1椎体病理性骨折、右侧岛叶脓肿术后”收住我科。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饮食、睡眠尚可,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4查体:体温:36.5℃; 脉搏:70/分; 呼吸:18/分; 血压:115/60mmHg 身高:167cm 体重:62kg,神志清楚,言语流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胸12、腰1椎体处压痛及叩击痛(+),双侧直腿抬高试验(-),左上肢肌力0级,左下肢肌力3级,右侧上、下肢肌力5级,右侧髌阵挛及踝阵挛试验(+),右侧跟腱反射(+),左侧跟腱反射未引出。

2  术前影像学资料



3  术前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4.67×109/L

血沉8mm/h

C反应蛋白4.41mg/L

肿瘤系列检查阴性,凝集试验阴性。

4  入院诊断

12、腰1椎体病理性骨折

右侧岛叶脓肿术后

乙肝携带者

左侧肢体不全瘫。

5  治疗策略及术中影像资料

121椎体切除3D打印人工椎体植入椎体螺钉内固定术

6  术中影像资料


7  术后影像资料

8  术后病检

9  术后疗效

术后患者严格卧床,恢复好,患者体温正常,术后检查:白细胞7.07×109/L, 血沉10mm/h, C反应蛋白49.7mg/L,切口愈合良好,腰背部疼痛症状消失

10  讨论

3D打印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数据为基础,运用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制造物体模型的技术,即通过逐层叠加材料来组成3D实体模型,3D打印技术在骨科的应用主要是以下几种:

111 实物模型的制作;

2骨科手术辅助材料的打印;

3骨科内置物材料的打印。

3D打印个体化制备的置入物进行组织缺损的修复,可以大大提高外科手术的精确性与安全性,传统的假体并不能完美的匹配患者骨骼的个体差异,各种疾病导致的骨缺损使骨骼的外形更不确定,3D打印技术设计与制备的置入物能够完美解决这些问题。

11  结论

  1.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个性化定制,使内植物形态大小与机体更加匹配。

  2. 3D打印人工椎体与传统钛网相比,与上下椎体接触面更大,固定更加稳定。

  3. 3D打印人工椎体与传统内植物相比价格偏高,期望随着3D打印内植物的普及,价格有所下调,更好的服务患者。

  4. 对于3D打印人工椎体带来的内固定失效、植骨融合率等问题还需大量患者的长期随访,研究空间巨大。

已评论0

请您登录后再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