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的西安大学生魏则西的不幸离去,让各种医疗乱象再次成为网上的热门话题。媒体和社会各方人士纷纷站在道德和制度的高地,对事件主体进行口诛笔伐:有人谴责百度黑心,有人痛骂黑医势力的猖獗,还有人直指医疗监管困境……虽然这一切有助于泄愤,但对于普通民众真的有用吗?
大家在网络上的泄愤也改变不了积重难返的医疗体系,不如找一个医生朋友为自己保驾护航最简单有效。
20年以前的报纸上就登过,中国未来肯定会像美帝那样建立家庭医生制度,无论你是官员、企业家、工人、农民甚至是失业者,都会有自己的家庭医生。我们生病以后,首先会得到这些家庭医生的帮助,他们也会帮我们选择医院,选择医生,选择适合我们的治疗。
20年过去了,我们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我们能从许多途径,如亲戚、朋友、电视、报刊、互联网、畅销书等处获得有关健康的资讯。但是,这种高度的信息化似乎并不能帮助我们做出更理智的选择,甚至会误导我们的选择。我们的医疗环境并没有明显地好转,我们的医患关系甚至还在恶化。
在这样的情况下,选择一个靠谱的医生,真心实意地和他做一个朋友,或许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不仅仅是生病后可以有一个可以值得信任的专业人士帮助自己,求医过程中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更重要的是,能够更容易接受到科学的预防保健知识和关于医疗的最基本常识。
去门诊或急诊求助于自己不认识的医生,他们可能很难全面地了解你的健康状况,甚至可能遗漏重要的医疗信息;而一个相熟的医生会更了解你的既往病史、用药情况、本人和家庭对医疗的愿望,甚至了解家庭的经济和其他状况,从而帮你做出更好的医疗选择;再者,如果和一个医生有了相互信任的基础,即使出现医疗纠纷,也更容易通过理性的而不是极端的方式解决。
另外,当前医务人员的素质确实良莠不齐。有时候,某些医生做出的医疗选择可能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因此,在做一个医疗决定,特别是重大的决定——比如住院、手术、使用昂贵的药物或器械之前,有一个医生朋友提供咨询和建议,可以帮助我们以尽可能小的代价获得最恰当的医疗服务。
事实上,我们都很清楚,医生不是只给熟人看病,不是只有朋友相托才会认真看病,医生对每位患者都应该是一样尽力,只是当今社会出现信任危机才导致当前的局面。面对现有的情况,患者痛,医生更痛。我们得病了,得治;社会得病了,也得治。什么时候医患关系变得跟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医生们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或许哪个病人都不会在乎有没有个医生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