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医生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一方面是许多医学毕业生想进医院进不去,另一方面却是医生流失现象严重。医院仿佛是一座围城,曾经有多少人怀揣救死扶伤的梦想加入这一行列,但在收入低、工作负担重、不被尊重等现实的无情冲击之下,他们只能选择鸵鸟式生存,甚至逃离……
《2015医生流失情况调查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每年培养约62万医学生,但从医人数不容乐观。2007年~2013年,医学院招生人数年增长率为6%,医学毕业生增长率10.6%,但医师(含助理医师)年增长却只有4.2%,呈现滞后状态。医学生的培养时间漫长,一个医学生成为执业医生的周期为7~8年,按照这个增速,5~8年后,可能只有两成医学生会成为医生。
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教授刘庭芳表示,近年来的医生流失不是零散的个人行为,而是有规模性的群体性行为。这种发展势头如果不加以遏制,很可能成为一个恶性循环:没有足够的医疗人才,难以应对医院高速发展的需要和民众健康需求的增长。人才长期流失,现有医生的工作负担会越来越重,“医生少、病人多”环境下所衍生的职业倦怠、医疗事故等问题也可能随之而来,这样更会加速医生的流失。
“如果这些流失的医生彻底告别医疗行业,那将是国家医疗资源的严重损失和浪费。”刘庭芳说。
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因此必然要求服务于公众的医护群体形成一个规模。但是现状是什么呢?医院非常缺人手,尤其是大型三甲医院。在编制体制下,医院想招更多的人,但是编制名额有限。此外,国家对医院的投入较少,医院为了生存也会考虑压缩成本,让现有医生干更多的活,而不是招聘更多的医生。再加上编制内可以享受更多的福利、晋升等待遇,因此,造成了许多医学毕业生想进医院却进不去的局面。
但是,真正成为医生又如何?许多从医者又极力想要逃脱!让我们来看看是什么因素导致医生离职的——
收入低。在发达国家,医生的薪酬为社会平均工资的3~5倍,而我国卫生行业人员收入水平仅高于社会平均工资18%。2015年发布的《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数据显示,超六成被调查医生不满意自己的收入,认为付出与回报不符。医学生学医耗时长、成本高,规培阶段的补助少的可怜,到了正式成为医生后,薪酬依然很低。国家给医生定的薪水,依然实施的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医疗技术服务费就几元、几十元,有些刚进医院工作的青年医师,第一年每个月的工资只有1000多元,难以调动积极性。除此之外,萦绕身边的更是“回扣”、“红包”等灰色收入,以及医务人员收入与科室经济收入挂钩的无奈和尴尬。
工作累。有人说,在哪儿当医生都累。但是,累和累是有区别的。在中国的许多三甲医院,一名医生半天的门诊量就达几十人至上百人,这可能相当于其他国家一名医生一周的工作量,更别说经常加班、值夜班。有人认为这是中国国情所致,人多,没办法。但是,患者多,就不能多招点医生?就不能给医生好一点的待遇吗?
不被尊重。医疗行业风险高,医生不仅要暴露于各种疾病之下,更要遭受来自患者肢体和语言的暴力伤害。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由于患者表达诉求的通道受阻,由于缺乏解决问题的合理机制,一些患者在发生医疗纠纷后就对医护暴力相向,而医护只能忍气吞声。在这样不被理解、不被尊重、人身安全存在隐患的执业环境中,很多医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让医生“回归”,重建执业信念,需要国家、医院及社会层面的共同努力。
首先,提高医生待遇。国家应加快医改落实进度,通过改革,努力让医生获得合理、体面的收入。这对管理红包、回扣及缓解医患关系都能起到积极作用。
其次,为医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执业环境。一方面,国家和医院应制定相关的法规及制度,保证医生休息的权利;另一方面,医院应适时帮助医生进行心理减压,疏导不良情绪。并号召全社会尊重医生,接纳医学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