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医生后继无人?父母最期待子女当医生

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

谁说医生后继无人?父母最期待子女当医生

来源:环球医学 编号 : #125419#
2015-12-30
我要评论

经国家统计局批准,中国科协于2015年3~8月开展了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调查范围为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查显示,公民最期望子女从事的职业依次为:医生(53.9%)、教师(49.3%)、科学家(30.6%)、企业家(29.9%)、工程师(27.4%)等。职业声望较高的职业有:教师(55.7%)、医生(53.0%)、科学家(40.6%)、工程师(23.4%)。谁说父母不愿子女学医?

本次调查从公民对职业声望的认识和期望子女从事的职业两方面进行。与2010年的调查相比,医生和工程师的职业声望呈上升趋势,教师、科学家和政府官员的职业声望则有所下降,而在父母最希望子女从事的职业中,医生排在第一位。


很多人对这个调查结果感到吃惊。之前很多“调查”的结果表明,现在的家长大多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当医生。比如,超九成医生对目前工作状态不满意、七成医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学医、92%的医生认为自己在工作中要承担很大风险、80%的医生认为自己工资收入较少、6成医务人员遭语言暴力……这些新闻似乎在告诉大家,如果我们再不善待医生,将来就没人给我们治病了。


“七成医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学医”和“父母最期待自己的孩子当医生”,两个事实互相对立,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其实,两个都是真的,问题在于调查对象的不同。所谓“七成医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学医”,是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进行的调查,调查对象都是医生。医生说自己任务重、风险大、压力大、待遇差,说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当医生,固然因为他们更清楚医生的困境,是代表自己说话。


而此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显示的“父母最期待自己的孩子当医生”,才代表了广大老百姓对医生职业的评价。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当医生。就大多数百姓而言,应该是研究了医生职业的优点而作出的选择。比如,医生职业有稳定性,如果具有一定的水平,可以作为终生职业,而且越老越值钱,也有不错的待遇。


我们应正确评价医生的社会地位和待遇问题。面对形形色色的调查报告,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弄清楚是在代表谁说话,说的话是否真有道理,而不要看到几个调查数字就惊叫起来。


医生不愿让子女学医,似乎成为一个普遍现象。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对目前工作不满意、工作时间长、压力大、风险大,是医生不愿意子女从医的主要原因。

医生们对自己的生存现状很不满意,让人看了着急和痛心。想要留住人、培养医学人才,需要政府、社会和医生自己多方面的努力:1、建立一套能够让医生“靠技术而不是靠回扣吃饭”的机制,让好医生凭自己的本事早晋升、多拿钱,这需要国家、政府增加投入。2、美国某报社举办过一次“在这世界上谁最快乐”有奖征文,排名第一的就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医生。但中国的医生幸福感比较差,需要社会医院帮助医生重塑自己的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3、医院也应该提供一些能帮助缓解医生心理压力的措施,比如定期心理咨询、教给一些减压方法等。患者也要充分理解医生,不要戴有色眼镜看人。4、医生要不断自律。能否塑造良好的形象、赢得社会的尊重,个人的行为至关重要。

已评论0

请您登录后再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