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天津市医学会骨科分会/微创学组和天津医院共同主办、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微创工作组协办的“第二届椎间盘疾病暨脊柱内镜技术研讨会” 暨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腰间盘突出症病理分型及其治疗策略学习班[2014-04-07-073(国)]”、“脊柱内镜技术学习班[2015-04-07-081(国)]”于2015年12月5日至6日在天津医院召开,第三军医大学重庆新桥医院周跃教授、南京大学鼓楼医院邱勇教授、长沙中南大学湘雅第二医院吕国华教授、北京解放军301医院张西峰教授、上海长征医院叶晓健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殷国勇教授、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斌教授等多位著名专家出席大会并在会上作了专题演讲,与参会人员进行了学术讨论,会议进行中通过现场直播进行了脊柱内镜手术演示、workshop操作、尸体标本操作。
本次大会主席、天津医院院长马信龙教授在简短的开幕式上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向参会代表介绍了天津医院的发展历史及天津市在脊柱内镜技术方面的工作成就,期待通过本次会议的研讨,使大家在脊柱内镜技术方面有更全面的认识,促进我国脊柱内镜技术的发展。
马信龙院长在开幕式上介绍医院发展历史
作为天津市唯一的全国Joimax椎间孔镜培训中心落户津城,并在天津医院微创脊柱外科举行了授牌仪式,将在以后为天津以及周边地区所有骨科医生提供椎间孔镜系统培训,据悉,这是国内四家Joimax椎间孔镜全国培训中心之一。
Joimax椎间孔镜培训中心授牌
在大会期间,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周跃教授作了《脊柱内镜技术的挑战与对策》的学术报告,中南大学湘雅二院吕国华教授作了《腰椎微创融合技术的选择》的学术报告,天津医院马信龙教授作了《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学分型及对手术的指导意义》的学术报告,南京大学鼓楼医院邱勇教授进行了专题讲座,天津医院张晓林教授在会上作了专题发言。
天津医院微创脊柱外科主任徐宝山教授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向参会人员进行了“可动式椎间盘镜手术”、“侧路椎间孔镜手术”、“经皮椎板间入路ILESSYS手术”的手术演示。同时还进行了“可动式椎间盘镜”、“侧路椎间孔镜”、“ 经皮椎板间入路ILESSYS”的workshop演示。
据天津医院微创脊柱外科主任徐宝山教授介绍,颈椎、腰椎疾病是常见的影响人们生活的多发病,近年来的发病率呈明显的增高趋势,以年龄较大的患者居多,其中学生、电脑工作者、汽车司机及年轻白领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医学数据显示,约有60%的病人年龄在25岁到40岁之间。病因是患者颈部或腰部由于外伤、长期劳累、劳损、用力不协调、姿势不当等原因致椎间盘组织退变、损伤、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被挤出,向后从破裂的纤维处突向椎管内、压迫神经所致,可引起患者腰、腿疼痛、麻木、发凉、酸困不适、抽筋、腰部侧凸、腿部肌肉萎缩、力量减弱、甚至丧失劳动能力。它典型的症状是腰痛经臀部向下肢放射,并伴有麻木,咳嗽时加重,进而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提及颈椎、腰椎间盘手术,人们往往谈虎色变,害怕手术会损伤神经导致下肢瘫痪,担心手术后复发以及手术后远期出现椎管狭窄等问题。这是传统手术治疗创伤大,手术切口大,恢复时间较长,需要广泛剥离椎旁肌肉,直接打开脊髓腔,可能导致神经粘连、经膜外出血、神经损伤或神经局部缺血等并发症,属于开放式的大手术,给患者带来巨大创伤和痛苦。给那些饱受颈椎、腰椎病痛苦的人不敢面对手术治疗的现实。
徐宝山教授做学术报告
此次研讨会的主要目的就是使与会者增加对微创技术的理解,规范手术操作,加强医患沟通,创建微创治疗环境,提高诊疗服务质量。研讨会重点讨论了微创技术的临床应用,病人的心理分析及对策,微创诊断及诊疗标准等问题;并对微创骨科整体推进我国颈腰椎病治疗水平给予厚望。
会议主办方天津医院是国内骨科界的摇篮、国家首批临床重点专科,脊柱外科作为重点学科分为四个病区,开放床位144张,在马信龙院长的带领下对椎间盘疾病进行了长期系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在病理和免疫学等方面阐明其发病机制,并提出新的椎间盘突出症病理学分型,为临床治疗包括手术方式提供了重要指导。内镜技术是脊柱微创的核心技术,也是脊柱外科的发展趋势,天津医院微创脊柱外科是专门从事脊柱微创治疗的科室,开放床位36张,拥有可动式椎间盘镜、椎间孔镜、胸腔镜、导航、神经监护、全数字一体化专用手术室;在国内率先开展可动式椎间盘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等,已开展可动式椎间盘镜、椎间孔镜等各类脊柱内镜手术近二千例,自2009年起开始举办脊柱内镜专科进修班。
会议期间,参会的专家学者在椎间盘疾病和脊柱内镜技术进行专题研讨的同时,参观了天津市中西医结合骨科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