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前沿,立足临床——北京朝阳骨科前沿高峰论坛开幕

首页 >> 会议报道 >> 正文

放眼前沿,立足临床——北京朝阳骨科前沿高峰论坛开幕

来源:文/骨科在线鲁海燕 北京朝阳医院 康南 摄/北京朝阳医院 安立琨 编号 : #123920#
2015-11-15
我要评论

  11月14日,2015北京朝阳国际医学大会隆重开幕,大会重头戏——骨科前沿高峰论坛于15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上演,开启了一场名符其实的学术盛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骨科主任海涌教授担任分论坛主席,周君琳、曲铁兵、鲁世保三位教授担任分论坛副主席,250余名骨科医生参加了会议。

论坛主席海涌教授致辞

  据海涌教授介绍,本次骨科前沿高峰论坛由院士领衔、国内主要骨科专业组织的主委、副主委强力加盟,演讲嘉宾由国内外骨科各领域一线的顶尖专家组成,专家阵容强大;论坛的专题是骨科领域最贴近临床、最具发展前景的趋势性项目,很多专家从最前沿和最基础都带来最近的进展,如:基因组学、组织再生、数字骨科、3D打印、创新技术和个体治疗等,内容绝对前沿;这些顶尖专家带来骨科常见疑难病诊治的最新进展,极接地气,论坛从多方面契合了“前沿”和“高峰”的主题。

北京朝阳医院执行院长陈勇教授致辞

  “很高兴众多海内外骨科专家参加朝阳国际医学大会及骨科前沿高峰论坛,这些年,朝阳医院骨科在海涌主任带领下,这支团队团结协作,在脊柱、关节、运动医学、创伤等骨科的多个亚专业领域取得显著进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执行院长陈勇教授在开幕致辞时指出,该院一直以来立志于打造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医院,在此过程中,骨科团队的努力成果值得肯定。

专家听课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戴尅戎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付小兵教授,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中国海外医疗促进会骨科分会会长侯树勋教授,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会长王岩教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侯任主任委员张英泽教授,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姜保国教授,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刘忠军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骨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唐佩福教授,国际骨科内固定学会(AOASIF)理事、北京积水潭医院王满宜教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医院袁文教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翁习生教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王坤正教授,天津医师协会骨科分会会长、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冯世庆教授等骨科前辈和专家,以及来自美国的北美脊柱外科学会前任主席、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院Micheal Heggeness教授,哈佛大学医学院、美国波士顿布莱根妇女医院神经外科陆弋教授等海外专家出席本次会议并授课。

专家授课

  当天的课程由两位院士的前沿研究拉开帷幕,戴尅戎院士展望了精准医疗在医学发展的新空间,付小兵院士展示了组织修复与再生的新挑战。随后,侯树勋教授讲解了腰背痛临床诊疗中容易被忽视的几个问题,Heggeness教授分析了椎体的骨内神经是否为腰痛来源的问题,陆弋教授分析了颈椎创伤外科如何避免并发症,张英泽教授分享了双反牵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王岩教授对骨科专业医师的要求与培训给出建议。

专家授课

  姜保国教授对一直存在争议的股骨颈骨折现代治疗方案的选择进行了探讨,使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更加经典化和规范化。

  刘忠军教授指出,3D打印代表了国际医学进展的最新领域,他的专题讲座立足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创新,解决脊柱外科诊断治疗难点,使得复杂脊柱疾病治疗取得新突破。

  唐佩福教授从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创新,谈了骨科临床从复制阶段到创新阶段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王满宜教授讲授了前臂骨折治疗的特点和难点,指出前臂骨折是由骨损伤、关节损伤和软组织损伤几部分组成的复合损伤,提醒大家不能讲临床认识总停留在骨损伤层面。

  袁文教授从循证医学的角度科学评估了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治疗实践及其优势,并整体论述了本手术方法的发展趋势。

  翁习生教授从医改、大数据及地方特点等影响因素入手,对北京关节外科发展整体的趋势和应对策略加以论述,并以关节置换登记制度为抓手,深入开展关节学组工作。

  王坤正教授讲述了新材料关节置换的进展、微创关节置换术和复杂关节置换术,认为中国关节外科目前还需要在地区发展平衡、手术指征把握,新技术缺乏长期随访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改善。

  冯世庆教授讲授了脊髓损伤从基础到临床的精准治疗方案。

  据悉,明年11月,2016北京朝阳国际医学大会及骨科前沿高峰论坛还将如期举行。


参会嘉宾合影

会议现场

已评论0

请您登录后再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