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积水潭医院多科室协作成功抢救一例K-T综合征髋关节置换大出血患者

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

北京积水潭医院多科室协作成功抢救一例K-T综合征髋关节置换大出血患者

来源:北京积水潭医院 徐诚实 靳晓方 编号 : #123666#
2015-10-14
我要评论

2015年9月16日的下午与往日没有任何不同,手术室内各手术间的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下午2时许,矫形骨科一位年仅30岁的女性患者准备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

患者入手术室后的各项操作及管理手段似乎是既往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翻版。然而手术开始后十分钟,麻醉科徐诚实医生就感觉到此例患者的特殊——该患者不仅出血凶猛,而且各种止血方法和止血药物均无明显效果。患者血压自术前的173/95mmHg在二十几分钟时间内急剧下降到31/14mmHg;心率也从手术开始时的73次/分上升到了178次/分。手术进行不到半小时自体血回吸收装置就已经洗涤回收自体血2100ml,预计出血量超过了5000ml。

徐诚实医生见此情况,一边联系王庚主任和杨庆国主任,一边加快输液速度给予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以及甲强龙、葡萄糖酸钙等药物进行抗休克治疗,同时催促外科医生立刻取血。

此时,周正宏护士长和护士张文晶也闻讯赶到,与刘聪颖护士一起参与到抢救病人中。她们以最快的速度建立了另一静脉通路并进行加压输液,救命的液体加速地流进了患者体内。姜旭主任此时也暂停手术观察术中出血情况和各项生命体征。

手术暂停后,患者的血压很快缓步上升,52/26mmHg,64/31mmHg,76/42mmHg……124/61mmHg;心率也缓步下降143次/分,125次/分,104次/分……86次/分。患者的生命体征似乎平稳了,就在大家刚想松口气的时候,随着手术继续进行,上述一幕又发生了,于是继续加速输血、输液、给予血管活性药……

经过各科室的协作,患者终于顺利的完成手术。手术历时两个半小时,输入自体血3200ml,输入异体血1600ml,输液5500ml,估算出血量达8000ml以上。考虑到患者术后引流量较大,术后血管外科大夫对患者进行了髂内静脉栓塞。晚上八点半的时候,患者意识恢复,吸痰、拔管,惊心动魄的六个小时后患者终于安全返回病房。

术前询问病史时发现,该病例患者既往有K-T综合征(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病史,该疾病是一种以深浅静脉发育畸形、毛细血管瘤(痣)和/或海绵状血管瘤、伴或不伴动静脉瘘形成、软组织和骨关节增生为特征的先天性以肢体为主的血管疾病,其标志性的三联征是:浅静脉行走异常和浅表静脉曲张、肢体因过度生长而增粗增长、多发皮肤血管瘤(痣)和/或海绵状血管瘤,且主要表现在四肢,尤以下肢多见。与众不同的是,该患者虽然有上述典型表现,但却以髋关节活动痛为主诉来我院就诊。入院后各项化验检查无明显异常,但让人始料未及的是该患者属于极为凶险的动脉型。血管造影显示该患者患肢血管末端呈窦状---即动静脉瘘,这使得患肢不仅静脉压力高,同时大大降低了术中各种止血方法的作用,使得术中出血量急剧增加。

回顾文献,该病例为世界第三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的K-T综合征患者,但以往病例术前均进行了髂内静脉栓塞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术中出血量。通过该病例我们意识到,对于罕见病例术前除了仔细询问病史和了解疾病特点外,还必须要做到最全面的准备,同时术中严密观察,积极应对才能保证患者手术过程的安全。

已评论0

请您登录后再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