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牵动了你的神经
昨日凌晨两点,我被闷热的天气搅扰得无法安睡,起来后无意打开了手机,翻开朋友圈好奇地看一看现在发生了什么?谁还没有睡觉?这也许是很多人有过的体验。然而,一则灾难的信息打破了深夜的宁静,朋友圈已有多人转发和发布了相关信息。之后,从事件发生起的一整天里人们热议的话题,从上班的路上、办公室、在午餐的饭桌,下班的街头,随时都能看到对于灾难消息的更新和刷屏。此刻,我们的内心已经处于多变和动荡的环境中,信息时刻发布对受灾者的慰问,但也有人发布调侃或讽刺的话,可能你不会理解到,传播的那些现场画面是很有可能再次伤害到那些亲历现场的人正脆弱的心灵。
希望大家在面对生命的时候,给予一份尊重,认真地来听一听、想一想幸存者目前可能要面对的真实状况,而不是仅仅把这个事件当做我们茶余饭后的话题。简单的一键转发很容易,但是后果我们可能没想那么多。那么遭遇重大创伤事件的时候,一个人可能会有哪些心理上的体验?
●震惊感:这种震惊不是我们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的这种置身事外的惊讶。这种震惊,是身临其境的,是亲历一次重大灾难,亲眼所见许多生命被卷走,而这一切就在短短几秒钟瞬间发生。它不是用语言能够形容的震惊。它会非常强烈地冲击我们每个人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非常强烈地把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安全感狠狠捏碎。事件发生的当下,我们就会像是身处一场战争之中,身边全部是枪林弹雨,人们会感觉到没有一处是完全安全的。
●恐惧感:内心深陷恐惧,一种眼看周围生命一个个被粉碎,担忧自己马上成为其中一员,这是对于死亡的恐惧,对自己有可能毁灭的恐惧。
●无助感:感觉到自己什么也做不了,一切都在自身控制范围之外。这种失控感就像习得性无助一样,这种无助不是慢慢习得,而是完全剥夺你所有的努力尝试一样,让你一次性失去反抗的能力,瞬间摧毁你的一切。
●麻木与分离感:这是一种完全失去自我感的体验,会感觉我不是我,这个世界是一个非真实的世界,严重的会有类似于梦游的那种状态,整个人在到处游荡,而自己一点感觉和意识都没有。
这绝对不同于普通的心理体验,更不是在纸面上看得的那么轻松,其实有些人看到不舒服的画面,已经有了不适的心理体验,灾难重现情境画面对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很严峻的挑战。
避免对受害者的二次心理伤害
我们再谈谈,被刷爆某境外媒体记者采访伤者被阻止的事件,众多评论铺天盖地,不去评价什么言论自由,仅从多受害者的心理安抚来看,现场的那些血腥的赤裸的画面还反复出现在这些受害者的视野中的话,对他们绝对是一个巨大的伤害。阻止对他们的心理刺激和是绝对没有问题。
那么,哪些因素会再次导致对受害人或家属心理伤害呢?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灾后心理应激反应,灾后对人的影响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精神症状叫做闪回,它是急性应激障碍的一个最典型症状,是指个体会反复体验和感受到灾难当下的记忆和感觉,就像又重新亲临现场了。然后唤起那些恐惧、震惊、失控的情绪感受,让人难以继续生活。而当这个事件还没过去,这些图片和视频的传播无疑会加重受灾者们出现闪回等一系列精神症状的可能性。
很多人都是看到新闻和相关报道后第一时间转发,或表达慰问。如果作为一个置身事外的人看这些画面都觉得内心紧缩或不适,对于那些亲历事件的幸存者会如何?也许我们很难想象。但能够肯定的是,那些血腥暴力和赤裸的画面应该被杜绝,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
传递正能量,注入信念和对未来的希望
我们如何面对令人不悦的新闻或画面呢?人们对焦点新闻的关注热情从未减少,这符合人探求和好奇的心理。正因如此,灾难时刻的宣传显得尤为重要,而面对危机事件的时候,应该传递什么信息会来体现积极和信心呢?
图片传递了什么信息?踊跃报名献血的市民和医务人员,这些传递的积极信息,是正能量!
●积极救援的信息:目的在于重建控制感和安全感,让受灾者们看到,社会各界是有力量的,我们的国家是众志成城的,大家齐心协力来应对这个事件,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真实靠谱的信息:例如天津滨海爆炸事件中缺血,需要大家积极来献血,那么留下献血热线电话,这是引导和告知我们热心的群众,我们的善心应该如何去发挥,并且也给予了受灾者们很大的支持和温暖的感觉。
●传播希望和祈福:专业和负责任的媒体,体现的是祈祷和祝福的画面。在危机和灾难中,负面情绪的传递更为迅速。对于经受悲痛的人,得到的应该是关心他们,你不必大张旗鼓的宣传告知众人,让他们有一个安静的角落,安全地去宣泄情绪。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人也有心灵修复的能力。每个人对于危机的承受能力不一样,有些人或许能较快面对,但是更多的人是无法在这种巨大的灾难中,在个人的情绪和认知都极度混乱的情况下,认识和理解这个事件的真相的面对这个不幸的事件,每个人都可以贡献力量,建议不要再转发他人哭泣和血腥、赤裸的图片,请保护他们的尊严,请保护心理脆弱的人们,让他们安全地避难,给他们时间恢复。为专业人事的介入和政府的求援助力!传递正能量,为人们注入信念和对未来的希望!